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臭氧氧化减量装置及使用方法

发布时间:2018-5-3 16:31:10

  申请日2014.09.24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IPC分类号C02F11/06; C02F9/14

  摘要

  本发明属于环境工程污泥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污泥臭氧氧化减量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包括进水管、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和二沉池,还包括:第一调蓄池,下方具有自控开关,通过自控开关、管道与臭氧反应釜相连接,一侧与二沉池通过管道相连接,另一侧与出水管相连接;臭氧反应釜,内部具有搅拌器,一侧与二沉池之间通过剩余活性污泥管相连接,另一侧通过臭氧投加管与臭氧发生器相连接;第二调蓄池,分别与缺氧池、臭氧反应釜通过管道相连接;回流管,具有回流泵,一端与厌氧池相连接,另一端与剩余活性污泥管相连接。本发明具有臭氧与污泥的反应充分,过程容易控制,臭氧投加量小,成本低,臭氧利用率高,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的优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泥臭氧氧化减量装置,包括进水管、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和二沉池,进水管与厌氧池相连接,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和二沉池之间依次通过管道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调蓄池、出水管、臭氧发生器、臭氧反应釜、第二调蓄池和回流管;

  所述第一调蓄池,下方具有自控开关,通过所述自控开关、管道与所述臭氧反应釜相连接,一侧与所述二沉池通过管道相连接,另一侧与所述出水管相连接;

  所述臭氧反应釜,内部具有搅拌器,一侧与所述二沉池之间通过剩余活性污泥管相连接,另一侧通过所述臭氧投加管与臭氧发生器相连接;

  所述第二调蓄池,分别与所述缺氧池、臭氧反应釜通过管道相连接;

  所述回流管,具有回流泵,一端与所述厌氧池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剩余活性污泥管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臭氧氧化减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泥水分离器,具有出水口,分别与所述臭氧反应釜和第二调蓄池之间通过管道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臭氧氧化减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池安装有曝气管。

  4.一种污泥臭氧氧化减量装置的使用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进水管,将污水通入厌氧池中,使其在厌氧池中停留0.5-1.5h,然后通过管道流入缺氧池内,在缺氧池内停留1-3h,再通过管道流入好氧池内,通过曝气管进行曝气,连续曝气6-8h;

  步骤二,经过曝气处理后的好氧池内的水通过管道进入二沉池内,进行泥水分离处理,上清液通过管道流入第一调蓄池内,沉淀后的活性污泥一部分由回流泵经回流管返回至厌氧池内,另一部分剩余活性污泥通过剩余活性污泥管进入臭氧反应釜;

  步骤三,将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经臭氧投加管引入臭氧反应釜内,臭氧反应釜内的臭氧与所述步骤二的剩余活性污泥进行反应;

  步骤四,当反应达到0.5-2h后,将臭氧反应釜内的水引入第二调蓄池内;

  步骤五,当臭氧反应釜内不再有水流出或者只有少量水滴出时,将第一调蓄池内的上清液引入臭氧反应釜内直至达到原水位为止,搅拌2-10min,然后重复所述步骤三至五的过程,重复1-5次为止;

  步骤六,臭氧反应釜内的污泥经重力浓缩后进入泥水分离器,经泥水分离器分离后的污泥通过出水口排除,上清液通过管道进入第二调蓄池;

  步骤七,第二调蓄池的上清液通过回流泵经回流管返回至缺氧池中,污泥臭氧循环反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臭氧氧化减量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的臭氧发生器每次向臭氧反应釜内通入臭氧0.01-0.05g/g MLSS。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臭氧氧化减量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步骤一为通过进水管,将污水通入厌氧池中,使其在厌氧池中停留1h,然后通过管道流入缺氧池内,在缺氧池内停留2h,再通过管道流入好氧池内,通过曝气管进行曝气,连续曝气8h。

  说明书

  一种污泥臭氧氧化减量装置及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工程污泥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污泥臭氧氧化减量装置及使 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活性污泥法是城市生活污水厂普遍采用的处理方法,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活性 污泥法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泥,污水厂需要对产生的污泥进行浓缩、脱水以及消化 等方式处理,处理后的污泥后期还需要进行填埋、堆肥或者是焚烧的处置,如此繁琐的污 泥处理和处置过程需要非常高的费用作为支撑,能够占到整个污水处理厂总运行费用的 25%-60%,成本非常高,但是现有技术中如果降低后期处理成本,将导致污泥得不到有效 处理,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因此,污泥的减量化和无害化是目前污水厂迫切需要解决的 问题。

  臭氧具有强氧化性,可以破坏微生物的细胞壁,杀死生物体,使胞内物质溶出,可用 于污泥的减量化和无害化处理。

  在污泥臭氧氧化、减量化过程中,随着污泥破解的进行,污泥溶胞的上清液浓度逐渐 升高,上清液中含有的硫酸根和小分子酸以及上清液pH的降低均抑制臭氧的氧化效率, 使臭氧的氧化效率逐渐降低。因此,污泥处理中对臭氧反应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是提高臭 氧氧化效率,进而实现污泥减量的关键。

  目前采用的臭氧氧化方式均为连续式,存在对反应过程的控制不足,臭氧利用率低、 投加量大,成本高,臭氧与污泥的反应不充分,资源没有实现最大化利用的问题。

  因此,环境工程污泥处理技术领域急需一种臭氧与污泥的反应充分,过程容易控制, 臭氧投加量小,成本低,臭氧利用率高,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的污泥臭氧氧化减量装置及 使用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污泥臭氧氧化减量装置及使用方法,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污泥臭氧氧化减量装置,包括进水管、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和二沉池,进水 管与厌氧池相连接,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和二沉池之间依次通过管道相连接,其特征 在于,还包括:第一调蓄池、出水管、臭氧发生器、臭氧反应釜、第二调蓄池和回流管;

  第一调蓄池,下方具有自控开关,通过自控开关、管道与臭氧反应釜相连接,一侧与 二沉池通过管道相连接,另一侧与出水管相连接;

  臭氧反应釜,内部具有搅拌器,一侧与二沉池之间通过剩余活性污泥管相连接,另一 侧通过臭氧投加管与臭氧发生器相连接;

  第二调蓄池,分别与缺氧池、臭氧反应釜通过管道相连接;

  回流管,具有回流泵,一端与厌氧池相连接,另一端与剩余活性污泥管相连接。

  如上所述的一种污泥臭氧氧化减量装置,其中,还包括:泥水分离器,具有出水口, 分别与臭氧反应釜和第二调蓄池之间通过管道相连接。

  如上所述的一种污泥臭氧氧化减量装置,其中,好氧池安装有曝气管。

  一种污泥臭氧氧化减量装置的使用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进水管,将污水通入厌氧池中,使其在厌氧池中停留0.5-1.5h,然后通 过管道流入缺氧池内,在缺氧池内停留1-3h,再通过管道流入好氧池内,通过曝气管进行 曝气,连续曝气6-8h;

  步骤二,经过曝气处理后的好氧池内的水通过管道进入二沉池内,进行泥水分离处理, 上清液通过管道流入第一调蓄池内,沉淀后的活性污泥一部分由回流泵经回流管返回至厌 氧池内,另一部分剩余活性污泥通过剩余活性污泥管进入臭氧反应釜;

  步骤三,将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经臭氧投加管引入臭氧反应釜内,臭氧反应釜内的 臭氧与步骤二的剩余活性污泥进行反应;

  步骤四,当反应达到0.5-2h后,将臭氧反应釜内的水引入第二调蓄池内;

  步骤五,当臭氧反应釜内不再有水流出或者只有少量水滴出时,将第一调蓄池内的上 清液引入臭氧反应釜内直至达到原水位为止,搅拌2-10min,然后重复步骤三至五的过程, 重复1-5次为止;

  步骤六,臭氧反应釜内的污泥经重力浓缩1~2h后进入泥水分离器,经泥水分离器分离 后的污泥通过出水口排除,上清液通过管道进入第二调蓄池;

  步骤七,第二调蓄池的上清液通过回流泵经回流管返回至缺氧池中,污泥臭氧循环反 应。

  如上所述的一种污泥臭氧氧化减量装置的使用方法,其中,步骤三中的臭氧发生器每 次向臭氧反应釜内通入臭氧0.01-0.05g/g MLSS。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在现有设备的基础上进行改造,成本低,可操作性强,具有更加广泛的适 用性。

  2、本发明增加了第一调蓄池,通过第一调蓄池向臭氧反应釜内补充水,满足臭氧反 应釜内进行多次重复污泥氧化反应时的水位的要求,是实现间歇式臭氧污泥反应的关键。

  3、本发明增加了泥水分离器,使污泥和水充分分离,减少流回缺氧池中的上清液中 含有污泥的质量,加快反应速率,更加高效、快速。

  4、由于臭氧与污泥的反应需要一定时间,连续式反应不能保证臭氧与污泥的充分反 应;而采用间歇式反应,可保证通入反应器的臭氧能充分与污泥反应;本发明通过间歇式 的向臭氧反应釜内通入臭氧,并且保证臭氧反应釜内的水位高度,使其重复多次的进行臭 氧与污泥的反应,使臭氧与污泥充分反应,提高臭氧的利用率,降低臭氧投加量,与现有 技术相比,实现了利用最少量的臭氧即实现了污泥减排的目的,降低成本,实现资源最大 化利用及臭氧与污泥的循环反应,过程控制容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