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焦化废水深度处理系统

发布时间:2018-4-27 17:28:03

  申请日2015.01.09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IPC分类号C02F9/04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焦化废水深度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絮凝剂投加搅拌装置I与混凝沉淀装置I相连,混凝沉淀装置I与过滤器相连,过滤器与干熄焦除尘粉吸附装置相连,干熄焦除尘粉吸附装置与絮凝剂投加搅拌装置II相连,絮凝剂投加搅拌装置II与混凝沉淀装置II相连,混凝沉淀装置II与柱状活性炭吸附装置相连,柱状活性炭吸附装置与保安过滤器相连,保安过滤器与超滤装置相连,超滤装置的淡水口与反渗透装置相连,超滤装置的浓水口与特殊树脂吸附装置相连,反渗透装置的浓水口与特殊树脂吸附装置相连;有益效果是其废水处理效果可靠,操作简单,劳动强度小,运行费用低,运行稳定,降低二次污染。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新型焦化废水深度处理系统,包括絮凝剂投加搅拌装置I、混凝沉淀装置 I、过滤器、干熄焦除尘粉吸附装置、柱状活性炭吸附装置、保安过滤器、超滤 装置、反渗透装置、特殊树脂吸附装置、干熄焦除尘粉投加装置、絮凝剂投加 搅拌装置II、混凝沉淀装置II,其特征在于絮凝剂投加搅拌装置I与混凝沉淀装 置I相连,混凝沉淀装置I与过滤器相连,过滤器与干熄焦除尘粉吸附装置相连, 干熄焦除尘粉吸附装置与絮凝剂投加搅拌装置II相连,絮凝剂投加搅拌装置II 与混凝沉淀装置II相连,混凝沉淀装置II与柱状活性炭吸附装置相连,柱状活 性炭吸附装置与保安过滤器相连,保安过滤器与超滤装置相连,超滤装置的淡 水口与反渗透装置相连,超滤装置的浓水口与特殊树脂吸附装置相连,反渗透 装置的浓水口与特殊树脂吸附装置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焦化废水深度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干熄焦 除尘粉吸附装置与干熄焦除尘粉投加装置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焦化废水深度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特殊树 脂吸附装置的吸附介质是大孔吸附树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焦化废水深度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干熄焦 除尘粉吸附装置的吸附介质是干熄焦除尘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焦化废水深度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干熄焦 除尘粉采用槽罐车散装,配备气卸散装粉料运输车卸料管快速接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焦化废水深度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干熄焦 除尘粉吸附装置内部设有搅拌机。

  说明书

  一种新型焦化废水深度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焦化废水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焦化废水深度处 理系统。

  背景技术

  焦化废水是指煤炼焦、煤气净化、化工产品回收和化工产品精制过程中产 生的废水。该废水具有成分复杂、含有大量的难降解物、可生化性差、危害大、 染物浓度高、色度高的特性。焦化废水中含有各种分子结构的有机物,这些有 机物主要为酚类、有机腈类、(多环芳烃)PAHs、含氮杂环、含氧杂环等物质 及少量的酯类、烷烃和含卤有机物等。其中酚类、PAHs、喹啉类和有机腈类等 有机污染物在焦化废水具有浓度高、种类多的特点,并具有特殊的分子结构, 这类有机物是焦化废水的特征性有机污染物。

  目前,焦化废水的处理工艺主要为蒸氨+生化的两段法,生化部分主要是 A/0、A2/0、A2/02等处理工艺的,出水COD在200-300mg/l之间。如果焦化废 水处理站出水回用于循环冷却水补充水,目前水质指标相差很远,水质需要满 足《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2007)等技术规范和标准中再 生水标准,主要指标COD≤30mg/l,对盐分、色度、浊度、氯化物、总溶解性固 体和硬度也提出非常高的要求。

  从节能环保、解决雾霾、改善焦炭质量和多用弱黏性煤的角度,国内大中 型钢铁企业、大型焦化企业以及环境敏感区焦化企业纷纷兴建干熄焦装置。干 熄焦技术的优势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干熄焦技术的应用对焦化废水处理的要求 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因此,焦化废水处理站生化出水后的深度处理的研发 非常重要。

  在干熄炉内,由于焦炭的相互位移摩擦以及焦炭的烧损,比湿熄焦多产生 一定数量的除尘粉,其产量约占焦炭产量的2%一3%。除尘粉表面多孔,比表面 积较大,本身为惰性物,一定条件下,多数指标和活性碳具有相似之处。利用 干熄除尘粉的多孔特性,使水中一种或多种物质被吸附在干熄焦除尘粉表面而 被去除。去除对象包括溶解性的有机物质、合成洗涤剂、微生物、病毒和一定 量的重金属。

  大孔吸附树脂又名全多孔树脂,是一类惰性树脂,不含交换基团且有大孔 结构的高分子吸附树脂,具有良好的大孔网状结构和较大的比表面积,可以通 过物理吸附从水溶液中有选择地吸附有机物。它的理化性质稳定,不溶于酸、 碱及有机溶剂,不受无机盐类及强离子低分子化合物的影响。大孔树脂吸附作 用是依靠它和被吸附的分子之间的范德华引力,通过它巨大的比表面进行物理 吸附而工作。

  为了解决目前现有技术和装置中存在的技术缺陷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 了一种新型焦化废水深度处理系统,克服了催化氧化法和电化学法为主导技术 的膜前预处理系统的运行成本高、操作难度大的缺点;同时克服了活性炭吸附 法为主导技术的膜前预处理系统的劳动强度大、操作环境差和运行成本高的劣 势。同时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解析液和浓水无法回收利用的难题,填补相关技术 和装置空白,又可产生较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焦化废水深度处 理系统,采用焦化厂自身产品为吸附介质的干熄焦除尘粉吸附装置,经过干熄 焦除尘粉投加装置连续投料,充分吸附后投加絮凝剂,混凝沉淀后,使泥水彻 底分离,实现COD≤60mg/l,然后经柱状活性炭吸附,超滤截留,反渗透处理, 实现淡水COD≤20mg/l,盐分、色度、浊度、氯化物、总溶解性固体和硬度等 指标也远好于循环冷却水再生水标准;采用大孔树脂吸附装置处理超滤装置浓 水和反渗透装置浓水,明显改善浓水色度和COD,以作煤场除尘和其他用途, 解决了浓水无法回收利用的难题。

  本实用新型针对待解决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焦化废水 深度处理系统,包括絮凝剂投加搅拌装置I、混凝沉淀装置I、过滤器、干熄焦 除尘粉吸附装置、柱状活性炭吸附装置、保安过滤器、超滤装置、反渗透装置、 特殊树脂吸附装置、干熄焦除尘粉投加装置、絮凝剂投加搅拌装置II、混凝沉淀 装置II,其特征在于絮凝剂投加搅拌装置I与混凝沉淀装置I相连,混凝沉淀装 置I与过滤器相连,过滤器与干熄焦除尘粉吸附装置相连,干熄焦除尘粉吸附装 置与絮凝剂投加搅拌装置II相连,絮凝剂投加搅拌装置II与混凝沉淀装置II相 连,混凝沉淀装置II与柱状活性炭吸附装置相连,柱状活性炭吸附装置与保安 过滤器相连,保安过滤器与超滤装置相连,超滤装置的淡水口与反渗透装置相 连,超滤装置的浓水口与特殊树脂吸附装置相连,反渗透装置的浓水口与特殊 树脂吸附装置相连。

  一种新型焦化废水深度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干熄焦除尘粉吸附装置与干 熄焦除尘粉投加装置相连。

  一种新型焦化废水深度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特殊树脂吸附装置的吸附介 质是大孔吸附树脂。

  一种新型焦化废水深度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干熄焦除尘粉吸附装置的吸 附介质是干熄焦除尘粉。

  一种新型焦化废水深度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干熄焦除尘粉采用槽罐车散 装,配备气卸散装粉料运输车卸料管快速接头。

  一种新型焦化废水深度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干熄焦除尘粉吸附装置内部 设有搅拌机。

  所述的干熄焦除尘粉采用槽罐车散装,通过离地面1米处管径为DN100的 料仓进料口输送到干熄焦粉存储仓内储存,配备JG/T5021气卸散装粉料运输车 卸料管快速接头。

  所述的干熄焦除尘粉吸附装置内部设有搅拌机,水力停留时间为2-4h,干 熄焦除尘粉的投加量为5-30mg/l不等,根据水质不同进行调整,吸附污染物 后的干熄焦除尘粉沉降后,输送至污泥压滤机,压滤后配煤或作其他处理。

  所述的特殊树脂吸附装置,该装置设计处理水量与吸附介质的倍数为30- 50倍,设计流速为2.5-4.5mm/s,树脂柱设置为2用1备,2用为串联,1备 为再生,再生周期为24h。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效果可靠。在超滤装置前,利用絮凝剂投加搅拌装置、混凝沉淀装置、过 滤器、干熄焦除尘粉吸附装置和柱状活性炭吸附装置,高效去除COD和色度。

  操作简单。流量、液位、PH值、压力等指标都有在线仪表,无高难度操作。

  劳动强度小,环境干净。干熄焦除尘粉的装料为自动全封闭,运输采用粉 料槽罐运输车,卸料为全自动无缝对接,投料为全封闭自动投加装置,没有高 强度劳动,没有外漏粉尘等污染环境。

  运行费用低。目前焦化厂的干熄焦除尘粉做废物配煤处理,使用本实用新 型,实现废物利用,无二次污染;如果采用粉末活性炭吸附装置,会出现大量 污泥无法处理,并增加大量运行成本。同时没有了强氧化和电化学工艺的高药 剂量,运行费用大量降低。

  降低二次污染。采用特殊树脂吸附装置对超滤装置浓水和反渗透装置浓水 进行吸附,大量COD被吸附,吸附后可以再生利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