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生态污水处理方法与系统

发布时间:2018-5-7 14:41:45

  申请日2014.07.14

  公开(公告)日2014.10.15

  IPC分类号C02F3/32; C02F3/12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活性污泥-生物滤床-景观生态污水处理方法,以及一种活性污泥-生物滤床-景观生态污水处理系统。本发明针对废水处理过程中存在景观效果差、异味严重、污泥产生量大等问题,结合水处理工艺中活性污泥、生物滤床和景观湿地等工艺,开发了一种利用活性污泥-生物滤床-景观生态污水处理方法和系统;本发明的方法和系统用于处理生活污水、有机废水和地表污染水体等,具有结构简单、运行成本低、氨氮和COD去除率高、通过“植物配选、景观砌筑”等途径,实现景观生态与污水处理技术的有机结合和优势互补。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活性污泥-生物滤床-景观生态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待处理水进入到曝气的活性污泥池,历经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生物净化,再经过陶粒生 物滤料层过滤,陶粒生物滤料层表面的微生物膜对水中的污染物进一步净化;

  在陶粒生物滤料层中种植景观植物,通过植物根系固定微生物,并通过植物利用的方式 利用和去除待处理水中的氮磷污染物,得到净化水;

  净化水、水生动物、景观植物、生物膜、活性污泥池成为景观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

  2.一种活性污泥-生物滤床-景观生态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活性污泥池、陶 粒生物滤料层、景观植物、水生动物,进水管伸入活性污泥池,待处理水从进水管流入活性 污泥池,曝气管伸至活性污泥池底部,曝气管与大气相通,活性污泥池通过曝气管进行曝气; 陶粒生物滤料层通过内嵌套悬空设置在活性污泥池内,陶粒生物滤料层表面覆有生物膜,并 将景观植物的根系固定在陶粒生物滤料层内;内嵌套上部设置有集水堰,净化水从内嵌套流 入集水堰,然后进行出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性污泥-生物滤床-景观生态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内 嵌套的底面设置有承托板,陶粒生物滤料层设置在承托板上;承托板上开设有若干个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活性污泥-生物滤床-景观生态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陶 粒生物滤料层包括不同粒度的矿物陶粒或贝壳陶粒的一种或两种混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活性污泥-生物滤床-景观生态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陶 粒生物滤料层中,粒径为6-15mm的陶粒填充高度为3-5cm,粒径为3-6mm的陶粒填充高度 为10-20cm。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性污泥-生物滤床-景观生态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景 观植物包括水生植物或沉水植物,水生动物主要有鱼类、软体动物或两栖动物。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性污泥-生物滤床-景观生态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内 嵌套与集水堰相通的出水口为三角堰。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性污泥-生物滤床-景观生态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曝 气管的末端设置有多个曝气头。

  说明书

  一种活性污泥-生物滤床-景观生态污水处理方法与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活性污泥-生物滤床-景观生态污水处 理方法,以及一种活性污泥-生物滤床-景观生态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国内大部分污水处理工程在设计与建设过程中主要考虑的因素是技术与经济,往往忽视 与环境的和谐统一。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审美层次越 来越高,更加注重人与环境的和谐,在推崇绿色地球、绿色家园的今天,如何在环保领域中 将工程景观化生态化有机融入绿色家园,共建和谐家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现有技术的废水处理过程中存在景观效果差、异味严重、污泥产生量大等问题,随着生 态环境观念的提出,景观生态处理系统作为一种兼具污水处理和景观功能的技术而引起关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效而且景观效果好的活性污泥-生物 滤床-景观生态污水处理方法,并提供一种活性污泥-生物滤床-景观生态污水处理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活性污泥-生物滤床-景观生态污水处理方法,待处理水进入到曝气的活性污泥池, 历经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生物净化,再经过陶粒生物滤料层过滤,陶粒生物滤料层表面的微 生物膜对水中的污染物进一步净化;

  在陶粒生物滤料层中种植景观植物,通过植物根系固定微生物,并通过植物利用的方式 利用和去除待处理水中的氮磷污染物,得到净化水;

  净化水、水生动物、景观植物、生物膜、活性污泥池成为景观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

  一种活性污泥-生物滤床-景观生态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活性污泥池、陶粒生物滤料层、 景观植物、水生动物,进水管伸入活性污泥池,待处理水从进水管流入活性污泥池,曝气管 伸至活性污泥池底部,曝气管与大气相通,活性污泥池通过曝气管进行曝气;陶粒生物滤料 层通过内嵌套悬空设置在活性污泥池内,陶粒生物滤料层表面覆有生物膜,并将景观植物的 根系固定在陶粒生物滤料层内;内嵌套上部设置有集水堰,净化水从内嵌套流入集水堰,然 后进行出水。

  作为优选,内嵌套的底面设置有承托板,陶粒生物滤料层设置在承托板上;承托板上开 设有若干个通孔。

  作为优选,陶粒生物滤料层包括不同粒度的矿物陶粒或贝壳陶粒的一种或两种混合。

  作为优选,陶粒生物滤料层中,粒径为6-15mm的陶粒填充高度为3-5cm,粒径为3-6mm 的陶粒填充高度为10-20cm。

  作为优选,景观植物包括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或沉水植物,水生动物主要有鱼类、软体 动物或两栖动物。

  作为优选,内嵌套与集水堰相通的出水口为三角堰。

  作为优选,曝气管的末端设置有多个曝气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针对废水处理过程中存在景观效果差、异味严重、污泥产生量大等问题,开发了 一种利用活性污泥、生物滤床和景观湿地等工艺结合,开发活性污泥-生物滤床-景观生态污 水处理方法和系统;本发明的方法和系统用于处理生活污水、有机废水和地表污染水体等, 具有结构简单、运行成本低、氨氮和COD去除率高、通过“植物配选、景观砌筑”等途径, 实现景观生态与污水处理技术的有机结合和优势互补。

  本发明所述的装置以普通陶粒、贝壳陶粒等作为主要原料,在活性污泥池内设计生物滤 床,并在滤床内实现微生物固定化、景观植物根系固定,曝气分散充氧等功能,并设计的景 观生态污水处理系统,通过“植物配选、景观砌筑”等手段,研发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相 适应的、具有高美学标准的休闲园林式污水处理工艺。在获得高标准水质的同时避免了自然 处理系统占地面积大、滞留期长、异味大等弊端。

  选用混合床陶粒和贝壳生物陶粒,其表面有利于世代周期长的硝化菌的负载,并形成缺 氧环境,有利于反硝化反应的进行,有利于污水处理中的脱氮过程,陶粒经过级配后,有利 于固定无土挺水植物、浮水植物的根系、过滤后的水体有利于水生动物生长。将污水处理与 人工湿地结合起来,并创造一个高效的污水处理过程,包含了净化、过滤、吸收、硝化和反 硝化、厌氧和好氧分解过程,并集成安装在一个反应槽(内嵌套)内,保证在长期运行过程 中,反应槽内有利于硝化菌的稳定生长代谢,本发明所述的系统特别适用于生活污水、分散 式农村污水、受污染地表水体的处理,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及运行成本低、硝化活性强氨氮 去除率高、管理方便、社会效益好等优点。并通过植物的景观设计和配置,实现景观生态与 污水处理的和谐统一。

  本发明所述的方法与系统对生活污水的处理具有较高的氨氮及COD去除效率,在陶粒生 物滤料层中,存在一定的缺氧区,能够为后续的硝化反应阶段提供缺氧环境,贝壳生物陶粒 还可提供充足的碱度,使出水维持在稳定的pH值范围,而且本身具有的全混流和推流式反 应器结合的优点,活性污泥区为全混流反应器,陶粒生物滤料层为推流反应器,实现两种高 效反应器的有机结合。同时在陶粒生物滤料层中,陶粒生物滤料层和集水堰之间存在一定的 清水区,有利于观赏鱼类的生长,并实现观赏价值。通过活性污泥区和陶粒生物滤料层的共 同作用,氧气利用率大幅度提高,大大提高了好氧的硝化效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