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水解池

发布时间:2018-4-29 17:42:07

  申请日2014.07.31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IPC分类号C02F3/28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具体为污水处理水解池,包括反应池、进水池和沉淀池,进水池和反应池之间通过布水板连接,布水板上有多个垂直的进水孔;反应池与沉淀池通过隔板连接,所述的隔板底部还有污泥回流阀门,将沉淀池底部的污泥回流到反应池内;沉淀池的池底为斜面,池底的最低处还有污泥阀;沉淀池内还安装有多块异向流斜板;沉淀池还包括出水槽和多排溢流管,溢流管出口汇集到出水槽。该污水处理水解池,反应池内进水均匀,混合充分,不需要大功率的搅拌装置,通过污泥传送装置可以防止沉降,在沉淀池内,不需要刮泥机,不需要污泥泵,整个水解池结构简洁,动力设施少,水解池可以做成方形,节约用地。

  权利要求书

  1.污水处理水解池,包括反应池(1)和沉淀池(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水池(2),所述的反应池(1)进水端连接进水池(2),进水池(2)和反应池(1)之间通过布水板(22)连接,布水板(22)上有多个垂直的进水孔(23);进水池(2)与进水口(21)连接;

  所述的反应池(1)出水端与沉淀池(3)连接,反应池(1)与沉淀池(3)通过隔板(34)连接,反应池(1)内污水从隔板(34)顶部溢流到沉淀池(3)内,所述的隔板(34)底部还有污泥回流阀门(32),将沉淀池(3)底部的污泥回流到反应池(1)内;

  所述的沉淀池(3)的池底(31)为斜面,池底(31)与反应池(1)连接处为最低处,池底(31)的最低处还有污泥阀(33),将沉淀池(3)内不需要回流的污泥放出;沉淀池(3)内还安装有多块异向流斜板(4);沉淀池(3)还包括出水槽(6),出水槽(6)有出水管(61),沉淀池(3)上部有多排溢流管(5),所述的溢流管(5)出口汇集到出水槽(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水解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池(1)的反应池底(11)为斜面,反应池底(11)进水端最高、出水端最低;反应池底(11)安装有污泥传送装置,将反应池底(11)最低处的污泥运输到最高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处理水解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污泥传送装置包括刮泥板(7)、钢缆(8)和一对卷轮(9),所述的刮泥板(7)一端铰接在底座(71)上,底座(71)安装在钢缆(8)上,刮泥板(7)朝向反应池底(11)最低处一侧有垫板(72),钢缆(8)两端分别缠绕在一对卷轮(9)上,通过卷轮(9)收放钢缆(8)带动刮泥板(7)在反应池底(11)上做往复运动;当刮泥板(7)向反应池底(11)最高处运动时,垫板(72)搁在底座(71)上,保持刮泥板(7)直立在底座(71)上将反应池底(11)地处的污泥刮起输送到高处;刮泥板(7)运行到最高处时,返回,由于刮泥板(7)朝向反应池底(11)最高处一侧没有制约,刮泥板(7)在水的阻力下贴近钢缆(8),刮泥板(7)收起。

  4.根据权利要求1到3任一项所述的污水处理水解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块异向流斜板(4),从靠近沉淀池(3)的隔板(34)开始,逐块依次排布,并且逐块高度逐渐上升。

  说明书

  污水处理水解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具体为污水处理水解池。

  背景技术

  水解池作用是为了将污水中的固体、大分子和不易降解的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和可降解的物质,从而提高污水可生化性。目前污水处理设施中,为了便于在沉淀区采用圆形辐流式刮泥机,通常水解池设计为圆形,其外环为反应区,中部圆形区为沉淀区,反应区一点式进水,在反应区内设搅拌器使污水充分混合反应。一点式进水,造成污水混合不均匀、反应时间较短,并且圆形水解池外环污水容易形成环流,处理效果不好,并且污泥和砂子在反应区底部沉积十分严重;另外,沉淀区的污泥需要借助污泥泵和管道进行污泥回流,所以这种传统的水解池,动力设置较多,能源消耗大,并且水解池结构复杂。同时传统圆形污水水解池由于池形是圆形,在平面布置时空间利用率不高,占地面积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动力设施少、结构简单的水解池;具体的技术方案为:

  污水处理水解池,包括反应池、进水池和沉淀池,反应池进水端连接进水池,进水池和反应池之间通过布水板连接,布水板上有多个垂直的进水孔;进水池与进水口连接;

  所述的反应池出水端与沉淀池连接,反应池与沉淀池通过隔板连接,反应池内污水从隔板顶部溢流到沉淀池内,所述的隔板底部还有污泥回流阀门,将沉淀池底部的污泥回流到反应池内;

  所述的沉淀池的池底为斜面,池底与反应池连接处为最低处,池底的最低处还有污泥阀,将沉淀池内不需要回流的污泥放出;沉淀池内还安装有多块异向流斜板;沉淀池还包括出水槽,出水槽有出水管,沉淀池上部有多排溢流管,所述的溢流管出口汇集到出水槽。

  所述的反应池的反应池底为斜面,反应池底进水端最高、出水端最低;反应池底安装有污泥传送装置,将反应池底最低处的污泥运输到最高处。

  所述的污泥传送装置包括刮泥板、钢缆和一对卷轮,所述的刮泥板一端铰接在底座上,底座安装在钢缆上,刮泥板朝向反应池底最低处一侧有垫板,钢缆两端分别缠绕在一对卷轮上,通过卷轮收放钢缆带动刮泥板在反应池底上做往复运动;当刮泥板向反应池底最高处运动时,垫板搁在底座上,保持刮泥板直立在底座上将反应池底地处的污泥刮起输送到高处;刮泥板运行到最高处时,返回,由于刮泥板朝向反应池底最高处一侧没有制约,刮泥板在水的阻力下贴近钢缆,刮泥板收起。

  所述的多块异向流斜板,从靠近沉淀池的隔板开始,逐块依次排布,并且逐块高度逐渐上升。

  污水从进水口进入到进水池内,通过布水板均匀向反应池内进水,均匀进水还可以与反应池内污泥充分混合;在反应池内污水经过反应后,从隔板顶部溢流到沉淀池内,在沉淀池内的异向流斜板加快了沉淀效率,缩短了污水停留时间,沉淀分离的污水从多排溢流管汇集到出水槽,并从出水槽的出水管排入到下一处理设施中。反应池内沉淀的污泥在污泥传送装置作用下,回到进水端与新进的污水充分混合,并通过污泥传送装置运动对污泥和污水进行搅拌。沉淀池的污泥,顺着斜面的池底沉淀,不需要借助刮泥机,通过打开污泥回流阀门进行回流,回流的污泥进入到反应池最低处,与反应池内自身沉淀的污泥一起经过污泥传送装置输送到进水端。不需要回流的污泥从沉淀池的污泥阀排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污水处理水解池,反应池内进水均匀,混合充分,缩短反应时间,不需要大功率的搅拌装置,通过污泥传送装置可以防止沉降,在沉淀池内,不需要刮泥机可以排出污泥,并且污泥回流简单快捷,不需要污泥泵,整个水解池结构简洁,动力设施少,节约能源,并且整个水解池可以做成方形,节约用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