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4.10.11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IPC分类号C05F7/00; C02F9/1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具有稳定性能的微生物倍增式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生物倍增处理池、进水槽、二次用水处理系统、生物堆肥系统、鼓风机系统和初沉池,初沉池连接进水槽,生物倍增处理池分别连接二次用水处理系统和生物堆肥系统;生物倍增处理池包括进水区、澄清系统、上清液出水槽、空气推流系统、曝气区、污泥浓缩池和溶氧仪控制系统,进水区分别连接进水槽、澄清系统和空气推流系统,澄清系统通过上清液出水槽连接二次用水处理系统,结合生物倍增工艺和二次用水处理系统进行污水处理以备进行中水回用,并将生物倍增工艺段所产生的污泥进行生物堆肥处理以得到富含营养的有机肥,从而达到最大限度的进行资源再利用。
权利要求书
1.具有稳定性能的微生物倍增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生物倍增处理池、进水槽、二次用水处理系统、生物堆肥系统、鼓风机系统和初沉池,所述初沉池连接进水槽,所述生物倍增处理池分别连接二次用水处理系统和生物堆肥系统;所述生物倍增处理池包括进水区、澄清系统、上清液出水槽、空气推流系统、曝气区、污泥浓缩池和溶氧仪控制系统,所述进水区分别连接进水槽、澄清系统和空气推流系统,所述澄清系统通过上清液出水槽连接二次用水处理系统,所述曝气区分别连接空气推流系统、污泥浓缩池和溶氧仪控制系统,所述鼓风机系统分别连接空气推流系统、溶氧仪控制系统和曝气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稳定性能的微生物倍增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用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水过滤增压泵、过滤罐、超滤系统、中水回用池,所述上清液出水槽连接污水过滤增压泵,污水过滤增压泵连接过滤罐,过滤罐连接超滤系统,超滤系统连接中水回用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稳定性能的微生物倍增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堆肥系统包括发酵室、细格栅通道、积肥室,所述发酵室分别连接污泥浓缩池和细格栅通道,所述细格栅通道还连接积肥室,所述积肥室连接气体预处理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稳定性能的微生物倍增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堆肥系统还包括增氧机,所述增氧机连接积肥室。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具有稳定性能的微生物倍增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积肥室上还设置有微生物繁衍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稳定性能的微生物倍增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械格栅渠和化粪池,所述化粪池通过机械格栅渠连接初沉池。
7.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具有稳定性能的微生物倍增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堆肥系统还包括转运系统,所述转运系统连接积肥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稳定性能的微生物倍增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械格栅渠和化粪池,所述化粪池通过机械格栅渠连接初沉池。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具有稳定性能的微生物倍增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械格栅渠和化粪池,所述化粪池通过机械格栅渠连接初沉池。
10.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具有稳定性能的微生物倍增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罐采用活性炭过滤器。
说明书
具有稳定性能的微生物倍增式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领域、清洁能源领域、生物堆肥领域,具体的说是具有稳定性能的微生物倍增式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城市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污染物和病原体,如果不经处理排放将对周围环境、水体产生危害,而且会严重影响人的身体健康,所以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的生化、消毒处理,以尽量减少对环境、水体的影响。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水资源日益紧张,中水逐渐被回收利用于消防、绿化、街道清扫、车辆冲洗等方面。同时污泥定期外排用作农肥,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生物倍增工艺是旨在强化生物处理的功能,提高生物处理的效率,其技术主要包括:
微生物技术:在特殊的控制条件下(低溶氧,高污泥浓度),使得生物处理池中所驯化培养的微生物数量极大化、菌群特殊化、降解高效化,从而有效降解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曝气技术:为给微生物创造稳定的良好生存环境,在曝气方式上也进行了革命性的改进,特殊的曝气方式与布孔技术使曝气所产生的气泡,体积小,比表面积大,且上升流速慢,这样微生物便非常容易获取氧,极大地提高了氧传递效率;同时,曝气管的特殊安装方式,使曝气管的维护与检修变得非常简单,易操作。
空气提升技术:通过巧妙的池体结构设计,利用空气作为提升原动力,利用较小的能耗,产生较大的水流推动力,进而推动曝气池中泥水混合物进行流动,使得池内物质高速循环,从而实现了大比倍循环的技术要求。
大比倍循环稀释技术:在生物倍增曝气池中,它利用空气提升器将池体中的泥水混合物进行循环,循环流量为进水量的几十倍甚至上千倍,由于水体中的污染物质随着水流循环,已被微生物逐渐降解,从而污染物浓度在循环末端较低,低浓度循环水流会对进水进行大比倍稀释,使进水的污染物浓度迅速降低,致使整个池内的污染物浓度差大幅度降低,这样便有效地避免了微生物遭受冲击,为微生物生长提供稳定的水体环境。
快速澄清系统:特殊的澄清系统,其设计有两大作用,一是传统的泥水分离作用,保证出水清澈;二是可以通过澄清区底部污泥连续循环使曝气池的生物量保持稳定。
一体化结构:生物倍增工艺将除碳、脱氮、除磷及沉淀等多个单元设置于同一处理池中,极大地简化了工艺流程,节省了占地面积,减少了管道投资,同时也使得运营管理方便,控制简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稳定性能的微生物倍增式污水处理系统,结合生物倍增工艺和二次用水处理系统进行污水处理以备进行中水回用,并将生物倍增工艺段所产生的污泥进行生物堆肥处理以得到富含营养的有机肥,从而达到最大限度的进行资源再利用。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具有稳定性能的微生物倍增式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生物倍增处理池、进水槽、二次用水处理系统、生物堆肥系统、鼓风机系统和初沉池,所述初沉池连接进水槽,所述生物倍增处理池分别连接二次用水处理系统和生物堆肥系统;所述生物倍增处理池包括进水区、澄清系统、上清液出水槽、空气推流系统、曝气区、污泥浓缩池和溶氧仪控制系统,所述进水区分别连接进水槽、澄清系统和空气推流系统,所述澄清系统通过上清液出水槽连接二次用水处理系统,所述曝气区分别连接空气推流系统、污泥浓缩池和溶氧仪控制系统,所述鼓风机系统分别连接空气推流系统、溶氧仪控制系统和曝气区。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能够收集到达标的中水,并进行中水回用,特别的设置下述结构:所述二次用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水过滤增压泵、过滤罐、超滤系统、中水回用池,所述上清液出水槽连接污水过滤增压泵,污水过滤增压泵连接过滤罐,过滤罐连接超滤系统,超滤系统连接中水回用池。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为了能将污水处理所产生的污泥进行有效利用,特别的设置下述结构:所述生物堆肥系统包括发酵室、细格栅通道、积肥室,所述发酵室分别连接污泥浓缩池和细格栅通道,所述细格栅通道还连接积肥室,所述积肥室连接气体预处理系统。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加速对积肥室内的污泥进行活性分解,加速积肥生成,特别的设置下述结构:在所述的积肥室上还设置有微生物繁衍室。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能增加积肥室内的供氧,达到加快微生物的生长,起到加速积肥生成的目的,特别选用下述结构:所述生物堆肥系统还包括增氧机,所述增氧机连接积肥室。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能将所堆积的有机肥料进行环保转运,特别的设置下述结构:所述生物堆肥系统还包括转运系统,所述转运系统连接积肥室。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便于对城市生活污水进行收集和拦截大型物资,特别的设置成下述结构:还包括机械格栅渠和化粪池,所述化粪池通过机械格栅渠连接初沉池。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使回收的中水质量更高,特别选用下述结构:所述的过滤罐采用活性炭过滤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结合生物倍增工艺和二次用水处理系统进行污水处理以备进行中水回用,并将生物倍增工艺段所产生的污泥进行生物堆肥处理以得到富含营养的有机肥,从而达到最大限度的进行资源再利用。
(2)本实用新型由于设置了一套由污水过滤增压泵、过滤罐、超滤系统和中水回用池所组成的二次用水处理系统,可将所得中水进行回收再利用,有效的节约水源,从而节约资源成本。
(3)本实用新型所设置的微生物繁衍室所产生的微生物可加速对积肥室内的污泥进行活性分解,加速积肥生成。
(4)本实用新型所述增氧机能增加积肥室内的供氧,达到加快微生物的生长,起到加速积肥生成的目的。
(5)本实用新型所产生的污泥将被堆肥处理,制造营养良好的有机肥,达到最大限度的资源再利用,节约资源,避免资源浪费。
(6)本实用新型所述初沉池能有效去除废水中的可沉物和漂浮物,为后续诸如污泥处理和发电处理提供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