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4.04.18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IPC分类号F04D29/00; F04D7/04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流道不易被固体颗粒和易缠绕或聚束的纤维物堵住的立式污水泵;它包括泵轴(1)、轴承盖(2)、轴承架(3)、填料函架(4)、泵体(5)、叶轮(6)、流道(7)、出口(8)、进口(10)、压水室(11)和底座(12);泵轴(1)上端连接有动力源,下端依次穿过轴承盖(2)、轴承架(3)、填料函架(4)、泵体(5)、叶轮(6)和压水室(11);泵体(5)安装在底座(12)上,泵体(5)上设有出口(8)和进口(9);流道(7)将出口(8)和进口(9)连通;其特征在于:压水室(11)内设有从内向外突出的缓冲腔室(14),缓冲腔室位于与出口(8)相对的一侧,流道(7)的口径为200毫米。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立式污水泵,它包括泵轴(1)、轴承盖(2)、轴承架(3)、填料函架(4)、泵体(5)、 叶轮(6)、流道(7)、出口(8)、进口(10)、压水室(11)和底座(12);泵轴(1)上端连 接有动力源,下端依次穿过轴承盖(2)、轴承架(3)、填料函架(4)、泵体(5)、叶轮(6) 和压水室(11);泵体(5)安装在底座(12)上,泵体(5)上设有出口(8)和进口(9); 所述的流道(7)将出口(8)和进口(9)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水室(11)内设有一 个从内向外突出的缓冲腔室(14),所述的缓冲腔室位于与出口(8)相对的一侧,所述的流 道(7)的口径为200毫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污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叶轮(6)上靠近出口(8)的一 端的端口处设有用于缓和叶轮与泵体(5)之间的摩擦的密封环(9),所述的密封环(9)为 两个,镶嵌在叶轮(6)的上下两个叶片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污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口(10)和出口(8)上均设 有检修口(13)。
说明书
立式污水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泵,具体是指一种立式污水泵。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污水泵具有多种形式:主要有潜水式和干式两种,目前最常用的潜水式为WQ型潜水污水泵;最常见的干式污水泵如W型卧式污水泵和WL型立式污水泵两种。主要用于输送城市污水,粪便或液体中含有纤维、纸屑等固体颗粒的介质。通常被输送介质的温度不大于80℃。由于被输送的介质中含有固体颗粒和易缠绕或聚束的纤维物。汅水泵的流道易被堵塞,泵一旦被堵塞会使泵不能正常工作,甚至烧毁电机,从而造成排污不畅。给城市生活和环保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抗堵性和可靠性是污水泵优劣的重要因素。以干式污水泵中的立式污水泵这一类为例,现有技术中的立式污水泵的压水室大多采用环形结构,而叶轮上的流道则采用小流道,流道口径小于100mm,压水室的空间很小,其侧壁与叶轮上流道口的端面之间距离很小,而且所述的空间是均匀的环形结构,这种结构的污水泵在工作时,存在以下不足之处:固体颗粒和易缠绕或聚束的纤维物很容易卡在压水室内,从而造成流道被堵,使污水泵不能正常工作,甚至烧毁电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流道不容易被固体颗粒和易缠绕或聚束的纤维物堵住的立式污水泵。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立式污水泵,它包括泵轴、轴承盖、轴承架、填料函架、泵体、叶轮、流道、出口、进口、压水室和底座;泵轴上端连接有动力源,下端依次穿过轴承盖、轴承架、填料函架、泵体、叶轮和压水室;泵体安装在底座上,泵体上设有出口和进口;所述的流道将出口和进口连通;所述的压水室内设有一个从内向外突出的缓冲腔室,所述的缓冲腔室位于与出口相对的一侧,所述的流道的口径为200毫米。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所述的压水室内设有一个从内向外突出的缓冲腔室,所述的缓冲腔室位于与出口相对的一侧,所述的流道的口径为200毫米。通过独特的缓冲腔室和大口径的流道相结合,当固体颗粒和易缠绕或聚束的纤维物被吸入压水室内时,会先被压入到缓冲腔室内,再通过泵内的离心力和轴向推力所形成的分力,顺利由大口径的流道向外排出,从而不容易被堵塞。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流道不容易被固体颗粒和易缠绕或聚束的纤维物堵住的立式污水泵。
作为改进,所述的叶轮上靠近出口的一端的端口处设有用于缓和叶轮与泵体之间的摩擦的密封环,所述的密封环为两个,镶嵌在叶轮的上下两个叶片上。该结构有效增强了叶轮与泵体之间的耐磨性,提高了两者的使用寿命和工作稳定性,而且维护起来也更加方便,只需要定期更换密封环即可。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进口和出口上均设有检修口。该结构进一步提高了污水泵检修的便利性,对于一些小问题可以不用拆开整个泵体,直接打开检修口便可以进行相应的清理和检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