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5.10.12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IPC分类号C02F3/08
摘要
翻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三维结构生物转盘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污水池、转盘体、转盘片、中心轴承和微生物薄膜,所述转盘体设置在污水池内,转盘片内部为呈网状的支撑结构,转盘体通过固定在轴芯两端的中心轴承活动安装在污水池的两侧壁上,微生物薄膜呈网状且凸凹结构贴附设置在转盘片上,转盘片的下部浸在污水池的污水中,上部位于污水池上方空气中。该转盘片采用内部为呈网状的支撑结构,既保证了转盘片的稳固又减轻了转盘片重量,微生物薄膜结构增加了其覆盖面积,提高处理污水的效率;在密封罩上设置进气口和排气口,防止臭气扩散,能够集中综合处理,同时利用除臭装置进行空气净化处理,该装置具有结构合理,污水处理效果好,节约用地等优点。
权利要求书
1.三维结构生物转盘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水池(1)、转盘体(2)、转盘片(3)、中心轴承(4)和微生物薄膜(5),所述转盘体设置在污水池内,转盘体由多个横穿中心轴承的转盘片组成,所述转盘片内部为呈网状的支撑结构,转盘体通过固定在轴芯两端的中心轴承活动安装在污水池的两侧壁上,所述微生物薄膜呈现网状且凸凹结构贴附设置在转盘片上,转盘片的下部浸在污水池的污水中,其上部位于污水池上方空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结构生物转盘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池(1)的上方设有密封罩(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维结构生物转盘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罩相对应的两侧设有进气口(7)和排气口(6),所述进气口通过进气管道与送风设备(9)相连通,排气口通过排气管道与除臭装置(10)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维结构生物转盘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臭装置为采用活性炭吸附的空气净化器。
说明书
三维结构生物转盘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维的结构生物转盘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水体污染情况十分严重,特别是在农村地区,由于其生活污水来源分散、配套设施及处理工艺落后、以及环保意识缺乏,污水几乎未经过任何处理直接排到河流、湖泊中,导致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人民饮水安全受到威胁。
目前,针对村镇污水分散式处理,国内外主要采用三大类技术和工艺。一类是借鉴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生化处理的成功经验,将一些传统的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生化处理工艺小型化,应用于村镇分散式污水处理。如SBR、氧化沟、A/O,A2/O,MBR等,这些技术和工艺通常都比较复杂,需要的设备也比较多。因此,投资相对较大、系统维护管理较为复杂、能耗及运行管理费用高,并且还可能产生二次污染问题。第二类是采用一些相对简单的生态化污水处理技术,包括人工湿地、氧化塘、土地处理系统等。这类技术的缺点是处理效率较低,通常要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取得稳定的处理效果和维持系统的长期正常运行,如较低的水力负荷和有机负荷及较长的HRT,这就要求有较大的可以利用的场地。第三类是厌氧处理技术,以厌氧反应器为主的厌氧处理系统是一种低成本的废水处理技术,同时又能回收利用能源。但单独的厌氧污水处理技术还不能使处理出水满足排水的要求,必须在经过必要的后续处理的才能达到排放标准。生物转盘属于好氧生物污水处理技术,生物转盘工艺是生物膜法污水生物处理技术的一种,是污水灌溉和土地处理的人工强化,相比厌氧技术,其处理效率高,占地面积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三维结构的生物转盘污水处理装置,该装置的结构合理、生物膜覆盖面积大、溶氧效果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
三维结构生物转盘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污水池、转盘体、转盘片、中心轴承和微生物薄膜,所述转盘体设置在污水池内,转盘体由多个横穿中心轴承的转盘片组成,所述转盘片内部为呈网状的支撑结构,转盘体通过固定在轴芯两端的中心轴承活动安装在污水池的两侧壁上,所述微生物薄膜呈现网状且凸凹结构贴附设置在转盘片上,转盘片的下部浸在污水池的 污水中,其上部位于污水池上方空气中。
为了防止臭气的扩散,并在寒冷地区实现保温,所述污水池的上方设有密封罩。
进一步的,为了除去因生物转盘处理污水而产生的臭味,本实用新型在密封罩相对应的两侧设有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进气口通过进气管道与送风设备相连通,排气口通过排气管道与除臭装置相通。
优选的,所述除臭装置为采用活性炭吸附的空气净化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转盘片采用内部为呈网状的支撑结构,既保证了转盘片的稳固又减轻了转盘片重量,大大的增加了生物膜的覆盖面积,保证了较大的比表面积和挂膜性能,从而提高处理污水的效率;同时设置密封罩,并且在密封罩上设置进气口和排气口,一方面防止臭气扩散,能够集中综合处理,另一方面利用除臭装置进行空气净化处理,该装置具有结构合理,污水处理效果好,节约用地等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