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4.10.31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IPC分类号E03F3/04; E03F1/00; E03F5/0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污水管网的内衬,包括:竖向布置的圆筒形主体,所述圆筒形主体适于设置在污水管网的检查井中;和横向布置的至少两个圆形接管,均与所述圆筒形主体相接而相通,其中,每一个圆形接管的横向长度大于检查井的井壁厚度而适于延伸到检查井的井壁之外以与对应的污水管密封连接。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用于污水管网的内衬,其包括:竖向布置的圆筒形主体,圆筒形主体本身构成污水管网的检查井;和横向布置的至少两个圆形接管,均与所述圆筒形主体相接而相通,每一个圆形接管相对于圆筒形主体横向向外延伸而适于与对应的污水管密封连接。本发明也涉及具有上述内衬的污水管网以及一种建造污水管网的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污水管网的内衬,包括:
竖向布置的圆筒形主体,所述圆筒形主体适于设置在污水管网的检查 井中;和
横向布置的至少两个圆形接管,均与所述圆筒形主体相接而相通,其 中,每一个圆形接管的横向长度大于检查井的井壁厚度而适于延伸到检查 井的井壁之外以与对应的污水管密封连接。
2.一种用于污水管网的内衬,包括:
竖向布置的圆筒形主体,圆筒形主体本身构成污水管网的检查井;和
横向布置的至少两个圆形接管,均与所述圆筒形主体相接而相通,每 一个圆形接管相对于圆筒形主体横向向外延伸而适于与对应的污水管密 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衬,其中:
所述至少两个圆形接管包括两个圆形接管,所述两个圆形接管在圆筒 形主体的直径方向上相对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衬,其中:
一个圆形接管的底部高于另一个圆形接管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衬,其中:
所述圆筒形主体的底部具有导流槽,导流槽的一端高于另一端,且导 流槽的一端与所述一个圆形接管的底部连接而另一端与所述另一个圆形 接管的底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衬,其中:
所述圆筒形主体的高度设计成满足污水管网最大流水量要求和闭水 试验水位要求。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衬,其中:
所述圆筒形主体内侧设置有供维修或维护人员到达圆筒形主体底部 的爬梯。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衬,其中:
所述内衬由符合耐腐蚀和耐压耐拉要求的如下材料中的至少一种形 成:玻璃钢、普通塑料、钢筋混凝土、铸铁、不锈钢、PVC材料和PE材料。
9.一种污水管网,包括:
检查井,检查井具有井壁;
上游污水管和下游污水管;和
内衬,包括:
竖向布置的圆筒形主体,所述圆筒形主体适于设置在污水管网的 检查井中;和
横向布置的至少两个圆形接管,均与所述圆筒形主体相接而相通, 其中,每一个圆形接管的横向长度大于检查井的井壁厚度而延伸到检查井 的井壁之外分别与上游污水管和下游污水管密封连接。
10.一种污水管网,包括:
上游污水管和下游污水管;和
内衬,包括:
竖向布置的圆筒形主体,圆筒形主体本身构成污水管网的检查井; 和
横向布置的至少两个圆形接管,均与所述圆筒形主体相接而相通, 每一个圆形接管相对于圆筒形主体横向向外延伸而分别与上游污水管和 下游污水管密封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污水管网,其中:
所述至少两个圆形接管包括两个圆形接管,所述两个圆形接管在圆筒 形主体的直径方向上相对布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污水管网,其中:
所述圆筒形主体的底部具有导流槽,导流槽的一端高于另一端;
一个圆形接管的底部高于另一个圆形接管的底部,且导流槽的一端与 一个圆形接管的底部连接而另一端与另一个圆形接管的底部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污水管网,其中:
所述圆筒形主体的高度设计成满足污水管网最大流水量要求和闭水 试验水位要求。
14.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污水管网,其中:
所述圆筒形主体内侧设置有供维修或维护人员到达圆筒形主体底部 的爬梯。
15.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污水管网,其中:
所述内衬由如下材料中的一种形成:玻璃钢、普通塑料、钢筋混凝土、 铸铁、不锈钢、PVC材料和PE材料。
16.一种建造污水管网的方法,包括步骤:
埋设上游污水管和下游污水管;
在上游污水管和下游污水管之间设置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衬; 以及
将上游污水管与下游污水管分别与内衬的圆形接管密封连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内衬为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衬;且
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设置检查井,使得所述检查井的井壁围绕所述 内衬的圆筒形主体、所述圆形接管延伸到所述井壁之外且所述检查井的井 壁支撑所述内衬。
说明书
用于污水管网的内衬、污水管网和建造污水管网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城市污水管网领域,尤其涉及污水管网的检查井 的结构。
背景技术
城市污水管网就是把一个城市或者一个区域内需要收集的生活污水 和工业污水收集起来,通过联通的管道收集到城市污水处理厂。这些管道 组成了网状结构,俗称管网。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已经进入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阶 段。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环境保护要求与当下城市 基础公共服务的保障能力之间的矛盾越发明显。城市污水管网是现代城市 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保障着整个城市正常运转。国内很多城市的污水管 网均采用埋地排水塑料管的方式,因此城市污水管网的运行必须要达到密 闭性,才能能够防止因污水的泄漏造成地下水资源的污染,对环境产生不 可逆转的危害。
目前,国内的城市污水管网的运行均存在“跑、冒、滴、漏”现象。 经过我们多年的城市污水管网安装工程的施工和检修经验,“跑、冒、滴、 漏”的问题主要发生在城市污水管网管材接口处和检查井处。因此处理好 管材接口处和检查井处的污水泄漏问题是彻底解决城市污水污染地下水 资源的重要环节。
检查井主体采用粘土砖砌筑内部采用防水砂浆抹面,管道管材与检查 井刚性连接的工艺。管道管材与检查井是刚性连接,检查井采用粘土砖砌 筑内部抹灰工艺,管道管材与检查井连接处和检查井本身无法做到完全密 闭,因而造成渗漏情况比较突出。
同时,检查井与管道管材连接处在检查井底部,通常情况下深埋都在 地下4米以下,出现渗漏问题后必须开挖井周围回填土,做好坑壁及周围 安全防护措施才能人员下到坑底施工作业。维修完毕后还需几天时间,待 渗漏处砂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再次回填检查井周围土方。因而检查 井的维修工程量和施工安全措施投入较多,对周围人员和车辆行驶的影响 较大,对目前多数城市存在的交通拥堵情况产生了较大压力。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或缓解解决城市污水管网在检查井处的泄漏问题,提出本发 明。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用于污水管网的内衬,包括:竖 向布置的圆筒形主体,所述圆筒形主体适于设置在污水管网的检查井中; 和横向布置的至少两个圆形接管,均与所述圆筒形主体相接而相通,其中, 每一个圆形接管的横向长度大于检查井的井壁厚度而适于延伸到检查井 的井壁之外以与对应的污水管密封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用于污水管网的内衬,包括: 竖向布置的圆筒形主体,圆筒形主体本身构成污水管网的检查井;和横向 布置的至少两个圆形接管,均与所述圆筒形主体相接而相通,每一个圆形 接管相对于圆筒形主体横向向外延伸而适于与对应的污水管密封连接。
可选地,所述至少两个圆形接管包括两个圆形接管,所述两个圆形接 管在圆筒形主体的直径方向上相对布置。进一步地,一个圆形接管的底部 高于另一个圆形接管的底部。更具体地,所述圆筒形主体的底部具有导流 槽,导流槽的一端高于另一端,且导流槽的一端与所述一个圆形接管的底 部连接而另一端与所述另一个圆形接管的底部连接。
可选地,所述圆筒形主体的高度设计成满足污水管网最大流水量要求 和闭水试验水位要求。
可选地,所述圆筒形主体内侧设置有供维修或维护人员到达圆筒形主 体底部的爬梯。
可选地,所述内衬由符合耐腐蚀和耐压耐拉要求的如下材料中的至少 一种形成:玻璃钢、普通塑料、钢筋混凝土、铸铁、不锈钢、PVC材料和 PE材料。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污水管网,包括:检查井,检查 井具有井壁;上游污水管和下游污水管;和内衬,其中:
内衬包括竖向布置的圆筒形主体,所述圆筒形主体适于设置在污水管 网的检查井中;和横向布置的至少两个圆形接管,均与所述圆筒形主体相 接而相通,其中,每一个圆形接管的横向长度大于检查井的井壁厚度;
所述内衬的圆形接管穿过井壁延伸到井壁之外而分别与上游污水管 和下游污水管密封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还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污水管网,包括:上游污水管和 下游污水管;和内衬,其中:
内衬包括:竖向布置的圆筒形主体,圆筒形主体本身构成污水管网的 检查井;和横向布置的至少两个圆形接管,均与所述圆筒形主体相接而相 通,每一个圆形接管相对于圆筒形主体横向向外延伸而分别与上游污水管 和下游污水管密封连接。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建造污水管网的方法,包括步骤:埋设上游污水管 和下游污水管;在上游污水管和下游污水管之间设置上述的内衬;以及将 上游污水管与下游污水管分别与内衬的圆形接管密封连接。
在所述内衬的圆筒形主体不作为检查井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步 骤:设置检查井,使得所述检查井的井壁围绕所述内衬的圆筒形主体、所 述圆形接管延伸到所述井壁之外且所述检查井的井壁支撑所述内衬。
利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很好的解决现有技术中污水管与检查井连 接处以及检查井的密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