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炉渣处理污泥零排放技术

发布时间:2018-4-24 17:31:33

  申请日2015.02.10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IPC分类号B07B7/01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炉渣处理污泥零排放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垃圾炉渣分离容器,所述分离容器顶部设置有进料斗,沿所述分离容器周侧壁通长方向从上到下顺序外接若干与其相连通的送风管,且其周侧壁上还外接有若干与送风管一一对应的用以承接垃圾炉渣中粉状体的导向管,所述导向管末端设置有第一承料箱,所述分离容器底部设有用以排出垃圾炉渣中块状体的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处设置有第二承料箱。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将垃圾炉渣中包含的粉状体、块状体分离效率高,实现污泥零排放、百分百资源化利用,应用前景广阔。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垃圾炉渣处理污泥零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设置的垃圾炉渣分离容器,所述分离容器顶部设置有进料斗,沿所述分离容器周侧壁长度方向从上到下顺序外接若干与其相连通的送风管,且其周侧壁上还外接有若干与送风管一一对应的用以承接垃圾炉渣中粉状体的导向管,所述导向管末端设置有第一承料箱,所述分离容器底部设有用以排出垃圾炉渣中块状体的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处设置有第二承料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炉渣处理污泥零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管由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垃圾炉渣处理污泥零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管、第二支管呈∧状,其夹角为30~60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炉渣处理污泥零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管上均设置有鼓风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垃圾炉渣处理污泥零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鼓风机的功率可调,所述鼓风机与控制模块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炉渣处理污泥零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容器内设有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以及风力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以及风力传感器均与控制模块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炉渣处理污泥零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承料箱内侧壁设置有防止块状体刮伤箱体的橡胶垫。

  说明书

  垃圾炉渣处理污泥零排放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炉渣处理污泥零排放装置。

  背景技术

  垃圾炉渣处理后排放的污泥,因其含水率高,难以运输,难以利用,又因污泥脱水工艺复杂、成本高、周期长,下游配套生产厂家望而生畏。于是,没有办法的解决办法:就地填埋。很明显,采用最原始的填埋法,同时也埋下了“二次污染”的后患,不符合现代环保技术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垃圾炉渣处理污泥零排放装置,不仅能够将垃圾炉渣中包含的粉状体、块状体高效分离,而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会引起二次污染。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垃圾炉渣处理污泥零排放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垃圾炉渣分离容器,所述分离容器顶部设置有进料斗,沿所述分离容器周侧壁通长方向从上到下顺序外接若干与其相连通的送风管,且其周侧壁上还外接有若干与送风管一一对应的用以承接垃圾炉渣中粉状体的导向管,所述导向管末端设置有第一承料箱,所述分离容器底部设有用以排出垃圾炉渣中块状体的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处设置有第二承料箱。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管由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管、第二支管呈∧状,其夹角为30~60度。

  进一步的,所述送风管上均设置有鼓风机。

  进一步的,所述鼓风机的功率可调,所述鼓风机与控制模块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分离容器内设有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以及风力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以及风力传感器均与控制模块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承料箱内侧壁设置有防止块状体刮伤箱体的橡胶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结构紧凑,垃圾炉渣中包含的粉状体、块状体分离的效率高,能够实现污泥零排放、百分百资源化利用,应用前景广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