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沉淀缸

发布时间:2018-4-25 14:23:08

  申请日2015.01.20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IPC分类号C02F1/52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水沉淀缸,包括清水区、缸体、滤渣室和絮凝室,所述缸体的上侧中间部位设有絮凝室,所述絮凝室的底端中间部位设有进气管,所述絮凝室的侧面设有缺口,且缺口的上侧于絮凝室的侧面设有挡板,所述滤渣室的内部中间位置设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上端设有电机,所述搅拌轴的下端设有搅拌叶,所述滤渣室的底部设有弧形的三号滤网,所述三号滤网的底部中间位置设有一号出渣管,所述缸体的底端连接有清水区,所述清水区的上侧倾斜设有一号滤网,所述一号滤网上方设有二号出渣管,所述清水区的左侧设有回流管。本实用新型可以连续对污水进行沉淀处理,沉淀物清理容易,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水沉淀缸,包括清水区、缸体、进气管、搅拌叶、滤渣室、搅拌轴、电机、絮凝室、水泵、回流管、一号出渣管和二号出渣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为全封闭结构,所述缸体的上侧中间部位设有絮凝室,所述絮凝室的上方设有污水管,所述絮凝室的下部为弧形结构,且其底端中间部位设有进气管,所述絮凝室的侧面设有缺口,且缺口的上侧于絮凝室的侧面设有挡板,且絮凝室与滤渣室通过缺口导通连接,所述滤渣室的内部中间位置设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上端于滤渣室上设有电机,所述搅拌轴的下端设有搅拌叶,所述滤渣室的底部设有弧形的三号滤网,所述三号滤网的底部中间位置设有一号出渣管,所述一号出渣管于缸体的内部部分的下侧设有二号滤网,所述缸体的下侧为锥体结构,且锥体结构的底端连接有清水区,所述清水区的上侧倾斜设有一号滤网,所述一号滤网的较低的一端上方设有二号出渣管,所述清水区的右侧设有出水口,所述清水区的左侧设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的上端连接到絮凝室的内部,且回流管上设有水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沉淀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4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沉淀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共有两片,且搅拌叶上均匀设有若干圆孔。

  说明书

  一种污水沉淀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具体是一种污水沉淀缸。

  背景技术

  在对污水进行沉淀处理时,首先要加入絮凝剂使得污水中的絮状物沉淀,以便更好的过滤出来,而传统的污水沉淀设备,不能连续工作,絮凝剂的需要量较大,提高了处理成本,且污水得不到充分的分散稀释,致使污水的沉淀效果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沉淀缸,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污水沉淀缸,包括清水区、缸体、进气管、搅拌叶、滤渣室、搅拌轴、电机、絮凝室、水泵、回流管、一号出渣管和二号出渣管,所述缸体为全封闭结构,所述缸体的上侧中间部位设有絮凝室,所述絮凝室的上方设有污水管,所述絮凝室的下部为弧形结构,且其底端中间部位设有进气管,所述絮凝室的侧面设有缺口,且缺口的上侧于絮凝室的侧面设有挡板,且絮凝室与滤渣室通过缺口导通连接,所述滤渣室的内部中间位置设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上端于滤渣室上设有电机,所述搅拌轴的下端设有搅拌叶,所述滤渣室的底部设有弧形的三号滤网,所述三号滤网的底部中间位置设有一号出渣管,所述一号出渣管于缸体的内部部分的下侧设有二号滤网,所述缸体的下侧为锥体结构,且锥体结构的底端连接有清水区,所述清水区的上侧倾斜设有一号滤网,所述一号滤网的较低的一端上方设有二号出渣管,所述清水区的右侧设有出水口,所述清水区的左侧设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的上端连接到絮凝室的内部,且回流管上设有水泵。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挡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45°。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搅拌叶共有两片,且搅拌叶上均匀设有若干圆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进气管向絮凝室的底部通气,可以使得污水和絮凝剂充分混合,且通过挡板的作用,便于污水流入到滤渣室内,通过搅拌叶可以使得污水充分分散,通过圆孔的滤流作用,可以进一步提升搅拌效果,当废渣落到三号滤网的底部时,可以在水体的助流作用下和搅拌叶的推动作用下从一号出渣管排出,在流动的过程中水体可以从二号滤网流出,通过一号滤网可以对水体进行二次过滤,提升水体的清洁程度,此外,通过回流管的回流作用,可以使得水体进一步与絮凝剂作用,还可以对污水进行稀释,进一步提升总体的沉淀效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