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4.01.09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IPC分类号C02F11/02; C02F11/12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业废水污泥深度脱水的处理装置。目的是提供的处理装置应具有结构简单和使用方便的特点。技术方案是:一种工业废水污泥深度脱水的处理装置,包括控制系统;该处理装置还包括通过输送泵组依次连通的储存池、调理池、沉淀池和压滤设备;所述调理池还配置有营养剂投加设备和曝气设备;所述控制系统通过数据线分别与储存池、调理池、沉淀池和压滤设备进行控制信号传输。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工业废水污泥深度脱水的处理装置,包括控制系统(9);其特征在 于:该处理装置还包括通过输送泵组(5)依次连通的储存池(1)、生物调理池 (2)、沉淀池(3)和压滤设备(4);所述生物调理池还配置有营养剂投加设备 (2-1)和曝气设备(2-2);所述控制系统通过数据线分别与储存池、生物调理 池、沉淀池和压滤设备进行控制信号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废水污泥深度脱水的处理装置,其特征 在于:所述沉淀池还通过输送泵组以及输送污泥的管道连通生物调理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业废水污泥深度脱水的处理装置,其特征 在于:所述压滤设备还通过滤后水回流泵组(6)与外部的污水处理系统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工业废水污泥深度脱水的处理装置,其特征 在于:所述沉淀池还通过上清液回流泵组(7)与外部污水处理系统连通。
说明书
一种工业废水污泥深度脱水的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保工程领域,具体是一种工业废水污泥深度脱水的 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污泥按不同来源可分为给水污泥、生活废水污泥和工业废水污泥,其中, 工业废水污泥是在处理工业污水过程中产生的,不仅成分最为复杂,而且处理 难度最大;其原因在于:处理工业污水时的混凝沉淀和生化处理工艺将产生混 凝沉淀污泥(物化污泥)和剩余活性污泥(生化污泥)这两类污泥,而通常工 业污水处理厂只设置一个污泥储存池(出于占地面积、投资运行费用等考虑), 物化污泥和生化污泥都被排放到同一污泥储存池中相互混合,混合污泥组分经 常发生变化,难以脱水。按不同生产行业分为印染污泥、化工污泥、食品污泥 和制革污泥等。
目前在处理工业废水污泥时,要经过脱水处理以及焚烧、填埋、或综合利 用等步骤;而脱水处理则包括先期的机械脱水(将污泥含水率降低至80%左右) 和后期的深度脱水(采用自然干化、热干化、物化调理深度脱水等方式进行深 度脱水),其不足之处在于:
污泥的自然干化占地面积大,存在恶臭等二次污染问题,主要靠晴朗天气 时的日晒去除内部水分,特别对于雨季时间长且土地资源紧张的南方而言更难 以实际应用;
污泥的热干化处理虽然效果较好,但设备投入高,运行能耗高,存在尾气 等二次污染问题,适用范围较小,中小企业难以承受。
污泥的化学调理深度脱水,通常是通过添加氯化铁、氧化钙等化学调理剂 来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但添加化学药剂后将导致污泥容量增加22~56%,即在 污泥脱水的同时却大大增加了污泥干重;此外氯化铁具有较强的腐蚀作用,容 易腐蚀设备和管道,同时无机物的加入也降低了污泥热值,因此化学调理也不 是一种理想的工业废水污泥深度脱水工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工业废水污泥 深度脱水的处理装置,该处理装置应具有结构简单和使用方便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工业废水污泥深度脱水的处理装置,包括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 处理装置还包括通过输送泵组依次连通的储存池、调理池、沉淀池和压滤设备; 所述调理池还配置有营养剂投加设备和曝气设备;所述控制系统通过数据线分 别与储存池、调理池、沉淀池和压滤设备进行控制信号传输。
所述沉淀池还通过输送泵组以及输送污泥的管道连通调理池。
所述压滤设备还通过滤后水回流泵组与外部的污水处理系统连通。
所述沉淀池还通过上清液回流泵组与外部污水处理系统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对工业废水污泥进行生物调理,实现了物化污泥的深度脱水,脱 水后污泥含水率低于55%,与常规脱水后污泥(含水率为80%的污泥)相比减量 50%以上;
(2)脱水后污泥干重不增加,显著优于化学调理深度脱水工艺;
(3)无需添加外源菌剂,通过土著微生物驯化获得生物调理功能菌;
(4)适用于各种工业废水污泥(生化污泥含量在20%以上即可);
(5)可同步脱除工业废水污泥中的部分重金属,去除率在70%以上;
(6)处理工艺简单,生产成本较低,操作也非常方便。
(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处理装置全部由常规设备组成,因而结构简单、技 术成熟,投资成本不高,还有利于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