重金属废水管道化处理方法

发布时间:2018-6-1 9:39:16

  申请日2014.02.27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IPC分类号C02F9/0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金属废水管道化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重金属废水进入废水集水池,进行水量、水质调节与均化;将集水池的废水用水泵抽入管式混合反应装置,依据废水性质投加酸或碱,调节废水pH,或投加沉淀剂,形成金属化化合物固体微粒;经处理后的废水进入管式过滤装置,流出的清水回用或达标排放。本发明采用管道化处理方法占地面积小,维护简便;不需要投加混凝剂和助凝剂,处理成本低,能实现废水达标排放和回用兼得;增加管道数量就能满足增容的需要,管理简便。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重金属废水管道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重金 属废水管道化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重金属废水进入废水集水池,进行水量、水质调节与均 化;

  步骤二、将集水池的废水用水泵抽入管式混合反应装置,依据废 水性质向管式混合反应装置投加:酸或碱,调节废水pH为7-9,使 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形成金属氢氧化物固体微 粒;沉淀剂,使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与沉淀剂结合,形成金属化合物 固体微粒;

  步骤三、经步骤二处理后的废水进入管式过滤装置,流出的清水 回用或达标排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金属废水管道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 于,步骤三中流出的浓液进入浓缩池,并不断循环过滤,待浓缩池固 液比达到5%时,进行脱水,泥饼无害化处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金属废水管道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 于,脱水后的压滤水返回到废水集水池再进行处理。

  说明书

  一种重金属废水管道化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重金属废水管道化处理方 法。

  背景技术

  经过近几十年的运行和经验积累,目前重金属废水处理广泛采用的是化 学混凝沉淀法。

  重金属废水首先进入废水集水池,进行水量、水质调节与均化,将集水 池的废水用水泵抽入反应池,同时投加酸或碱,调节废水pH7-9(视不同重 金属,pH有不同值)使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形成金属 固体微粒,接着快速进入絮凝池后投加适量混凝剂和助凝剂(PAM),使前 期形成的金属固体微粒,逐渐凝聚,从而使废水在沉淀池里易自然沉降分离, 沉淀池上清液达标排放,而沉淀池底泥(污泥)经脱水机脱水,泥饼无害化 处置,压滤水返回到废水集水池再进行处理。

  传统废水处理工艺的缺点:

  1.处理工艺比较长,需要较大的占地面积,需要相当的劳动力从事废水 的处理及操作。

  2.处理能力及负荷有限,当处理量增加时难以满足处理要求,唯一的做 法就是新建池体设施以满足增容扩展的需要。

  3.处理排放只能满足一般要求或较低的排放标准,对于越来越高的排放 要求难以适应。

  4.处理过程中混凝剂和助凝剂是必须添加的物质,而助凝剂的过量添加 是制约废水回用的一个重要因素。

  5.悬浮物的难以控制也是传统工艺难以适应废水回用的另一个因素。

  6.鉴于场地设施等原因,设备维护保养比较繁琐,较为耗费劳动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金属废水管道化处理方法,旨在解决传统 的重金属废水处理存在的处理流程长,占地面积大、额外添加混凝剂和助凝 剂、运行管理成本高、难于适应更加严格的排放标准要求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重金属废水管道化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重金属废水进入废水集水池,进行水量、水质调节与均化;

  步骤二、将集水池的废水用水泵抽入管式混合反应装置,依据废水性质 向管式混合反应装置投加:(1)酸或碱,调节废水pH7-9,使废水中的重 金属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形成金属氢氧化物固体微粒;(2)沉淀剂, 使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与沉淀剂结合,形成金属化合物固体微粒;

  步骤三、经步骤二处理后的废水进入管式过滤装置,流出的清水回用或 达标排放;

  进一步,步骤三中流出的浓液进入浓缩池,并不断循环过滤,待浓缩池 固液比达到5%时,进行脱水,泥饼无害化处置。

  进一步,脱水后的压滤水返回到废水集水池再进行处理。

  效果汇总

  本发明的重金属废水管道化处理方法的有益效果如下:

  1、处理成本低,产水质量高。在不投加混凝剂和助凝剂的条件下,可 以做到重金属离子的高效去除和低浓度有机物的部分去除,实现废水达标排 放和回用兼得。

  2、占地面积小,可以进行集约式的管理。系统的运行、清洗、检测等 都集中装配在一套设备上,不仅省空间,同时满足高智能化、维护简便的需 要。

  3、使用寿命长,维护简便。该技术正常的使用寿命至少在3年以上。

  管道系统维护清洗非常简便,清洗后通量恢复迅速,产水率高。

  4、满足增容的需要。随产能的扩大,增容的系统只需要增加管道的数 量,不需要增加空间,不仅节省了用地,同时便于弹性化管理。

  5、模块化、制作简单方便。无论对何种类的废水,做好完备的分流方 案后,本发明都是以调节+反应+过滤形式完成的,可以做到良好的排放及高 标准回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