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5.01.19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IPC分类号C02F3/30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虹吸注气式流离生化法污水处理系统,解决通过鼓风机充氧,不能有效提高液体的溶氧度,能耗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流离生化池、回流装置、注气装置,流离生化池两侧分别设置进液口和溢出口,流离生化池内堆聚流离球;注气装置包括储液箱和注气管,注气管穿过储液箱并插入低处的流离生化池内,注气管出口端安装曝气器,注气管上设置二次虹吸结构和气体支管;回流装置包括回流泵和回流管,回流泵将污水抽入储液箱内,注气管的二次虹吸结构首先出现虹吸并带动整个注气管的虹吸,实现对流离生化池的注气充氧;从而降低了能耗,提高了充氧效率,污水需要经过很多次虹吸注气充氧循环后从溢出口流出,显著提高了污水的处理量。
权利要求书
1.虹吸注气式流离生化法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流离生化池(1)、回流装置、注气装置, 所述流离生化池(1)两侧分别设置进液口(11)和溢出口(12),流离生化池(1)内堆聚流 离球(13);其特征在于:
所述注气装置包括储液箱(3)和注气管(4),所述注气管(4)的入口段呈倒U形或倒 V形并位于储液箱(3)内,注气管(4)穿过储液箱(3)并插入低处的流离生化池(1)内, 注气管(4)的出口端安装曝气器(45),注气管(4)上还设置二次虹吸结构(41)和支管开 口(42),所述二次虹吸结构(41)为注气管(4)形成的液封结构,所述支管开口(42)与 气体支管(43)的一端相连,气体支管(43)的另一端为进气口并与大气连通,气体支管(43) 进气口的高度不低于注气管(4)入口段的高度;
所述回流装置包括回流泵(21)和回流管(22),回流泵(21)设置于流离生化池(1) 内,回流管(22)入口端与回流泵(21)相连,回流管(22)出口端设置于储液箱(3)上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虹吸注气式流离生化法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泵 (21)设置于流离生化池(1)内靠近溢出口(12)一侧的底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虹吸注气式流离生化法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气管 (4)穿过储液箱(3)的底部,支管开口(42)设置于储液箱(3)底部的注气管(4)上, 支管开口(42)下方的注气管(4)上设置二次虹吸结构(4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虹吸注气式流离生化法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气管 (4)穿过储液箱(3)的底部,二次虹吸结构(41)设置于储液箱(3)底部的注气管(4) 上,二次虹吸结构(41)下方的注气管(4)上设置支管开口(42)。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虹吸注气式流离生化法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 在于:所述注气装置为多个,各个注气装置的储液箱(3)上方均设置回流支管(23),各个 回流支管(23)均与回流管(22)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虹吸注气式流离生化法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注 气装置中,相邻的两个注气管(4)之间通过连接管(44)连通,连接管(44)与注气管(4) 的连接位置位于各个注气管(4)的二次虹吸结构(41)的下方。
说明书
虹吸注气式流离生化法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尤其是一种虹吸注气式流离生化法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流离生化处理技术是一种有机污水处理工艺,是在流离生化池堆聚若干特殊结构的流离 球,污水流离生化池内流动过程中,其中的有机物在流离生化池中发生多次好氧、兼氧、厌 氧交替进行,使有机物被水解酸化、使污染物充分分解,污水生化处理后最终排出池外。流 离生化处理技术具有池内污泥不堆积、无异味产生的优点。
流离生化处理需要在流离生化池的下部设计曝气管,连续进行全程曝气,现有工艺采用 鼓风机充氧,利用大于被注入液体深度压力的空气直接强制压进该深度的液体中进行曝气, 这样的方法存在两个缺点:一是强制注入的空气在水压的作用下快速向上逸出液体,其在液 体里的利用率很低,不能有效地提高液体的溶氧度;二是强制鼓风曝气能耗较大,污水处理 成本较高。
另一方面,对于现有的流离生化法污水处理系统,污水从进液口一次性推流经过流离生 化池,就从溢出口流出,污水的处理量由流离生化池的容积所限制,如果需要提高污水处理 量,必须线性增加流离生化池容积,建设成本巨大,极大地制约了此项技术的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虹吸注气式流离生化法污水处理系统,解决 通过鼓风机充氧,不能有效提高液体的溶氧度,污水处理能耗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虹吸注气式流离生化法污水处理系统, 包括流离生化池、回流装置、注气装置,所述流离生化池两侧分别设置进液口和溢出口,流 离生化池内堆聚流离球;
所述注气装置包括储液箱和注气管,所述注气管的入口段呈倒U形或倒V形并位于储液 箱内,注气管穿过储液箱并插入低处的流离生化池内,注气管的出口端安装曝气器,注气管 上还设置二次虹吸结构和支管开口,所述二次虹吸结构为注气管形成的液封结构,所述支管 开口与气体支管的一端相连,气体支管的另一端为进气口并与大气连通,气体支管进气口的 高度不低于注气管入口段的高度;
所述回流装置包括回流泵和回流管,回流泵设置于流离生化池内,回流管入口端与回流 泵相连,回流管出口端设置于储液箱上方。
进一步的是,所述回流泵设置于流离生化池内靠近溢出口一侧的底部。
进一步的是,所述注气管穿过储液箱的箱底,支管开口设置于储液箱箱底的注气管上, 支管开口下方的注气管上设置二次虹吸结构。或者,所述注气管穿过储液箱的箱底,二次虹 吸结构设置于储液箱箱底的注气管上,二次虹吸结构下方的注气管上设置支管开口。
进一步的是,所述注气装置为多个,各个注气装置的储液箱上方均设置回流支管,各个 回流支管均与回流管连接。
进一步的是,所述多个注气装置中,相邻的两个注气管之间通过连接管连通,连接管与 注气管的连接位置位于各个注气管的二次虹吸结构的下方。
虹吸注气式流离生化法污水处理系统,流离生化池中堆聚若干流离球,有机污水从流离 生化池的进液口进入,污水经过流离生化池的处理后从溢出口流出。回流泵设置于流离生化 池内,回流泵缓慢持续地向注气装置的储液箱注入污水,储液箱的页面上升,当储液箱内污 水液面上升至注气管入口段的倒U形或倒V形结构处,污水开始溢流至二次虹吸结构内,并 形成液封结构,污水继续溢流使得二次虹吸结构内首先出现虹吸现象,触发连接管的入口段 发生虹吸现象,也同时使气体支管从进气口瞬时快速吸入气体,从而加快了注气管内污水的 下流速度,提高了向流离生化池内进行注气的深度。最后,直到储液箱内的注气管不能吸取 污水,虹吸现象自动停止,注气装置的储液箱再重新储存污水,再等待下一次注气循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第一、虹吸注气式流离生化法污水处理系统,通过虹吸方式注气充氧,避免通过鼓风机 充氧效果差、能耗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降低了能源消耗、减少了维护成本,使用可靠性大 幅度提高;
第二、虹吸注气式流离生化法污水处理系统采用间歇式注气充氧,水、气在充氧过程中 就不断地融合,有效的提高了液体的溶氧,提高了充氧效率;从而使曝气器竖直以上部分的 流离球外层成为好氧状态,曝气器之间的流离球球体内层处于兼氧、厌氧状态,使污水中的 有机物、固形物进一步水解酸化降解,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第三、回流泵设置于流离生化池内,回流管的流量比从进液口流入流离生化池内的流量 大得多,所以污水要经过很多次流离生化池池内循环才会通过溢出口流出,实现了对污水的 多次处理,相当于流离生化池扩大数倍,增加了处理量;
第四、可通过改变储液箱大小、调整注气管入口段倒U形或倒V形的长度或者改变注气 管的长短和直径,方便地调整注入流离生化池中液气比;
第五、二次虹吸结构处的虹吸现象触发注气管入口段的虹吸现象,并使气体支管从进气 口瞬时快速吸入气体,这样的双虹吸液体注气系统加快了注气管内的污水下流的速度,提高 了向流离生化池内进行注气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