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鲍菇栽培料处理污染废水方法

发布时间:2018-5-20 10:34:55

  申请日2014.11.11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IPC分类号C02F3/34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杏鲍菇栽培料处理染料废水的方法,将杏鲍菇采收后栽培料进行手捏栽培料及粉碎机粉碎栽培料后,混匀,然后称取2-10 g,备用;在100 mL反应体系,染料废水为1 mL,终浓度为100 mg/L,分别投加2-10 g处理过的杏鲍菇栽培废料,在24-35℃、pH3-6、110-170 rpm的恒温摇床中振荡,每隔30 min取其上层液体,4℃,10000 rpm离心3-5 min。本研究以杏鲍菇采收后栽培料为实验材料处理化合染料,它既能吸附部分染料,又能通过菌丝分泌的木质素降解酶降解结构复杂且有毒的有机染料,这对当前染料处理有重要实践意义。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利用杏鲍菇栽培料处理染料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杏鲍菇采收后栽培料进行手捏栽培料及粉碎机粉碎栽培料后,混匀,然后称取2-10 g,备用;

  (2)在100 mL反应体系,染料废水为1 mL,终浓度为100 mg/L,分别投加2-10 g处理过的杏鲍菇栽培废料,在24-35℃、pH3-6、110-170 rpm的恒温摇床中振荡,每隔30 min取其上层液体,4℃,10000 rpm离心3-5 mi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杏鲍菇栽培料处理染料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染料废水为含RB亮蓝染料废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杏鲍菇栽培料处理染料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6g杏鲍菇栽培废料投入染料废水中,在30℃,PH为4,150 rpm的恒温摇床中振荡30分钟。

  4.一种杏鲍菇栽培料在处理染料废水中的应用。

  说明书

  一种利用杏鲍菇栽培料处理污染废水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栽培料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杏鲍菇栽培料处理染料废水的方法。

  背景技术

  染料废水给我国当前的水体带来了巨大的污染,染料废水具有结构复杂、有毒物质含量高、色度高、难降解等特点。传统的理化处理技术具有成本高、二次污染大等局限性,而生物方法成本低,高效且环保。

  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 Quel)别名刺芹侧耳,隶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科、侧耳属。杏鲍菇是一种分解木质素、纤维素、蛋白质能力较强的食用菌,各种农作物的秸秆、玉米芯、棉籽壳、麸皮、米糠、阔叶树木屑等下脚料均可以作为碳源和氮源被杏鲍菇菌丝吸收利用。随着食用菌产品市场需求的增长,食用菌生产方式由传统的作坊式的模式逐渐向工厂化、规模化生产发展。目前杏鲍菇已实现工厂化栽培,大量的栽培废料也随之产生,且大量的栽培废料无法被回收利用,给环境造成较大压力。

  杏鲍菇工厂化栽培子实体采收后 ,产生了大量的栽培废料。本研究以杏鲍菇采收后栽培料为实验材料处理化合染料,它既能吸附部分染料,又能通过菌丝分泌的木质素降解酶降解结构复杂且有毒的有机染料,这对当前染料处理有重要实践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杏鲍菇栽培料处理染料废水的方法,本发明以杏鲍菇采收后栽培料为实验材料处理化合染料,它既能吸附部分染料,又能通过菌丝分泌的木质素降解酶降解结构复杂且有毒的有机染料,这对当前染料处理有重要实践意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所述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杏鲍菇采收后栽培料进行手捏栽培料及粉碎机粉碎栽培料后,混匀,然后称取2-10 g,备用;

  (2)在100 mL反应体系,染料废水为1 mL,终浓度为100 mg/L,分别投加2-10 g处理过的杏鲍菇栽培废料,在24-35℃、pH3-6、110-170 rpm的恒温摇床中振荡,每隔30 min取其上层液体,4℃,10000 rpm离心3-5 min。

  所述的染料废水为含RB亮蓝染料废水。

  将杏鲍菇栽培废料投入染料废水中,在30℃,PH为4,150 rpm的恒温摇床中振荡30分钟。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杏鲍菇工厂化栽培子实体采收后 ,产生了大量的栽培废料。本研究以杏鲍菇采收后栽培料为实验材料处理化合染料,它既能吸附部分染料,又能通过菌丝分泌的木质素降解酶降解结构复杂且有毒的有机染料,这对当前染料处理有重要实践意义。本章首先通过杏鲍菇采收后栽培料酶活测定及4种化合染料的降解,分析栽培料对不同类型化合染料降解效果,同时根据不同金属离子对不同木质素降解酶的影响,添加金属离子及酶抑制剂,分析确定杏鲍菇采收后栽培料对化合染料实现生物转化作用的关键酶,为将来该栽培料在染料废水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