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处理后污泥自动排放技术

发布时间:2018-5-4 17:26:30

  申请日2014.11.12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IPC分类号B65D88/68; B65D88/7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处理后污泥自动排放装置,包括可编程控制器、电热元件、出料罐、L型搅拌器、滑门密封系统。出料罐包括罐体、进料口、出料口、倾斜侧壁,电热元件埋设在出料罐罐体内壁并连接可编程控制器,L型搅拌器穿过出料口,L型搅拌器纵向一端在罐体外而横向一端设于罐体内,滑门密封系统设置在出料口外侧,L型搅拌器与滑门密封系统均连接可编程控制器和一个驱动装置。出料罐为圆筒形,罐体倾斜侧壁与罐体中轴线成30度角。出料罐由外侧的许多垂直设置支柱支撑,垂直设置支柱设置于测力传感器上。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加热元件增加处理后污泥的流动性,同时使用可编程控制器实现自动化和连续化,节省了人手与时间。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新型处理后污泥自动排放装置,包括可编程控制器、电热元件、出料罐、 L型搅拌器、滑门密封系统,其特征在于:出料罐包括罐体、进料口、出料口、 倾斜侧壁,电热元件埋设在出料罐罐体内壁并连接可编程控制器,L型搅拌器穿 过出料口,L型搅拌器纵向一端在罐体外而横向一端设于罐体内,滑门密封系统 设置在出料口外侧,L型搅拌器与滑门密封系统均连接可编程控制器和一个驱动 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处理后污泥自动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出料 罐为圆筒形,出料罐内可选择性设置圆锥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处理后污泥自动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出料 罐罐体倾斜侧壁与罐体中轴线成30度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处理后污泥自动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出料 罐由外侧的许多垂直设置支柱支撑,垂直设置支柱设置于测力传感器上。

  说明书

  一种新型处理后污泥自动排放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污泥处理技术,具体涉及的是一种新型处理后污泥自 动排放装置。

  背景技术

  污泥一般是固液混合物,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处理后,污泥中的病原体 被杀灭,污染物被去除,经过脱水处理后作为肥料重新进入生态环境或者作为 土壤填充地基。另外污泥处理过程中会添加絮凝剂,使得胶体状颗粒集聚变大, 并沉降下来。添加絮凝剂后的污泥粘度跟泥土十分相似,挤压成半固体状态时 固体含量大概为20%,其余的都是水。处理后的污泥会首先集中在料仓,之后 从出料罐输送到卡车上运往指定地点施肥或者填充。某些情况下,只要简单地 打开出料罐底部闸门,处理后的污泥就能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流入卡车中。但 在大多数情况下,由于添加絮凝剂和浓缩脱水处理的作用,处理过后的半固体 污泥变得难以从出料罐中流出。如果出料罐是满的,那么还能借助重力的作用。 但如果出料罐仅是半满的,那么污泥易结成硬块,堵塞在出料罐中,或者在罐 内壁表面摩擦力的作用下停留在罐内。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处理后污泥自动排放装置, 解决污泥添加絮凝剂沉降和脱水处理后难以从出料罐排出并粘附在出料罐罐内 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处理后污 泥自动排放装置,包括可编程控制器、电热元件、出料罐、L型搅拌器、滑门密 封系统,其中出料罐包括罐体、进料口、出料口、倾斜侧壁。电热元件埋设在 出料罐罐体内壁并连接可编程控制器,L型搅拌器穿过出料口,L型搅拌器纵向 一端在罐体外而横向一端设于罐体内,滑门密封系统设置在出料口外侧,L型搅 拌器与滑门密封系统均连接可编程控制器和一个驱动装置。

  电热元件埋设在整个出料罐罐体内壁中,并通过控制线连接可编程控制, 主要用于加热罐体内的污泥,使得含有聚合材料的污泥粘稠度下降,方便流动。 加热罐体内污泥的方法除了使用电热元件外,也能在罐体壁内开设管道,流入 加热后的水或者气体。L型搅拌器设置的主要目的是搅拌出料口附近的污泥,加 速污泥的排放,防止污泥堆积产生病原菌和恶臭。除了L型搅拌器外可根据具 体情况决定是否使用圆锥结构进一步搅拌污泥。可编程控制器连接并控制电热 元件、L型搅拌器和滑门密封系统。出料罐由外侧的许多垂直设置支柱支撑,垂 直设置支柱设置于测力传感器上。污泥进入出料罐后,测力传感器感应到压力 变化通知可编程控制器,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电热元件加热至一定温度后,自动 开启L型搅拌器和滑门密封系统。

  作为优选,出料罐为圆筒形,出料罐内可选择性设置圆锥结构。

  作为优选,出料罐罐体倾斜侧壁与罐体中轴线成30度角。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设置加热元件增加处理后污泥的流动性,使得 污泥不会滞留在出料罐内部。另外使用可编程控制器后,整个污泥排放装置实 现了自动化和连续化,节省了人手与时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