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4.06.06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IPC分类号C02F101/30; C02F9/04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海泡石系处理有机废水系统,属于废水处理和环境设备技术领域。由絮凝沉降系统,脱色沉降系统以及与所述絮凝沉降系统相连接的废渣过滤系统和加药系统,与所述脱色沉降系统相连接的吸附剂过滤系统和再生系统组成。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整体流程简洁,调整方便易操作,适应性强;(2)吸附剂能够实现再生回用,再生方便,节约处理成本;(3)吸附剂吸附脱色能力强,出水清澈,水质稳定。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海泡石系处理有机废水系统,其特征是由絮凝沉降系统,脱色沉降系统以及与所述絮凝沉降系统相连接的废渣过滤系统和加药系统,与所述脱色沉降系统相连接的吸附剂过滤系统和再生系统组成;
所述絮凝沉降系统由文丘里加药混合器、絮凝沉降槽组成;
所述脱色沉降系统由脱色沉降槽组成;
所述废渣过滤系统由废渣过滤机组成;
所述加药系统由溶药槽和加料泵组成;
所述吸附剂过滤系统由吸附剂过滤机组成;
所述再生系统由吸附剂再生器组成。
说明书
一种海泡石系处理有机废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海泡石系处理有机废水系统,更进一步地说, 是以海泡石系为吸附剂,吸附有机废水中有机物,通过加入硫酸钙晶须作助滤剂,使得吸附 剂容易过滤和再生,实现吸附剂的再生的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加,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淡水资源短缺、洪涝灾 害和水污染严重为特征的水危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有机废水如 印染废水水质复杂、生化性差,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的有机物质,COD、色度高,如果不经过 处理直接排放,不仅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而且会通过饮水和食物链的传递威胁到人体健 康。因此,采取有效的方法处理有机废水对于保护我国的淡水资源和人们生活环境,促进我 国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常用于有机废水处理的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和液相等离子体法。
物理法主要包括吸附和膜分离两种方式。但是物理法只是将有机废水中的污染物质进行 了转移,并没有从根本上降解以达到消除污染物的目的,并且处理效率低,消耗材料量大导 致成本高,很难推广使用。
化学法主要包括化学絮凝和化学氧化两种方法。化学混凝法是在废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絮 凝剂,与有机废水中的有机物质产生絮凝作用生成沉淀或产生悬浮,达到分离的目的。此方 法比较经济有效,但是产生的沉淀污泥需进一步处理。化学氧化法是目前有机废水特别是印 染废水脱色较为成熟的方法,利用含氧化物与染料发生化学反应,从而破坏染料的共轭体系 和发色基团,形成分子质量较小的有机物或无机物而实现降解脱色的目的。常用的氧化剂有 氯氧化剂、臭氧和Fenton试剂等。
生物法是运用自然界中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来分解消耗有机废水中有机物,包括好氧 菌系统的脱色作用和厌氧菌系统对偶氮染料脱色作用等。生物法具有处理的费用低,对环境 污染少的特点。生物法虽然对于有机废水有一定的降级效果,但是实际中的有机废水毒性高, 种类多,对温度和pH条件要求比较苛刻的微生物很难适应,并且处理的周期长、效率低、剩 余污泥量大等问题,很难满足有机废水的处理要求。
液相等离子体技术特点是具有集高能电子、自由基和光、电、冲击波等多因素的协同作 用的优势,表现为适用范围广、能耗低、无二次污染等优点,使水中大部分有害物质被降解。 但由于有机物的挥发易燃特性,这种技术在应用过程中易造成爆炸危险。
随着有机废水排放量的不断上升和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及安全意识的不断加强,上述水 处理的方法都不能满足人们对有机废水处理的要求。
如何实现安全、稳定高效的处理效果已成为有机废水处理技术研究的当务之急。
海泡石为含水的纤维状镁硅酸盐矿物,具有0.36nm×1.06nm的蜂窝状的孔道,表现出很 强的表面活性剂和良好的吸附性能,是一种性能优异的天然纳米矿物材料。但颗粒极细,过 滤较困难,从而使得吸附剂的再生困难。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不能满足人们对有机废水处理的要求,本申请以印染废水处理为典型,扩 展到一般有机废水的处理,提供一种海泡石系处理有机废水系统,达成安全、高效、再生重 复使用的目的。
一种海泡石系处理有机废水系统,是以海泡石系为吸附剂,吸附有机废水中有机物,通 过加入硫酸钙晶须作助滤剂,使得吸附剂容易过滤和再生,从而实现吸附剂的循环使用的系 统;包括絮凝沉降系统,脱色沉降系统以及与所述絮凝沉降系统相连接的废渣过滤系统和加 药系统,与所述脱色沉降系统相连接的吸附剂过滤系统和再生系统组成。
所述絮凝沉降系统由文丘里加药混合器、絮凝沉降槽组成;
所述脱色沉降系统由脱色沉降槽组成;
所述废渣过滤系统由废渣过滤机组成;
所述加药系统由溶药槽和加料泵组成;
所述吸附剂过滤系统由吸附剂过滤机组成;
所述再生系统由吸附剂再生器组成。
应用本申请一种海泡石系处理有机废水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a、絮凝剂的加入
絮凝剂加入溶药槽预先水溶,由加料泵输送到絮凝沉降系统的文丘里加药混合器;
b、絮凝沉降
文丘里加药混合器使有机废水与絮凝剂混合,在絮凝沉降槽中有机废水走S形,非溶性颗 粒在絮凝剂的作用下被网捕下来;
c、废渣的过滤
在絮凝沉降槽中被网捕下来的非溶性颗粒被收集于絮凝沉降槽的收集槽中,然后被送往 废渣过滤机过滤,过滤固相即废渣外排,过滤液相收集于溶药槽作溶药液相;
d、脱色沉降
在絮凝沉降槽中的稀相有机废水流入脱色沉降槽,再生吸附剂也一同加入,吸附剂与有 机废水混合走S形通道,有机废水中有机物在脱色沉降槽中在吸附剂的强力吸附作用下,有机 物被脱除,经沉降作用,清水排出;
e、吸附剂的过滤
吸收接近饱和的吸附剂在脱色沉降槽的沉降部分被收集于吸附剂收集槽中,并被送往吸 附剂过滤机过滤,过滤液相为出水与清水混合排放;过滤固相送吸附剂的再生;
f、吸附剂的再生
用热蒸汽通过吸附剂再生器,在热蒸汽的作用下,吸附剂再生器中被吸附剂吸附的有机 物被分解,吸附剂得到再生。
本发明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絮凝沉降系统由文丘里加药混合器实现加料和浆液的混合进入絮凝沉降槽,在絮凝沉 降槽中有机废水走S形,在有机废水走S形的过程中通过搅拌作用,物料混合充分,絮凝剂的 加入、絮凝沉降和废渣的过滤形成完整的絮凝体系。
(2)再生的吸附剂在脱色沉降槽进水端加入,与有机废水一起走S形通道后进入沉降区, 脱色沉降、吸附剂的过滤和吸附剂的再生形成完整的脱色体系。
(3)整体流程简洁,调整方便易操作,适应性强;如在有机废水浓度增加时可以增加吸附 剂的投入量,加快脱色降解体系中的过滤和再生过程,或在絮凝沉降体系中的加药系统中添 加少量的大孔吸附树脂或再生吸附剂等。
(4)吸附剂能够实现再生回用,再生方便,节约处理成本。
(5)吸附剂吸附脱色能力强,吸附剂/有机废水比小,≤1/50,出水清澈,水质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