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5.01.10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IPC分类号C02F3/02
摘要
本实用新型的名称为低曝气好氧污水处理系统,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好氧处理中的曝气技术,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延长空气在水中的停留时间以降低曝气量的曝气系统,进而降低能源消耗和运行费用。本系统讲曝气池分成A、B两个区域,A区上部的液面之下覆盖透水材料形成空气密封层,密封层以下为富氧区,呈中空状态,悬挂有大量的填料,增加空气与水的接触面积,且有一定间隔,便于空气流动,空气从富氧填料区顶部进入,从底部排除,大大提高了停留时间,进而实现曝气量的降低。两区顶部和顶部相通,底部和底部相通,使得曝气池内的水体能够在A、B两区之间形成自循环,B区设置进出水口,用于更新水体。
权利要求书
1. 低曝气好氧污水处理系统,结构分为两部分,即A区和B区,其特征是A区分为布水层、渗水层、富氧填料和底部集水层,B区主要包括曝气管和接触填料。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曝气好氧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A区顶部布水层和底部集水层均与B区相连通,保障A、B两区的水体实现循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曝气好氧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渗水层由一定厚度的吸水性较好的材料组成,通过改变渗水层材料的材质或者厚度等方式,可改变渗水层的透水系数,进而控制截面过水通量,渗水层一方面能够保证污水向下流动流到富氧填料上,另一方面也起到密封的作用,使得空气不能够向上溢出。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曝气好氧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富氧填料具有一定的吸水性,保障渗水层的污水能够顺畅的向下流动;填料分布排列整齐,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隙,便于空气流动;填料的作用在于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附着点,增大水体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富氧效率。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曝气好氧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进气口位于富氧填料的上部,出气口在下部,并与B区的曝气管相连通;A区未利用的空气再次进入到B区当中,形成二次曝气,提高空气的利用率。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曝气好氧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B区安装有大量的接触填料,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附着点。
说明书
低曝气好氧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好氧处理中的曝气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整体环境质量的恶化,政府、企业和社会也越来越重视环保工作,其中污水处理是环境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污水处理工艺技术中,好氧法与厌氧法是最重要的两种处理工艺,通过有机组合能够大大消减污水中的污染物。目前,在污水的好氧处理工艺中,普遍采用的技术有传统活性污泥法、SBR法、MBR法等。好氧过程就是通过向污水中鼓入空气来实现,为好氧微生物的生长创造条件。
这种方式的共同点是空气从底部进入水体,并直接上浮从水面溢出,这种方式造成了空气在水体中的停留时间非常短,因此为了保障水体中氧气的充足,需要一直不停地向水中鼓入大量的空气,不仅造成鼓风机的能源消耗非常巨大,同时也造成了能源的巨大浪费。而在污水处理厂的能源消耗中,鼓风机则占据了绝大部分,如果能够降低曝气系统的能源消耗,也就基本上实现了污水处理运行成本的降低,而这也已成为了污水处理厂的比较头疼的一个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延长空气在水中的停留时间从而降低曝气量的曝气系统。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将曝气池设置A、B两个区域,两个区域的顶部和顶部相连通,底部和底部相连通。其中A区上部的液面之下的位置覆盖透水材料,作为空气密封层;密封层以下为富氧区,呈中空状态,悬挂有大量填料,用于增大液面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富氧效率,是向水中富氧的主体结构,填料具有较好的吸水性,从透水层渗下的水能够很容易的顺着填料向下流动;填料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隙,便于空气流动;在富氧层区内的上部,靠近池壁一侧安装有进气管,下部靠近B区的一侧设置有出气孔,空气自上而下流动,进入B区底部,并最终从B区的液面溢出;B区设置有大量的填料,用以微生物生长挂膜使用;曝气池中的水形成内部自循环,从A区顶部向下落入底部,并从A区底部进入B区底部,再从B区顶部进入A区顶部;B区两侧设置有进出水口,用于更新池中的水体。
本实用新型完全改变了传统从底部曝气的方式,其有益效果是大大延长了空气在水中的停留时间,从而能够大大降低曝气量,进而减少鼓风机能源消耗,节省大量运行费用,降低水处理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