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4.12.19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IPC分类号F23G7/00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泥焚烧窑窑尾结构,包括进料挡板,进料挡板的中心处开设有进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窑筒体的窑尾入口处的内壁圆周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挡块,所述进料挡板设置于挡块内侧,并与挡块连接;所述进料挡板的内侧面上设置有数条筋板,所述进料挡板上还开有数条热涨补偿缝,热涨补偿缝一端与进料挡板的进料口连通;进料挡板的内侧设置有用来遮挡热涨补偿缝的挡缝板,挡缝板与进料挡板的内侧面相连接。热涨补偿缝的设置使得进料挡板不易发生变形,从而延长了窑尾结构的使用寿命,具备结构合理、使用寿命更长、稳定性更好等优点。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泥焚烧窑窑尾结构,包括进料挡板和窑筒体,进料挡板的中心处开设有进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窑筒体的窑尾入口处的内壁圆周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挡块,所述进料挡板设置于挡块内侧,并与挡块连接;所述进料挡板的内侧面上设置有数条筋板,所述进料挡板上还开有数条热涨补偿缝,热涨补偿缝一端与进料挡板的进料口连通;进料挡板的内侧设置有用来遮挡热涨补偿缝的挡缝板,挡缝板与进料挡板的内侧面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焚烧窑窑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缝板弯折成90度,一段与进料挡板的内侧面连接,另一段与窑筒体的内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泥焚烧窑窑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缝板与进料挡板用螺栓连接,挡缝板上的螺孔为长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污泥焚烧窑窑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块分别与窑筒体的内壁和进料挡板的外侧面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污泥焚烧窑窑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块的数量为24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污泥焚烧窑窑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筋板的数量为20条。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污泥焚烧窑窑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涨补偿缝的数量为6条。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污泥焚烧窑窑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涨补偿缝的宽度为0.5-1.5cm。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污泥焚烧窑窑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挡板和挡块均采用耐热材料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污泥焚烧窑窑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筋板采用304不锈钢制成。
说明书
污泥焚烧窑窑尾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窑尾结构,尤其是一种污泥焚烧窑窑尾结构,主要适用于城市污泥的无害化处理。
技术背景
目前国内焚烧窑窑尾都是采用水泥设备回转窑的结构设计,高温环境下,窑尾的进料挡板易产生变形,需要经常更换,影响了焚烧窑运行中的稳定性,增加了运行成本,同时进料挡板的变形也会对与之连接的窑筒体及筒体内部的耐火材料产生一定程度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寿命更长、稳定性更好的污泥焚烧窑窑尾结构。
本实用新型采取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污泥焚烧窑窑尾结构,包括进料挡板和窑筒体,进料挡板的中心处开设有进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窑筒体的窑尾入口处的内壁圆周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挡块,所述进料挡板设置于挡块内侧,并与挡块连接;所述进料挡板的内侧面上设置有数条筋板,所述进料挡板上还开有数条热涨补偿缝,热涨补偿缝一端与进料挡板的进料口连通;进料挡板的内侧设置有用来遮挡热涨补偿缝的挡缝板,挡缝板与进料挡板的内侧面相连接。热涨补偿缝可以缓冲高温下进料挡板所发生的形变,避免了高温对进料挡板所产生的损坏;在进料挡板内侧的热涨补偿缝处设置挡缝板起到了对缝隙的遮挡作用;进料挡板外侧的挡块和内侧的筋板对进料挡板起到支撑作用,使其在高温下不易发生变形。
作为优选,所述挡缝板弯折成90度,一段与进料挡板内侧连接,另一段与窑筒体内壁连接。使得挡缝板既能起到遮挡作用,又增加了进料挡板和窑筒体的连接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挡缝板与进料挡板采用螺栓连接,挡缝板上的螺孔为长孔。由此使得螺孔与螺栓连接处留有空隙,以对挡缝板在高温下的热膨胀应力产生缓冲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挡块分别与窑筒体的内壁和进料挡板的外侧面焊接。使其更为牢固。
作为优选,所述挡块的数量为24个,所述筋板的数量为20条。以对进料挡板起到更好的固定和支撑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热涨补偿缝的数量为6条。对高温下进料挡板所产生的热膨胀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热涨补偿缝的宽度为0.5-1.5cm。该宽度是基于进料挡板热膨胀的形变范围来设定。
作为优选,所述进料挡板采用耐热材料。以减少进料挡板和挡块在高温下所发生的形变。
作为优选,所述筋板采用304不锈钢制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更为合理、使用寿命更长、稳定性更好等优点,挡块和筋板的设置对进料挡板起到固定和支撑作用,热涨补偿缝的设置使得进料挡板不易发生变形,从而延长了窑尾结构的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