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窑协同处置中活塞式污泥进料技术

发布时间:2018-5-13 20:57:56

  申请日2014.04.15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IPC分类号F23G7/00

  摘要

  水泥窑协同处置中一种活塞式污泥进窑装置,它由污泥储存装置、输送装置和回流装置组成,污泥通过活塞式污泥泵将污泥直接泵入水泥窑窑尾烟室高温段,避免污泥干燥过程中的污染物变相转移。水泥窑协同处置中活塞式污泥进窑装置,污泥通过活塞式污泥泵活塞推送装置交替的运作,实现污泥的输送,并设有相应的回流装置对污泥斗进行清洗,该种进窑装置具有连续、高效、泵送扬程高、适应物料特性广等特点,能够很好的对污泥状危险废物进行无害化处置。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水泥窑协同处置中一种活塞式污泥进料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污泥储存装置、污泥输送装置和污泥回流装置;污泥输送装置,包括污泥斗(37)、搅拌装置(31)、摆缸装置(32)、输送缸(33)、活塞推送装置(34)、液压油缸(35)、S阀(36)和计量装置(7);输送缸(33)双缸并排设置,S阀(36)输入端在摆缸装置(32)驱动下交替与输送缸(3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窑协同处置中一种活塞式污泥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污泥储存装置,包括污泥仓(1)、插板阀(2);所述的污泥仓(1)上部设置格栅(11),用于隔离大块物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窑协同处置中一种活塞式污泥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污泥回流装置,包括污泥螺杆泵(4);污泥螺杆泵(4)入口通过管路连接上述污泥斗(37)底部,出口通过管路连接至上述污泥仓(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窑协同处置中一种活塞式污泥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物料直接泵入水泥窑窑尾烟室高温段。

  说明书

  水泥窑协同处置中一种活塞式污泥进料装置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环境保护领域中的危险废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水泥窑协同处置中一种活塞式污泥进料装置。

  背景技术

  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有其独特的优势,可对危险废物进行彻底的无害化处置,并且处置后成为水泥的熟料,无残渣需进行二次处置。而在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状危险废物时,由于污泥浓度变化大、粘度大、成份复杂,且水泥回转窑位置高,输送进窑方式困难。现有水泥窑处置污泥的进窑方式有:一是与水泥原料一起从生料段加入,二是将污泥经干燥机干燥脱水后,通过风力输送机输送加入回转窑。

  与水泥原料一起从生料段加入,污泥要与水泥原料一起经研磨后再进入回转窑中煅烧进行无害化处置,这种方式污泥在研磨过程中,污泥中有害成份会转移至大气中,造成了变相的污染转移;而污泥经干燥机干燥脱水方式需消耗大量的能源。因此,设计一种高效、安全的污泥输送进料装置直接将污泥输送进入回转窑进行高温煅烧,对污泥状危险废物进行无害化处置显得极为重要。

  发明内容

  为更好的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来处置污泥状危险废物,本发明提供了水泥窑协同处置中一种活塞式污泥进料装置。本发明的进料装置包含污泥储存装置、污泥输送装置和污泥回流装置。

  所述的污泥储存装置包括污泥仓和插板阀,所述的污泥仓用于接收和储存污泥,污泥仓上部设置格栅,其有益效果是隔离大块物料,污泥仓下部设置插板阀,其有益效果是控制物料的出料。

  所述的污泥输送装置由活塞式泵、输送管道和计量装置组成;参考图2,所述的活塞式泵采用液压式双缸结构,包括污泥斗37、搅拌装置31、摆缸装置32、输送缸33、活塞推送装置34、液压油缸35和S阀36;优先的,所述的活塞式泵包含左右两个输送缸331和332;所述的S阀36其输入端能够在摆缸装置32驱动下在污泥斗37内横向摆动,依次接通两个输送缸331和332,其输出端与污泥斗外的输送管相连通,污泥通过两个输送缸与S阀可以实现连续泵送;所述的活塞推送装置34为钢制活塞头,可以在上述的输送缸33内往复运动,所述的液压油缸35能驱动活塞推送装置34往复动作;污泥斗37上设有检查口和喷淋清洗装置,所述的搅拌装置31位于污泥斗内,为轴上设置螺旋叶片。

  所述的输送管道连接至水泥窑窑尾烟室;所述的计量装置7设于上述的输送管道上,用于计量污泥输送量。

  所述的污泥回流装置包括污泥螺杆泵4、连接的回流管路和管路上的闸阀。

  本发明具有下述技术特点:

  1.污泥直接泵送入水泥回转窑窑尾烟室高温段进行无害化处置,降低污染风险;

  2.本装置能够实现连续高效泵送,并且对物料颗粒浓度适应性广等特点;

  3.输送管路内残留污泥实现机械自动清理等功能,防止物料在输送管路中板结堵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