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5.01.06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IPC分类号C02F103/28; C02F9/1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浆造纸污水的处理方法。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将制浆造纸污水通过滤网过滤杂质,得到去杂质的污水;(2)将去杂质的污水调节PH为5-6后,置于反应器中,加入活性淤泥、溶磷菌、固氮菌、尿素和无机类磷盐,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处理得到净化后的水;(3)将净化后的水通过树脂过滤膜后排放。本发明的处理方法将溶磷菌、固氮菌和无机类磷盐以一定比例结合后投加,通过溶磷菌分泌磷酸酶,促进水中无效磷的溶解剂利用,减少无机类磷源的投加;通过固氮菌增加微生物对氮源的吸收利用;最后一步通过树脂过滤膜后排放,污水再次被过滤,节减成本,提高了氮磷的吸收率,减少了排放水中总氮和总磷的含量。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制浆造纸污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将制浆造纸污水通过滤网过滤杂质,得到去杂质的污水;
(2)将去杂质的污水调节PH为5-6后,置于反应器中,加入活性淤泥、溶磷菌、固氮菌、尿素和无机类磷盐,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处理得到净化后的水;
(3)将步骤(2)中得到的净化后的水通过树脂过滤膜后排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浆造纸污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去杂质的污水重量份数1000份计,加入的活性淤泥、溶磷菌、固氮菌、尿素和无机类磷盐以重量份数计分别为:100-120份、0.8-1.2份、0.2-0.6份、11-18份和5-1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制浆造纸污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类磷盐为磷酸二氢铵、磷酸二氢钠或磷酸氢二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浆造纸污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处理池中还加入了纤维素分解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制浆造纸污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素分解菌的加入量为去杂质污水重量的0.1-0.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浆造纸污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过滤膜的孔径为0.4-0.6μm。
说明书
一种制浆造纸污水的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浆造纸污水的处理方法,属于造纸废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制浆造纸工业废水排放量大,废水中台有大量的纤维素、木质素和各种化学药品,耗氧量大,是污染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之一。美国将其列为六大公害之一,日本列为五大公害之一。在我国,制浆造纸工业废水排放量占工业废水的1/6,COD 和SS均占1/4,造纸废水污染如此严重.对我国人民生括与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必须对制浆造纸废水进行有效的处理。
制浆造纸废水浓度高,COD、BOD含量大,其处理方法较一般工业废水有所不同,目前,造纸废水的处理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和物理化学法。其中生物法的应用最为广泛,已成为造纸废水二级处理的主要方法之一。目前制浆造纸污水生物处理阶段,缺氮少磷废水在补充N、P营养的同时,最终出水却对N、P指标都有严格的排放标准,不但要确保在前段合理有效补充N、P营养,保证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而且要保持后段出水N、P能够稳定达标。维持二者之间的平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用来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制浆造纸污水的处理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制浆造纸污水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将制浆造纸污水通过滤网过滤杂质,得到去杂质的污水;
(2)将去杂质的污水调节PH为5-6后,置于反应器中,加入活性淤泥、溶磷菌、固氮菌、尿素和无机类磷盐,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处理得到净化后的水;
(3)将步骤(2)中得到的净化后的水通过树脂过滤膜后排放。
所述的一种制浆造纸污水的处理方法,以去杂质的污水重量份数1000份计,加入的活性淤泥、溶磷菌、固氮菌、尿素和无机类磷盐以重量份数计分别为:100-120份、0.8-1.2份、0.2-0.6份、11-18份和5-10份。
所述的一种制浆造纸污水的处理方法,所述无机类磷盐为磷酸二氢铵、磷酸二氢钠或磷酸氢二钠。
所述的一种制浆造纸污水的处理方法,步骤(2)中处理池中还加入了纤维素分解菌。
所述的一种制浆造纸污水的处理方法,所述纤维素分解菌的加入量为去杂质污水重量的0.1-0.3‰。
所述的一种制浆造纸污水的处理方法,所述树脂过滤膜的孔径为0.4-0.6μ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的处理方法将溶磷菌、固氮菌和无机类磷盐以一定比例结合后投加,通过溶磷菌分泌磷酸酶,促进水中无效磷的溶解剂利用,减少无机类磷源的投加;通过固氮菌增加微生物对氮源的吸收利用;最后一步通过树脂过滤膜后排放,污水再次被过滤,节减成本,提高了氮磷的吸收率,减少了排放水中总氮和总磷的含量;最终达到污染物减排的效果,且每吨水可节约成本0.04元。
造纸废水有些含有木质素及纤维素等一些难以降解的物质,加入纤维素分解菌可以增强废水中纤维和木质素的分解效率。过滤膜的孔径为0.4-0.6μm能够截留小分子杂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制浆造纸污水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将制浆造纸污水通过滤网过滤杂质,得到去杂质的污水;
(2)将去杂质的污水调节PH为6后,置于反应器中,加入活性淤泥、溶磷菌、固氮菌、尿素、磷酸二氢铵和纤维素分解菌,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处理得到净化后的水;
(3)将步骤(2)中得到的净化后的水通过树脂过滤膜后排放。
其中,以去杂质的污水重量份数1000份计,加入的活性淤泥、溶磷菌、固氮菌、尿素、磷酸二氢铵和纤维素分解菌以重量份数计分别为:100份、0.8份、0.6份、18份、5份和0.1份。所述树脂过滤膜的孔径为0.4-0.6μm。
实施例2
一种制浆造纸污水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将制浆造纸污水通过滤网过滤杂质,得到去杂质的污水;
(2)将去杂质的污水调节PH为5后,置于反应器中,加入活性淤泥、溶磷菌、固氮菌、尿素、磷酸二氢钠和纤维素分解菌,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处理得到净化后的水;
(3)将步骤(2)中得到的净化后的水通过树脂过滤膜后排放。
其中,以去杂质的污水重量份数1000份计,加入的活性淤泥、溶磷菌、固氮菌、尿素、磷酸二氢钠和纤维素分解菌以重量份数计分别为:120份、1.2份、0.2份、11份、10份和0.3份。所述树脂过滤膜的孔径为0.4-0.6μm。
实施例3
一种制浆造纸污水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将制浆造纸污水通过滤网过滤杂质,得到去杂质的污水;
(2)将去杂质的污水调节PH为6后,置于反应器中,加入活性淤泥、溶磷菌、固氮菌、尿素和磷酸氢二钠,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处理得到净化后的水;
(3)将步骤(2)中得到的净化后的水通过树脂过滤膜后排放。
其中,以去杂质的污水重量份数1000份计,加入的活性淤泥、溶磷菌、固氮菌、尿素和磷酸氢二钠以重量份数计分别为:115份、0.9份、0.5份、15份和9份。所述树脂过滤膜的孔径为0.4-0.6μm。
实施例4
一种制浆造纸污水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将制浆造纸污水通过滤网过滤杂质,得到去杂质的污水;
(2)将去杂质的污水调节PH为5后,置于反应器中,加入活性淤泥、溶磷菌、固氮菌、尿素、无机类磷盐和纤维素分解菌,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处理得到净化后的水;
(3)将步骤(2)中得到的净化后的水通过树脂过滤膜后排放。
其中,以去杂质的污水重量份数1000份计,加入的活性淤泥、溶磷菌、固氮菌、尿素、无机类磷盐和纤维素分解菌以重量份数计分别为:108份、1.1份、0.3份、13份、7份和0.2份。所述树脂过滤膜的孔径为0.4-0.6μm。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