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微污染水体生态修复仿生复合填料及其水处理技术

发布时间:2018-5-13 11:17:57

  申请日2015.07.01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IPC分类号C02F3/30; C02F3/10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微污染水体生态修复的仿生复合填料及其水处理装置,它属于一种微污染水体生态修复的净化处理填料及其装置。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现有生物膜使用的填料存在的使用范围窄、挂膜难和水净化效果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微污染水体生态修复的仿生复合填料,它由活性炭、沸石和可降解泡沫颗粒组成,所述活性炭、沸石和可降解泡沫颗粒的重量份为:活性炭25~34份,沸石43~55份,可降解泡沫颗粒16~23份。本发明的水处理装置,它包括表面用绒状纤维无纺布制成、内部填充用于微污染水体生态修复的仿生复合填料的水处理生态包、支杆和支座,水处理生态包与支杆连接,支杆的下端装在支座上。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微污染水体生态修复的仿生复合填料,其特征是:它由活性炭、 沸石和可降解泡沫颗粒组成,所述活性炭、沸石和可降解泡沫颗粒的重量份为: 活性炭25~34份,沸石43~55份,可降解泡沫颗粒16~23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微污染水体生态修复的仿生复合填料,其特 征是:所述活性炭、沸石和可降解泡沫颗粒的直径为2-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微污染水体生态修复的仿生复合填料,其特 征是:所述可降解泡沫颗粒为淀粉可降解泡沫颗粒或其他生物可降解泡沫颗粒 中的任意一种。

  4.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微污染水体生态修复的仿生复合填料的 水处理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表面用绒状纤维无纺布制成、内部填充用于微 污染水体生态修复的仿生复合填料的水处理生态包、支杆和支座,水处理生态 包与支杆连接,支杆的下端装在支座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是:它还包括柔性连接管, 柔性连接管的一端与水处理生态包连接,柔性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支杆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水处理生态包 的厚度为6~12mm。

  说明书

  用于微污染水体生态修复的仿生复合填料及其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水处理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微污染水体生态修复的仿生复合填料及其水处理装 置,它属于一种微污染水体生态修复的净化处理填料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自然水体天然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人类活动造成进入自然水体的污染物 迅速增加,超出自然水体的自净能力,是当下水体污染的根本原因,生物膜法 是一种高效污水处理方法,是对水体自净能力的模拟和强化。填料是生物膜反 应器的核心,选择合适的填料对生物膜反应非常重要。

  目前国内外填料研究大多集中在填料的材质、形状、表面性质等方面。如 有人采用活性炭纤维材质,或在填料表面涂料改性,以提高填料性能。由于污 水性质千差万别,尤其是微污染水体,与一般污水差别很大,通用填料很难适 应。有人研究开发的仿水草填料、生态基等,相对于微污染水体污染程度低, 营养成分不均衡的特点,挂膜、使用效果都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生物膜使用的填料存在的使用范围窄、挂膜难和 水净化效果差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吸附作用大、挂膜容易和水净化效果好的 用于微污染水体生态修复的仿生复合填料及其水处理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微污染水体生态修复的仿生复合填料,它由活性炭、沸石和可降 解泡沫颗粒组成,所述活性炭、沸石和可降解泡沫颗粒的重量份为:活性炭25~34 份,沸石43~55份,可降解泡沫颗粒16~23份。

  所述活性炭、沸石和可降解泡沫颗粒的直径为2-5mm。

  所述可降解泡沫颗粒为淀粉可降解泡沫颗粒或其他生物可降解泡沫颗粒中 的任意一种。

  一种使用上述的用于微污染水体生态修复的仿生复合填料的水处理装置, 它包括表面用绒状纤维无纺布制成、内部填充用于微污染水体生态修复的仿生 复合填料的水处理生态包、支杆和支座,水处理生态包与支杆连接,支杆的下 端装在支座上。

  本发明还包括柔性连接管,柔性连接管的一端与水处理生态包连接,柔性 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支杆连接。

  所述水处理生态包的厚度为6~12mm。

  由于本发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借助复合填料内部富有空穴和孔道的结 构特点,通过吸附有机污染物和微生物,在填料表面形成好氧生物膜,将吸附 的多量氨氮转化为硝酸盐氮,同时,生物降解泡沫持续补充碳源,在填料内部 创造了缺氧、营养合适、利于反硝化菌繁育生长的环境,可高效性将硝酸盐分 解去除,同时空出吸附位置,达到对填料原位再生的目的,保证填料长期应用 效果;解决了现有生物膜使用的填料存在的使用范围窄、挂膜难和水净化效果 差的技术问题。因此,与背景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下列有益效果:

  1、吸附作用大:由于活性炭、沸石巨大的内表面积,可有效吸收富集水中 营养物质,形成局部高营养区域,见效快,挂膜容易;

  2、填料表面粗糙、表面积巨大,随水体在水中浮动,利于菌类浮游生物附 着生长,如球菌、丝菌、多种原、后生动物,形成稳定生态系统;

  3、由于微污染水体本身具有一定的溶解氧,填料表面为好氧环境,内部为 厌氧环境,利于硝化、反硝化反应同时进行;

  4、内部可降解泡沫缓慢分解,补充有机碳源,形成反硝化菌生长的有利环 境,可有效降解氨氮和磷等营养物质,造成活性炭、沸石的再生,恢复吸附能 力,形成局部良性循环;

  5、外形做成荷叶形状,均匀漂浮水中,外形美观,寿命长,见效快,效果 持久,来源广泛,价廉,利于推广应用。

  为表明本发明对微污染水体的净化效果,本发明对某公园微污染封闭水体 进行了处理实验,按水面面积百分之一投放本发明填料,经50天运行水质测定 情况如下表。

  水质测定情况表

  CODmg/l 氨氮mg/l 总磷 浊度 试验初 33.6 9.13 1.07 35 第50天 5.87 0.88 0.13 去除率 82.53% 93.36% 87.85% 透明度提高0.8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