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4.04.29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处理工艺,提供一种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接触氧化法相结合的污水处理方法,该方法的生化沉淀过程是在钢混结构水池中实现的,水池分为前中后三部分,前部分池为常规缺氧池,中间部分为好氧池,后部分池为中进周出的圆形辐流式沉淀池。本发明方法将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接触氧化法相结合,能够大大增加生化系统的微生物量,提高生化池单位池容对各种污染物的降解效率,出水稳定达到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限值要求,并且运行费用和投资成本均较低廉。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接触氧化法相结合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污水进入格栅去除大尺寸的漂浮物、悬浮物和较小的固体物质;
(2)通过提升泵将污水提升到后续处理构筑物中;
(3)通过沉砂池去除密度较大的无机颗粒;
(4)进入缺氧池,利用缺氧微生物包含苯环类、杂环类降解菌种的新陈代谢作用降解来水中的COD和SS污染物,同时来水与自好氧池流出的回流水混合后在缺氧池中进行反硝化脱氮反应,降低总氮指标;
(5)进入好氧池,利用好氧微生物包含糖类、有机酸、烃类和其他有机物降解菌种的新陈代谢作用降解来水中的COD、氨氮、总氮、色度、SS污染物,在好氧池尾端按比例将出水的一部分回流到缺氧池前端;该回流比例根据脱氮需要设为回流水体积与待处理进水的体积比大约为1:1;
(6)好氧池的另一部分出水进入辐流式沉淀池,在沉淀池中通过重力沉降实现泥水分离;
(7)沉淀池出水再经过滤、消毒措施后,尾水达标排放;
(8)沉淀池中一部分污泥回流至缺氧池,剩余污泥进入污泥浓缩池,污泥浓缩池中的污泥经脱水后产生泥饼,污泥浓缩池中的上清液和压滤水回流至污水提升泵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接触氧化法相结合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污水处理方法的生化沉淀过程是在钢混结构水池中实现的,水池分为前中后三部分,前部分池为常规缺氧池,内设填料和潜水搅拌机,中间部分为好氧池,内设填料和微孔曝气设备、强曝气系统,以及回流装置,所述强曝气系统与鼓风机构相连,后部分池为中进周出的圆形辐流式沉淀池,辐流式沉淀池的底部设有用于输出污泥的污泥管,所述污泥管的输出端经污泥泵分别与污泥浓缩池和缺氧池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接触氧化法相结合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缺氧池和好氧池中设置的填料均为软性生物填料,材质为聚丙烯纤维,填料采用支架固定安装在缺氧池和好氧池中,以便于微生物的附着和新陈代谢作用。
说明书
一种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接触氧化法相结合的污水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处理工艺,具体的说是一种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接触氧化法相结合的污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污水生物处理方法主要有两种:活性污泥法和接触氧化法。
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接触氧化法各有其优缺点:活性污泥法的BOD和悬浮物去除率都很高,达到90~95%左右,不足之处是生化池污泥浓度也即生物量有限,对水质变化的适应能力不强,曝气池相对庞大、占地多、能耗费用高。生物接触氧化法具有运行维护管理简单、占地少、运行成本低等特点,但生物接触氧化法填料上的微生物数量有限,生物膜对溶解氧浓度需求比较高,对所供的氧不能充分利用,对氨氮、总氮去除率不高。
目前国家越来越重视环保问题,对污染物排放特别是氨氮和总氮的排放做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在我国水资源严重富营养化的情况下,迫切需要一种能够保持生化系统较高生物量、对污染物去除效率高的新工艺,该工艺需要同时兼具稳定达标和投资运行成本较低等方面优势,以实现节能减排和保护环境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接触氧化法相结合的污水处理方法,它能够大大增加生化系统的微生物量,提高生化池单位池容对各种污染物的降解效率,出水稳定达到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限值要求,并且运行费用和投资成本均较低廉。
本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污水处理方法与常规活性污泥法或接触氧化工艺的主要区别在于生化沉淀部分,其他的污水提升预处理系统和出水消毒计量等后处理系统基本相同。
本发明所述污水处理方法的生化沉淀过程是在钢混结构水池中实现的,水池分为前中后三部分,前部分池为常规缺氧池,内设填料和潜水搅拌机,中间部分为好氧池,内设填料和微孔曝气设备、强曝气系统,以及回流装置,所述强曝气系统与鼓风机构相连,后部分池为中进周出的圆形辐流式沉淀池,辐流式沉淀池的底部设有用于输出污泥的污泥管,所述污泥管的输出端经污泥泵分别与污泥浓缩池和缺氧池相连。
上述缺氧池和好氧池中设置的填料均为目前国内环保市场上较为常见的软性生物填料,主要材质为聚丙烯纤维,填料采用支架固定安装在缺氧池和接触好氧池中,以便于微生物的附着和新陈代谢作用。
本发明一种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接触氧化法相结合的污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污水进入格栅去除大尺寸的漂浮物、悬浮物和较小的固体物质,比如树枝、树叶、废弃衣物、废弃塑料袋以及固态的有机物等
(2)通过提升泵将污水提升到后续处理构筑物中;
(3)通过沉砂池去除密度较大的无机颗粒,比如砂粒等;
(4)进入缺氧池,利用缺氧微生物包含苯环类、杂环类降解菌种的新陈代谢作用降解来水中的COD和SS污染物,同时来水与自好氧池流出的回流水混合后在缺氧池中进行反硝化脱氮反应,降低总氮指标;
(5)进入好氧池,利用好氧微生物包含糖类、有机酸、烃类和其他有机物降解菌种的新陈代谢作用大幅度降解来水中的COD、氨氮、总氮、色度、SS污染物,在接触好氧池尾端按比例将出水的一部分回流到缺氧池前端;该回流比例根据脱氮需要设为回流水体积与待处理进水的体积比大约为1:1;
(6)好氧池的另一部分出水进入辐流式沉淀池,在沉淀池中通过重力沉降实现泥水分离;
(7)沉淀池出水再经过滤、消毒措施后,各项指标达到相关要求,尾水达标排放;
(8)沉淀池中一部分污泥回流至缺氧池,剩余污泥进入污泥浓缩池,污泥浓缩池中的污泥经脱水后产生泥饼,污泥浓缩池中的上清液和压滤水回流至污水提升泵房。
本发明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生化系统的微生物量高,正常运行时折算成污泥浓度可以达到5000mg/L左右,单位池容对污染物的降解效率较常规活性污泥法和接触氧化法提升了50%左右。
2、出水稳定达到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要求。
3、单位投资和运行成本为传统工艺的70%。
4、既可新建污水处理厂,也可对已建污水处理厂进行改造。
5、可以用于处理生活污水,也可以用于处理工业及其他种类的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