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炭废水净化技术

发布时间:2018-4-27 10:06:54

  申请日2014.12.17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IPC分类号C02F1/40; C02F1/52

  摘要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兰炭废水净化装置。兰炭的炼焦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有毒有害的物质全部溶于废水中,使该类废水污染物浓度相当高,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该类废水的处理难度,现有技术中应用到兰炭废水中处理浮油主要采用的是隔油池,但处理效果差、占地面积大、投资费用高、无法回用、二次污染较大。本发明设有中心筒和斜管沉淀区,重油在中心筒实现粗粒化上浮由收油槽回收,泥通过内泥斗收集由出泥管排出,水通过回水管引到斜管沉淀区,使重油处理效果提高,同时泥通过外泥斗收集排出,也得到很好的处理。本发明使产生的浮油得到了回收,也避免了二次污染,装置运行成本低,投资成本小。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兰炭废水净化装置,包含有外壳(17)和设置在外壳(17)顶部的人孔(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17)内部设置有中心筒(15),中心筒(15)下部设置有内泥斗(13);中心筒(15)上部设置有收油槽(4),收油槽(4)底部设置有回水管(7),回水管(7)伸入收油槽(4)下方设置的斜管沉淀区(16)下部;斜管沉淀区(16)中部设置有斜板(8),斜管沉淀区(16)下方设置有外泥斗(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兰炭废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心筒(15)下部设置有进水管(10),进水管(10)从外壳(17)侧壁伸入;所述的内泥斗(13)设置有内出泥管(12),内出泥管(12)从外壳(17)侧壁伸出;所述的外泥斗(14)上设置有外出泥管(11),外出泥管(11)从外壳(17)侧壁伸出;所述的斜管沉淀区(16)上部设置有收水管(5),收水管(5)接入外壳(17)侧壁设置的集水槽(18)中,集水槽(18)设置有出水管(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兰炭废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心筒(15)中部设置有填料(9),具体为类鱼纹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兰炭废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油槽(4)中设置有刮渣机(2),收油槽(4)槽底设置有出渣口(3)。

  说明书

  一种兰炭废水净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净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兰炭废水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兰炭废水是煤制半焦产品及熄焦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其COD、BOD、SS、酚、NH3-N、油等含量非常高,成分复杂多变。其中有机污染物以苯酚类化合物为主,占总有机物的一半以上,其次还包括多环芳香族化合物和含氮、氧、硫的杂环化合物等;无机污染物主要以氰化物、硫化物、铵盐为主。兰炭废水是一种典型的难降解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难度很大。

  根据焦化工业投资生产方式的不同,焦化废水分为污染较轻的焦炭废水和污染严重的兰炭废水两种。焦炭大规模性生产居多,投资到位,对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副产品如煤焦油、焦炉气、粗苯等进行了全面的回收和利用,因此,其产生的废水中污染物明显减少。该类废水一般只经过简单的预处理如隔油和水质水量调节后即可进行生化处理,实现废水的达标排放或回收利用。兰炭由于其采用不粘煤和弱粘煤为原料,中低温干馏的生产工艺,加上生产规模的受限,投资的不足,对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没有进行全面的回收和利用,因此,其炼焦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有毒有害的物质全部溶于废水中,使该类废水污染物浓度相当高,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该类废水的处理难度。

  现有技术中应用到兰炭废水中处理浮油主要采用的是隔油池,但处理效果差、占地面积大、投资费用高、无法回用、二次污染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有效对兰炭废水进行净化处理的兰炭废水净化装置,以解决目前兰炭废水处理效果差、投资费用高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兰炭废水净化装置,包含有外壳和设置在外壳顶部的人孔,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外壳内部设置有中心筒,中心筒下部设置有内泥斗。

  中心筒上部设置有收油槽,收油槽底部设置有回水管,回水管伸入收油槽下方设置的斜管沉淀区下部;斜管沉淀区中部设置有斜板,斜管沉淀区下方设置有外泥斗。

  所述的中心筒下部设置有进水管,进水管从外壳侧壁伸入。

  所述的内泥斗设置有内出泥管,内出泥管从外壳侧壁伸出。

  所述的外泥斗上设置有外出泥管,外出泥管从外壳侧壁伸出。

  所述的斜管沉淀区上部设置有收水管,收水管接入外壳侧壁设置的集水槽中,集水槽设置有出水管。

  所述的中心筒中部设置有填料,具体为类鱼纹石。

  所述的收油槽中设置有刮渣机,收油槽槽底设置有出渣口。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能有效对产生的浮油进行回收,避免二次污染,运行成本低,投资成本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