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0.04.21
公开(公告)日2010.08.25
IPC分类号C02F3/30; C02F9/1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活污水生物反应处理循环利用系统,属于排污技术领域,其由收集管网、进水井、沉淀池、调节池、厌氧生物滤池、好氧排放池、清水池、排水池、设备间、提升泵、风机、生物加药装置、管道构成,收集管网连接至进水井,进水井上设有进水口,进水口通过管道与沉淀池连接,污水经沉淀池沉淀后由管道进入调节池,调节池内设置有两个提升泵,提升泵通过管道连接厌氧生物滤池,然后再由管道进入好氧排放池,经生物处理后进入清水池,清水池生化处理后的水经排放池进入周围河道,风机出口连接好氧排放池,风机设置于设备间内,设备间内还设置有生物加药装置和控制柜,本发明处理工艺简单、运行稳定、管理简单、能耗低、维修方便、造价低。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生活污水生物反应处理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结构上由收集管网、进水井、沉淀池、调节池、厌氧生物滤池、好氧排放池、清水池、排水池、设备间及提升泵、风机、生物加药装置、管道构成,收集管网连接至进水井,进水井上设有进水口,进水口通过管道与沉淀池连接,沉淀池通过管道连接有调节池,调节池内设置有两个提升泵,提升泵通过出水管连接厌氧生物滤池,厌氧生物滤池由管道连接至好氧排放池,好氧排放池用管道连接有清水池,清水池上设有出水口,出水口连接有排水池,风机设置于设备间内,风机出口连接至好氧排放池,设备间内还设置有生物加药装置和控制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污水生物反应处理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淀池,共有两痤,由井筒和井圈构成,井圈与井圈之间用水泥砂浆灌注,并加适量抗渗剂,沉淀池内设一不锈钢格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污水生物反应处理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池,采用钢筋混凝土底板和砖砌主体结构,其内设置有污水提升泵两台,提升泵的出水管用钢丝塑料软管,绑扎在井筒的预埋管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污水生物反应处理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厌氧生物滤池,其内设置有生物填料及填料支架,池内加入有高效生物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污水生物反应处理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好氧排放池,其内装置有曝气支架和曝气头,并与风机出口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污水生物反应处理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清水池,为氧化塘,其上开有出水口,出水口连通至排水池,氧化塘处理后的污水可用于进行水生植物和水产的养殖。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污水生物反应处理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水池,采用普通砖砌成,排水池连接周围河道或作为景观和游览的水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污水生物反应处理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处理流程为:生活污水以自流形式通过收集管网进入进水井后,经过管道流入沉淀池,由两座沉淀池对污水进行初步处理,将大颗粒悬浮物拦截在沉淀池内,经沉淀初步过滤后的污水进入调节池,调节池对污水进行水量的均化调节,然后由提升泵将污水送入厌氧生物滤池,再由管道进入好氧排放池,经过高效生物酶及曝气等生物过滤处理,曝气方式采用自然曝气和人工强制曝气相结合的方式,可以去除COD以及硝化,脱氮,除磷和去除有害物质,以生物过滤处理后的水进入清水池,经清水池净化后进入排水池,排水池对出水进行监测,并进行加药沉淀处理使水质更加氧化,达标排放标准排出。
说明书
生活污水生物反应处理循环利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处理技术装置,尤其涉及到一种生活污水生物反应处理循环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口的增加,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活污水的排放量越来越大,生活污水排放对环境的破坏以及因此而带来的水资源短缺已成为严重阻碍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障碍,为此人们一直致力于寻找污水资源化的有效途径,并通过制定各种国际公约、排放标准来限制和提高生活污水的排放要求。
目前,在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主要是通过土壤渗透的方法,这种方法虽简便,却严重污染了周围的地下水,有些农村里也有污水净化排放系统,但由于设计不够合理、科学,施工又缺少规范和标准,仍未能达到无害化排放要求;不仅污染了环境,而且污染了地下水,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在构建和发展和谐新农村的大环境下,加快对农村生活污水的排放处理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活污水生物反应处理循环利用系统,可以有效的减少生活污水排放产生的污染,具有处理工艺简单、运行稳定、管理简单、能耗低、维修方便、造价低等优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生活污水生物反应处理循环利用系统,由收集管网、进水井、沉淀池、调节池、厌氧生物滤池、好氧排放池、清水池、排水池、设备间及提升泵、风机、生物加药装置、管道构成,收集管网连接至进水井,进水井上设有进水口,进水口通过管道与沉淀池连接,沉淀池通过管道连接有调节池,调节池内设置有两个提升泵,提升泵通过出水管连接厌氧生物滤池,厌氧生物滤池由管道连接至好氧排放池,好氧排放池用管道连接有清水池,清水池上设有出水口,出水口连接有排水池,排水池连接周围河道,风机设置于设备间内,风机出口连接至好氧排放池,设备间内还设置有生物加药装置和控制柜。
所述的收集管网,其管道走向基本沿现有公路、场地、农民自留地及农田布置,在不影响建筑安全、施工方便的前提下,尽可能缩短线路长度,并尽量少穿越河道、公路或其它障碍物,以便降低工程投资。
所述的沉淀池,共有两痤,由井筒和井圈构成,井圈与井圈之间用水泥砂浆灌注,并加适量抗渗剂,对进入的生活污水进行初步的沉淀过滤,沉淀池内设一不锈钢格栅,可将大颗粒悬浮物拦截在沉淀池内,减少提升系统的堵塞和缠绕。
所述的调节池,采用钢筋混凝土底板和砖砌主体结构,其内设置有污水提升泵两台,为一用一备,提升泵的出水管用钢丝塑料软管,绑扎在井筒的预埋管上,调节池起到均质、均量污水的作用,具有除渣、过滤、沉淀、提高污水的生化性,调节水量等功能,其大小规模据污水量确定。
所述的厌氧生物滤池,其内设置有生物填料及填料支架,另外加入生物酶,生物酶产地为美国,污水进入厌氧生物滤池后与填料上的微生物充分接触,进一步降解有机物,部分污水回流进行反硝化处理,再进入好氧排放池;该部分具有去除COD以及硝化、脱氮、除磷和去除有害物质等功能,且具有动力消耗省,基建投资少,出水水质好,不会堵塞等优越性能。
所述的好氧排放池,其内装置有曝气支架和曝气头,并与风机出口连通,采用人工强制曝气,采用通风复氧的污水处理,可提高氮的去除率,该部分可有效的节约能源,好氧排放池具有积负荷高、水力负荷大、水力停留时间短、气水比低等优点,有去除COD以及硝化,脱氮,除磷和去除有害物质等功能。
所述的清水池,为氧化塘,其上开有出水口,出水口高程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出水口连通至排水池,整个清水池利用自然充氧补充溶解氧,氧化分解污水中有机物,依靠塘内生长的微生物来处理污水,主要利用菌藻的共同作用处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并可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氮磷;氧化塘处理后的污水,可用于农业灌溉,也可利用处理后的污水进行水生植物和水产的养殖,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水生作物、鱼、水禽等物质,提供给人们使用或其他用途。
所述的排水池,采用普通砖砌,对出水水质、水量状况的监测,必要时进行加药消毒,除此之外,还可利用跌水充氧进行污水的再次强化处理;净化后的污水可用作景观和游览的水源,由此形成的处理与利用生态系统不仅将成为有效的污水处理设施,而且将成为现代化生态农业基地和游览的胜地。
所述的设备间,其内安置有风机一台,控制柜一个,加药装置一套。
本发明处理污水的流程为:生活污水以自流形式通过收集管网进入进水井后,经过管道流入沉淀池,由两座沉淀池对污水进行初步处理,将大颗粒悬浮物拦截在沉淀池内,经沉淀初步过滤后的污水进入调节池,调节池对污水进行水量的均化调节,然后由提升泵将污水送入厌氧生物滤池,再由管道进入好氧排放池,经过高效生物酶及曝气等生物过滤处理,曝气方式采用自然曝气和人工强制曝气相结合的方式,可以去除COD以及硝化,脱氮,除磷和去除有害物质,以生物过滤处理后的水进入清水池,经清水池净化后进入排水池,排水池对出水进行监测,并进行加药沉淀处理使水质更加氧化,达标排放标准排出。
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采用先进的高效生物滤池及氧化塘处理技术,并依据污水水质特点,选用先进合理的污水处理方法及设备,保证污水达标排放,可使原浓度为COD500mg/L的污水降解净化至COD60mg/L无色无味的清水,出水水质达到一级B标准;
2)采用氧化塘作为清水池,使得整个装置处理能耗低,运行维护方便,成本低,可实现污水资源化和污水回收及再用,实现水循环,既节省了水资源,又获得了经济收益;
3)充分利用构筑物间的液位差,依靠重力流来保证整个污水系统的水力流动的稳定性,同时能够降低整个系统的能量消耗;
4)收集管网采用自流方式,保障污水输送不耗电;
5)易挂膜,启动快:2至3周即可完成挂膜过程,而曝气后可以很短时间内恢复正常;
6)工艺简单、运行稳定、管理简单、能耗低、维修方便、造价低、运行费用低、施工方便、抗冲击负荷能力强、耐低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