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铬废水污染物零排放处理方法

发布时间:2018-4-28 10:56:20

  申请日2014.10.31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IPC分类号C02F1/62; C02F1/4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铬废水污染物零排放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过滤后的含铬废水调节pH值8~11,用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除铬以外的物质,并使废水中铬离子转化为六价铬,树脂洗脱再生后的再生液中排放;调节pH值为8~11,再用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进行离子交换,吸附废水中的铬离子,树脂用氢氧化钠溶液洗脱得到铬酸钠溶液;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脱钠得到铬酸溶液,树脂洗脱再生后的再生液中和排放。本发明处理方法简单,操作易控制,处理过程中不产生二次污染,同时实现了清洁生产;出水为铬酸溶液,可回收利用,实现资源化利用,实现了水和污染物零排放;大幅降低回收处理运行成本和投资成本。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含铬废水污染物零排放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 括以下步骤:

  1)在常温下,先将过滤后的含铬废水调节PH值8~11,再用 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进行离子交换,吸附除铬以外的物质,并使 废水中铬离子转化为六价铬,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用硫酸溶液洗 脱再生,所得再生液中和处理后排放;

  2)在常温下,将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处理过的含铬废水调 节PH值为8~11,再用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进行离子交换,吸附 废水中的铬离子,当处理后的出水中总铬和Cr6+含量小于0.05mg/L 及电导率小于150μs/cm时,回用到工业循环水;强碱性阴离子交换 树脂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洗脱,得到铬酸钠溶液;

  3)将步骤2)中得到的铬酸钠溶液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脱 钠,得到可回收或回用的铬酸溶液,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用硫酸 溶液洗脱再生,所得再生液中和处理后的水以污染物零排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铬废水污染物零排放的处理方法, 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选自型号为 D151、XAD-7、DK110或724树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含铬废水污染物零排放的处理 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为含 咪唑结构的聚苯乙烯树脂。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含铬废水污染物零排放的处理 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732 强酸性苯乙烯系阳离子交换树脂或NKC-9大孔强酸性苯乙烯系阳 离子交换树脂。

  说明书

  含铬废水污染物零排放的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铬废液资源化回收,具体地指一种含铬废水污染 物零排放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的重金属污染现象非常严重,含铬废水是典型的重金属废 水,具有水量大、水质复杂、毒性强等特点。2011年初国务院通过 了《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规划》要求到2015 年,重点区域铅、汞、铬、镉和类金属砷等重金属污染物的排放, 比2007年削减15%。钢铁工业中,为提高镀板、彩涂板等冷轧薄 板的耐腐蚀性和对漆膜的附着力,普遍采用铬酸盐钝化处理工艺, 该工艺产生大量的含Cr废水,以六价铬为主,六价铬更易为人体 吸收并在体内蓄积。鉴于此,美国环境保护局(EPA)将Cr(Ⅵ)确定 为17种高度危险的毒性物质之一,我国工业废水排放标准中六价 铬为第一类污染物。近年来,国际和国内市场Cr(VI)的价格迅速攀 升,水资源成本不断上涨,研究从废水中去除并回收Cr(VI)的处理 技术成为当务之急。

  含铬废水污染源复杂,污染防治技术也种类繁多。国内从60 年代开始逐步对含铬废水处理开始重视起来,主要采用化学方法进 行处理,常见的有:铅盐法、钡盐法、电解还原法、化学还原法等。 七十年代前期,电解法和活性炭吸附法成为新的创新技术在工业上 应用,处理含铬废水。然而,电解法的耗电量高,污泥也很多,已 经很少使用。近年来仍有部分学者和单位对活性炭吸附法进行研究 并开发一些天然的吸附剂,并有部分投入生产使用。从八十年代开 始到现在,又产生了诸多的新技术,如电渗析法、反渗透法、离子 交换法、逆流漂洗、蒸发浓缩等。

  而国外由于工业发展比较早,所以在处理含铬废水的技术层面 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以及某些领域中还是领先于国内的。60年代国外 比较成熟的技术是化学法,这种方法不仅便捷,快速,而且可实现 无害生产与排放。在日本,化学方法占全国治理总数85%左右,但 是此方法存在着严重的二次污染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70年代阴 阳离子交换树脂作为一种新型研究成果被大众所接受。此外,常见 的还有活性炭法、ISX法、反渗透法、电化学法等。八十年代以后, 一些新的方法相继出台,如活性剂法等,多种方法结合联用,取长 补短,并且效果较为不错。

  含铬废水的常规处理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是随着环保要求越 来越严格,含铬废水治理已进人综合防治、回收利用与总量控制阶 段。同时为了响应国家清洁生产政策,离子交换法作为一种清洁生 产技术在我国的含铬废水处理中脱颖而出。因此,随着新型吸附材 料和离子交换材料的出现,吸附法和离子交换法的普及率将会进一 步提高。

  目前,离子交换法处理含铬废水的应用正在推广之中,国内外 很多学者已经对离子交换法处理含铬废水的工艺做了大量研究。离 子交换技术的研究最早是美国于1972年提出“电镀废水零排放计 划”。70年代中后期,美国、日本等的电镀逐步向零排放的“闭路 循环工序化”发展。国内马晓鸥教授在电镀废水回收重金属方面做 了多年研究,并于2008年申请了电镀废水处理及回用方面的专利, 开发的离子交换技术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离子交换 法处理废水的研究在上世纪曾风靡一时,各项研究结果也层出不 穷,但离子交换法处理含六价铬废水直至今日才得以推广主要是因 为离子交换法暴露了不少弱点,例如投资大,操作管理要求严格等, 最大的问题是回收的铬酸难以直接回用,导致无法有效体现出经济 效益。

  目前离子交换法主要研究的的发展方向:1)环保性。交换及 吸附材料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注意原料的选择,不能造成二次污 染。2)经济性和可行性。当前国内的离子交换法及吸附法的工业 化生产的基础还有待加强,最大程度地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工业化 生产是其存在和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3)材料环境适应性和使用 性能的提高。废水的成分复杂多变,因此分离材料应该更加具有针 对性,以便在复杂情况下能够更好的处理含铬废水。4)使用性能 优化。提高离子交换材料及吸附材料的吸附容量,吸附选择性、吸 附速度、再生利用性能及机械强度是现在乃至今后的一个重要发展 方向。

  目前,国内80%企业仍采用化学沉淀法处理含铬废水,因此, 钢铁企业的含铬废水多采用还原-中和-沉淀-污泥脱水-达标水排放 的方法。在还原槽内加酸调整废水的pH值到2~2.5,然后投加还原 剂NaHSO3,将废水中的Cr6+还原到Cr3+;在中和槽内投加Ca(OH)2, 把废水的pH调整到8~9,形成Cr(OH)3污泥;废水在澄清池内进行 沉淀,上清液达标排放或排到酸废水调节池;澄清池底部含铬污泥 排到污泥浓缩池,污泥脱水后,送至有危险物处理资质的单位进行 处理。化学沉淀法处理含铬废水需要加入大量的化学药剂,不但处 理成本高,而且处理效果不稳定,出水的总铬和Cr6+有时会超标; 处理过程中生成的铬污泥是一级危险物质,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 染。同时,现有处理方法无法实现清洁生产,铬资源被当作废弃物 而浪费掉。此外,该方法存在废水难以稳定达标排放、处理水不能 回用、铬污泥处置和回收困难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含 铬废水污染物零排放的处理方法,以实现铬的资源化利用和废水的 零排放。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含铬废水污染物零排放的处 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常温下,先将过滤后的含铬废水调节PH值8~11,再用 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进行离子交换,吸附除铬以外的物质,并使 废水中铬离子转化为六价铬,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用硫酸溶液洗 脱再生,所得再生液中和处理后排放;

  2)在常温下,将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处理过的含铬废水调 节PH值为8~11,再用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进行离子交换,吸附 废水中的铬离子,当处理后的出水中总铬和Cr6+含量小于0.05mg/L 及电导率小于150μs/cm时,回用到工业循环水;强碱性阴离子交换 树脂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洗脱,得到铬酸钠溶液;

  3)将步骤2)中得到的铬酸钠溶液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脱 钠,得到可回收或回用的铬酸溶液,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用硫酸 溶液洗脱再生,所得再生液中和处理后的水以污染物零排放。

  本发明步骤1)中,所述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选自型号为 D151、XAD-7、DK110或724树脂;优选DK110弱酸性阳离子交 换树脂。

  本发明步骤2)中,所述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为含咪唑结构 的聚苯乙烯树脂。其结构式如下所示:

  本发明步骤3)中,所述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732强酸性 苯乙烯系阳离子交换树脂或NKC-9大孔强酸性苯乙烯系阳离子交 换树脂。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的处理方法简单,操作参数易控制,可彻底解决现 有含铬废水处理系统处理后出水的总铬和Cr6+超标问题;

  2、采用本发明处理后水质好,处理后出水不仅达到国家工业 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6-2012),而且达到工业循环水补充水 的水质要求,不必再处理而直接回用;

  3、本发明处理后的出水为铬酸溶液,可回收利用,实现资源 化利用,不产生一级危险物质铬污泥;处理过程中不产生二次污染, 有效降低了污染物的排放,实现了水和污染物零排放,同时实现了 清洁生产;

  4、采用本发明的处理方法不必采用蒸发浓缩的方法,不需采 用任何加热设备和新的能源介质,即可回收利用含铬浓液,节约能 源,大幅降低回收处理运行成本和投资成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