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取工艺冷却水的节能系统

发布时间:2018-5-13 11:31:00

  申请日2014.03.27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IPC分类号C02F1/16

  摘要

  利用焦化蒸氨废水余热制取工艺冷却水的节能系统,包括废水泵,剩余氨水换热器第一进口连接剩余氨水槽;剩余氨水换热器第二进口连接废水泵出液端;还包括制冷机;其特征是:剩余氨水换热器第二出口连接第一换热器第一进口,第一换热器第一出口连接废水深度处理装置,第一换热器第一进口、第一出口相连通;第一换热器第二出口连接热泵机组第一介质入口,热泵机组第一介质出口与第一换热器第二进口连接,第一换热器第二进口、第二出口相连通;热泵机组第二介质出口连接制冷机介质入口,制冷机介质回水口连接热泵机组第二介质入口。其回收蒸氨废水余热,通过热泵产生蒸汽(或热水)作为制冷机驱动热源,降低能耗。

  权利要求书

  1.利用焦化蒸氨废水余热制取工艺冷却水的节能系统,包括用于抽取蒸氨 塔内废水的废水泵,还包括一剩余氨水换热器,剩余氨水换热器设有第一进口、 第一出口、第二进口、第二出口,第一进口与第一出口相连通,第二进口与第 二出口相连通,剩余氨水换热器的第一进口连接剩余氨水泵的出液端,剩余氨 水泵通过剩余氨水第一输送管道连接剩余氨水槽,所述剩余氨水第一输送管道 还与加碱泵的出液端连通,加碱泵的进液端连通碱液槽;剩余氨水换热器的第 一出口连通蒸氨塔;所述剩余氨水换热器的第二进口连接所述废水泵的出液端; 还包括用于制取工艺冷却水的制冷机;制冷机上设置有工艺冷却水入口、工艺 冷却水出口、介质入口、介质回水口;其特征是:

  所述剩余氨水换热器的第二出口连接第一换热器的第一进口,第一换热器的 第一出口连接至废水深度处理装置,第一换热器的第一进口、第一出口相连通; 第一换热器的第二出口连接至热泵机组的第一介质入口,热泵机组的第一介质 出口与第一换热器的第二进口连接,第一换热器的第二进口、第二出口相连通; 热泵机组的第二介质出口连接所述制冷机的介质入口,制冷机的介质回水口连 接热泵机组的第二介质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焦化蒸氨废水余热制取工艺冷却水的节能系 统,其特征是:热泵机组的第一介质出口通过热水泵与第一换热器的第二进口 连接。

  说明书

  利用焦化蒸氨废水余热制取工艺冷却水的节能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焦化蒸氨废水余热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是利用焦化 蒸氨废水余热制取工艺冷却水的节能系统。

  背景技术

  从焦炉炭化室经上升管逸出的荒煤气在桥管和集气管内用循环氨水喷洒 降温,当细雾状的氨水与煤气充分接触时,氨水吸收荒煤气显热部分蒸发进 入煤气中,煤气温度温度急剧降至80~85℃,进入初冷器冷却至21℃。蒸发 的循环氨水煤气在初冷器冷却过程中与煤气中的水蒸汽、氨、焦油、萘等被 冷凝冷却下来,形成冷凝液。冷凝液在焦油氨水分离器或机械化澄清槽中静 止分离,得到氨水,温度一般为75~78℃,一部分用于循环喷洒冷却焦炉煤 气,另一部分为剩余氨水(炼焦过程中,由于加入了配煤水分和炼焦时生成 的化合水,使氨水量增多而形成了所谓的剩余氨水)需要经过除油、除渣、 脱酚、蒸氨、生化深处理进而达到回用。以年产焦炭280万吨计,产生的剩 余氨水约60~80m3/h。为降低剩余氨水的挥发氨和固定铵的含量,绝大多数 焦化企业采用蒸氨的方式处理剩余氨水,蒸氨处理后的蒸氨废水温度为105 ℃,废水所带走的热量约占全塔总热量的60%,通过与进蒸氨塔原料剩余氨水 换热后,蒸氨废水的温度也在80℃左右,然后通过工艺冷却水冷却至38℃以 下后送到生化装置进行深度处理,消耗了大量工艺冷却水;而传统的工艺冷 却水生产工艺需要消耗大量的煤气(或蒸汽)作为制冷机制冷剂蒸发的驱动 热源。对于一个年产焦炭280万吨来讲,产生的剩余氨水约60~80m3/h,如 果能够充分利用好外送蒸氨废水余热生产工艺冷却水,将会大大降低系统的 能源消耗。此外国家对环保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发掘并充分利用系统内在损 失能量减少新的能源消耗也越来越被重视。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 焦化蒸氨废水余热制取工艺冷却水的节能系统,是以循环热水为热载体体回 收蒸氨废水余热,并通过热泵产生蒸汽(或热水)作为制冷机驱动热源,回 收利用了余热,降低蒸氨系统冷却水消耗和制冷机煤气(或蒸汽)消耗。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利用焦化蒸氨废水余 热制取工艺冷却水的节能系统,包括用于抽取蒸氨塔内废水的废水泵,还包 括一剩余氨水换热器,剩余氨水换热器设有第一进口、第一出口、第二进口、 第二出口,第一进口与第一出口相连通,第二进口与第二出口相连通,剩余 氨水换热器的第一进口连接剩余氨水泵的出液端,剩余氨水泵通过剩余氨水 第一输送管道连接剩余氨水槽,所述剩余氨水第一输送管道还与加碱泵的出 液端连通,加碱泵的进液端连通碱液槽;剩余氨水换热器的第一出口连通蒸 氨塔;所述剩余氨水换热器的第二进口连接所述废水泵的出液端;还包括用 于制取工艺冷却水的制冷机;制冷机上设置有工艺冷却水入口、工艺冷却水 出口、介质入口、介质回水口;其特征是:

  所述剩余氨水换热器的第二出口连接第一换热器的第一进口,第一换热器 的第一出口连接至废水深度处理装置,第一换热器的第一进口、第一出口相 连通;第一换热器的第二出口连接至热泵机组的第一介质入口,热泵机组的 第一介质出口与第一换热器的第二进口连接,第一换热器的第二进口、第二 出口相连通;热泵机组的第二介质出口连接所述制冷机的介质入口,制冷机 的介质回水口连接热泵机组的第二介质入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该利用焦化蒸氨废水余热制取工 艺冷却水的节能系统中,热泵机组的第一介质出口通过热水泵与第一换热器 的第二进口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以循环热水为载体,通过热泵机组产生蒸汽(或热水)作为制 冷机的驱动热源,既实现了焦化蒸氨废水余热的回收利用,又降低了外送蒸 氨废水工艺冷却水消耗和制冷机煤气(或蒸汽)消耗;也解决了煤气作为制 冷热源对大气污染问题。

  此外,实施时只需要将热泵机组产生的蒸汽(或热水)通入制冷机,不影 响工艺冷却水其他工艺;而且只需要将蒸氨工序原有换热器进行改造,通过 循环热水实现蒸氨废水余热吸收,不影响蒸氨工序和生脱工序系统;即在现 有技术基础上改造简单,容易实施,改造成本低。

  该系统适用于所有焦化企业、炼油企业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