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4.05.30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IPC分类号C02F11/14; C02F11/00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体化污泥打包再利用装置,主要由加料口、支架、斗式提升机、滑槽、烘干仓、燃烧器、包装机、储料槽构成,加料口底部位于储料槽一侧上方,支架下方与储料槽上方相连接,支架上方与烘干仓上端相连接,斗式提升机下方置于储料槽中部且上方与滑槽上方相连接,滑槽下端与烘干仓顶部相连接,燃烧器位于烘干仓一侧中部,烘干仓下部与包装机相连接。通过采用一体化污泥集中处理,能够节省设备占地空间,减少处理工程占地;能够根据具体需求对待处理污泥进行加药处理,防止污泥造成再次污染;设计燃烧器能够有效减少污泥中水分含量,减少下一节点处理过程中有可能产生的污染;能够按照具体需求进行污泥打包,使污泥有效再利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一体化污泥打包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加料口(1)、支架(2)、斗式提升机(3)、滑槽(4)、烘干仓(5)、燃烧器(6)、包装机(7)、储料槽(8)构成,所述加料口底部位于储料槽(8)一侧上方,所述支架下方与储料槽(8)上方相连接,所述支架(2)上方与烘干仓(5)上端相连接,所述斗式提升机(3)下方置于储料槽(8)中部且上方与滑槽(4)上方相连接,所述滑槽(4)下端与烘干仓(5)顶部相连接,所述燃烧器(6)位于烘干仓(5)一侧中部,所述烘干仓(5)下部与包装机(7)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污泥打包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口(1)上方设置有传输履带(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污泥打包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烘干仓(5)顶部设置有加药口(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污泥打包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架(2)远离斗式提升机(3)一侧设置有电控机(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污泥打包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包装机(7)一侧设置有支撑架(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污泥打包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机(7)为液压式包装装置。
说明书
一种一体化污泥打包再利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处理领域,具体来说,是指一种一体化污泥打包再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处理排出的污泥 含水率非常高能达到99% ,此种污泥首先要进行浓缩作用去除一定的水分使得污泥含水率降低到95% 然后通过脱水机进行脱水处理脱水后的污泥含水30%-50%左右既可以进行外运。污水处理厂处理出来的污泥往往会携带很多细菌或其他有害物质,不经过有效处理直接外运的话有可能会产生对环境的二次污染,经过处理的污泥如果直接大量倾倒需要占用大量场地,并且也是一种资源浪费。传统的污泥处理设备,仅仅能够简单地实现污泥脱水或者污泥打包的功能,处理之后的污泥往往不能再次进行利用,而对污泥进行多道脱水、去污、打包工序的设备占地面积大,浪费了大量资源,不利于推广适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化污泥打包再利用装置,能够克服上述缺陷,实现污泥连续一体化打包再利用。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一体化污泥打包再利用装置,主要由加料口、支架、斗式提升机、滑槽、烘干仓、燃烧器、包装机、储料槽构成,所述加料口底部位于储料槽一侧上方,所述支架下方与储料槽上方相连接,所述支架上方与烘干仓上端相连接,所述斗式提升机下方置于储料槽中部且上方与滑槽上方相连接,所述滑槽下端与烘干仓顶部相连接,所述燃烧器位于烘干仓一侧中部,所述烘干仓下部与包装机相连接。
进一步地,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在所述加料口上方设置有传输履带。
进一步地,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烘干仓顶部设置有加药口。
进一步地,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在所述支架远离斗式提升机一侧设置有电控机
进一步地,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在所述包装机一侧设置有支撑架。
进一步地,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包装机为液压式包装装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一体化污泥集中处理,能够有效节省设备占地空间,减少处理工程占地,有效节省资源;
(2)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加药装置,能够根据具体需求对待处理污泥进行加药处理,防止污泥造成再次污染;
(3)本实用新型设计燃烧器作为烘干装置,能够有效减少污泥中水分含量,减少下一节点处理过程中有可能产生的污染;
(4) 本实用新型能够按照具体需求进行污泥打包,使污泥实现有效再利用,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还能够将处理污泥再次用于房屋建设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