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中水处理回用技术

发布时间:2018-5-7 14:10:27

  申请日2014.07.15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IPC分类号C02F9/04; C02F1/66; C02F1/42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处理废水成本低、效率高、节约淡水资源、装置实现全自动的中水处理回用装置。包括增压泵、带有调节阀的流量计、水质电导率和pH值检测仪、活性炭过滤柱、强酸性阳树脂和强碱性阴树脂,强酸性阳树脂和强碱性阴树脂中部设有计量泵,这些装置均通过管道连接,分别为废水输送管道、装置再生溶液输送管道、再生废水管道和回用水管道。且活性炭过滤柱、计量泵、强酸性阳树脂和强碱性阴树脂均设有微电脑自动控制装置,实现了整个处理过程的自动化。增压泵将待处理的废水经检测后,输送到处理装置,经处理装置依次处理后,可以直接回收利用。

  权利要求书

  1.新型中水处理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增压泵(1)、带有调节阀的流量计(2)、强酸性阳树脂(3)和强碱性阴树脂(4),并依次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强酸性阳树脂和强碱性阴树脂均设有微电脑自动控制装置(6、7),并设有管道分别连接盛有酸性溶液药箱(11)和碱性溶液药箱(1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中水处理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活性炭过滤柱(5),设有微电脑控制装置(8),所述活性炭过滤柱设有管道连接盛有酸性溶液药箱(11)。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新型中水处理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增压泵连接有水质电导率和pH值检测仪(9)。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新型中水处理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强酸性阳树脂和强碱性阴树脂管道中部设有计量泵(10),所述计量泵(10)设有微电脑自动控制装置。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新型中水处理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尾处设有管道分别连接再生废水接收装置(13)和回用水接收装置(14)。

  说明书

  新型中水处理回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节能环保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中水处理回用装置。

  背景技术

  中水回用指废水处理后,能够达到一定的标准而重复利用,从而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工业中的废水如电镀漂洗水大多含有重金属离子,如果不处理直接排出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且造成水资源浪费。 目前,针对中水处理回用技术一般采用膜滤法,但是这种技术成本高,处理流程复杂,效率低,导致水的循环利用率低,况且分离膜的使用寿命短,更换频率快,分离膜的再利用需人工清洗,成本也随之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处理废水成本低、效率高、节约淡水资源、装置实现全自动化的中水处理回用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中水处理回用装置,包括增压泵、带有调节阀的流量计、强酸性阳树脂和强碱性阴树脂,所述强酸性阳树脂和强碱性阴树脂均设有微电脑自动控制装置,并分别连接盛有酸性溶液药箱和碱性溶液药箱,这些装置均通过管道连接,分别为废水输送管道、装置再生溶液输送管道、再生废水管道和回用水管道。增压泵将待处理的废水经检测后,输送到处理装置,经处理装置依次处理后,可以直接回收利用。强酸性阳树脂和强碱性阴树脂吸附离子或基团达到饱和后,微电脑自动控制装置将自动启动活化再生程序。其有益效果是:可以处理SDI(浊度)为5以内的酸碱性或中性的废水以及带有与水互溶的有机物废水,且本装置使用成本低,处理废水效率高,保证了废水的回收利用率高,装置实现自动再生功能,再生时耗水量少,节约淡水资源。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新型中水处理回收装置还包括带有微电脑自动控制的活性炭过滤柱,还设有管道连接酸性溶液药箱,其有益效果是:能够吸附中水的颜色、气味和有机物,完成废水的初步处理,并且当活性炭过滤柱吸附饱和后还可以自动吸入一定比例的酸性溶液实现自动再生功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新型中水处理回收装置中的增压泵连接有水质电导率和pH值检测仪,其有益效果是,处理前可以自动检测废水的水质,以便在后续处理过程中调整出合适的处理方法。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新型中水处理回收装置中,所述强酸性阳树脂和强碱性阴树脂管道中部设有计量泵,并增设有微电脑自动控制装置,其有益效果是,可以自动吸入酸液或碱液中和废水至pH值为6-8。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本装置尾处还连接有再生废水接收装置和回用水接收装置,其有益效果是方便再生废水的集中处理和回用水的回收利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