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活性污泥法曝气池技术

发布时间:2018-5-22 20:16:36

  申请日2014.03.11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IPC分类号C02F3/12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的活性污泥法曝气池装置,包括曝气区、泥水分离区和污泥沉淀区,所述曝气区和泥水分离区、污泥沉淀区之间设有隔离装置,所述隔离装置用于控制所述曝气区泥水的流动方向,且使污泥沉淀区的污泥在产生的气体带动下自动进入曝气区。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常用的曝气池和二沉池整合为一个装置,并增加了隔板,有效地节省了占地面积,减少了污泥回流所需的能耗,同时利用曝气池内的曝气装置,使得污泥的回流达到自动化。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改进的活性污泥法曝气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曝气区(1)、泥水分离区(2) 和污泥沉淀区(3),所述曝气区(1)和泥水分离区(2)、污泥沉淀区(3)之间设有隔离装 置,所述隔离装置用于控制所述曝气区(1)泥水的流动方向,且使污泥沉淀区(3)的污泥 在产生的气体带动下自动进入曝气区(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活性污泥法曝气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装置包 括对称分布在所述曝气池装置内部的两个第一隔板(4)和两个第二隔板(5),所述第一隔板 (4)位于所述第二隔板(5)的上方,所述第一隔板(4)与所述曝气池装置的底面相垂直, 且其顶部低于所述曝气池装置的水位面(7)高度,所述第二隔板(5)与所述曝气池的底面 相倾斜,且与所述第一隔板(4)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进的活性污泥法曝气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水分离区 (2)还设有两个斜板(6),两个所述斜板(6)对称分布在所述曝气池装置的两侧。

  说明书

  一种改进的活性污泥法曝气池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曝气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进的活性污泥法曝气池装置。

  背景技术

  活性污泥法是目前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一种污水处理技术,自从1914年英国建立第一家 以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的污水处理厂以来,已经经过了100年的历史。

  活性污泥法的主体构筑物是曝气池,其基本工艺流程为:

  (1)污水通过拦污栅后进入曝气池,在曝气池内与活性污泥充分接触,在曝气的过程中, 一是将空气中的氧气不断的溶解入水中,使好氧菌群利用水中的氧气发生代谢作用,代谢有 机物,二是为了使活性污泥维持一种充分混合悬浮状态,进而进行吸附氧化的过程。

  (2)有机物在曝气池中经过充分氧化分解后,随着泥水混合物流进入沉淀池,也称为二 沉池。污泥在二沉池内是个无曝气的沉淀过程,使得泥水得到有效分离。

  (3)经过二沉池后的上清液作为处理后的水体排出,而部份沉淀的污泥需要作为种子污 泥回流至曝气池,使微生物在曝气池-沉淀池内连续循环和新陈代谢,维持曝气池内污泥浓 度,同时去除过剩的污泥。

  传统活性污泥法虽然能满足一定的出水水质要求,但是工程占地面积大,能耗大,维护 费用高,管理也相对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能节省占地面积, 同时减少了污泥回流所需的能耗的改进的活性污泥法曝气池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的活性污泥法曝气池装置,包括曝气区、泥水分离区和污泥沉淀区, 所述曝气区和泥水分离区、污泥沉淀区之间设有隔离装置,所述隔离装置用于控制所述曝气 区泥水的流动方向,且使污泥沉淀区的污泥在产生的气体带动下自动进入曝气区。

  进一步地,所述隔离装置包括对称分布在所述曝气池装置内部的两个第一隔板和两个第 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位于所述第二隔板的上方,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曝气池装置的底面相 垂直,且其顶部低于所述曝气池装置的水位面高度,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曝气池的底面相倾 斜,且与所述第一隔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进一步地,所述泥水分离区还设有两个斜板,两个所述斜板对称分布在所述曝气池装置 的两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将常用的曝气池和二沉池整合为一个装 置,并增加了隔板,有效地节省了占地面积,减少了污泥回流所需的能耗,同时利用曝气池 内的曝气装置,使得污泥的回流达到自动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