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4.01.14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水处理领域,公开了一种节能净化城市生活废水装置,包括依次管道连接的固液分离器,沉淀池,第一过滤池、微生物反应池和第二过滤池,所述固液分离器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去除生活污水中大的颗粒杂质;所述沉淀池的底部填料为50cm厚度的河沙;所述第一过滤池的底部填料分为两层,由下到上依次是硅藻土层以及活性炭层;所述沉淀池和第一过滤池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阀门;所述第一过滤池和微生物反应池之间设置有pH值检测仪;所述微生物反应池的上端设置有投料口;所述第二过滤池的底部填料为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层,还设有净水出口管道,管道上设置有板框过滤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节能净化城市生活废水装置,包括依次管道连接的固液分离器,沉淀池,第一 过滤池、微生物反应池和第二过滤池;
所述固液分离器用于去除生活污水中大的颗粒杂质;
所述沉淀池的底部填料为50cm厚度的河沙,河沙的粒径为1mm;
所述第一过滤池的底部填料分为两层,由下到上依次是硅藻土层以及活性炭层,每层厚 度均为20cm;
所述沉淀池和第一过滤池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阀门,用于调节水流;
所述第一过滤池和微生物反应池之间设置有pH值检测仪,用于检测酸碱度;
所述微生物反应池的顶部设置有投料口;
所述第二过滤池的底部填料为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层,厚度为50cm;
所述第二过滤池还设有净水出口管道,管道上设有板框过滤器。
说明书
一种节能净化城市生活废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节能净化城市生活废水装置。
背景技术
生活废水是人类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污水,是水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主要是粪便和洗涤 污水。城市每人每日排出的生活污水量为150-400L,其量与生活水平有密切关系。生活污 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如纤维素、淀粉、糖类和脂肪蛋白质等;也常含有病原菌、病毒和寄 生虫卵;无机盐类的氯化物、硫酸盐、磷酸盐、碳酸氢盐和钠、钾、钙、镁等。总的特点是 含氮、含硫和含磷高,后期处理比较困难。人们应该保护水资源.中国国情比较特殊,水资 源人均占有量少,空间分布不平衡。随着中国城市化、工业化的加速,水资源的需求缺口也 日益增大。在这样的背景下,污水处理行业成为新兴产业,目前与自来水生产、供水、排水、 中水回用行业处于同等重要地位。
在环保领域中,如何将生活废水进行净化,并且达到排放标准以及再利用是需要解决的 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节能净化城市生活废水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
一种节能净化城市生活废水装置,包括依次管道连接的固液分离器,沉淀池,第一过滤 池、微生物反应池和第二过滤池;
所述固液分离器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去除生活污水中大的颗粒杂质;
所述沉淀池的底部填料为50cm厚度的河沙,河沙的粒径为1mm;
所述第一过滤池的底部填料分为两层,由下到上依次是硅藻土层以及活性炭层,每层厚 度均为20cm;
所述沉淀池和第一过滤池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阀门,用于调节水流速度;
所述第一过滤池和微生物反应池之间设置有pH值检测仪,用于检测进入微生物反应池 的水流的酸碱度;
所述微生物反应池的顶部设置有投料口,用于投入酸碱调节剂,同时也可以作为通气孔;
所述第二过滤池的底部填料为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层,厚度为50cm,中间设置有净水出 口管道,管道上设置有板框过滤器,用于收集微生物以及发酵产物来制备菌肥。
有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具备如下优点:
采用物理化学方法和微生物方法相结合,有效地去除了生活废水中的各种杂质和化学物 质;针对不同大小和种类的污染物,采用多种沉淀介质和过滤介质进行多重吸附去除;收集 的微生物可用来制备菌肥,同时避免了将微生物排放到水体中,避免造成水体二次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