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备曝气/沉淀一体型反应槽的下水、废水处理技术

发布时间:2018-4-24 16:28:28

  申请日2015.04.15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IPC分类号C02F3/12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曝气/沉淀一体型反应槽的下水、废水处理装置,对反应槽中沉淀堆积的污泥进行搅乱,通过生物学处理来处理下水、废水,使得能够借助于水头差异而去除浮渣(scumm),能够高效实施下水、废水处理。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具备曝气/沉淀一体型反应槽的下水、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反应槽,其具备用于对下水、废水中含有的有机物进行活性污泥化的微生物;散气石装置,其用于向所述反应槽注入空气;及Z字形流路形成单元,其配备于所述反应槽内,形成Z字形(zigzag)流路;所述Z字形流路形成单元构成得根据所述散气石装置是否注入空气而与所述反应槽具有水头差异。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具备曝气/沉淀一体型反应槽的下水、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反应槽,其具备用于对下水、废水中含有的有机物进行活性污泥化的微生物;

  散气石装置,其用于向所述反应槽注入空气;及

  Z字形流路形成单元,其配备于所述反应槽内,形成Z字形流路;

  所述Z字形流路形成单元构成为根据所述散气石装置是否注入空气而与所述反应槽具有水头差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曝气/沉淀一体型反应槽的下水、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应槽在从上方向下方观察时具有圆形或四边形的截面形态,底面以弧形的弧形部形成或以直线的扇形倾斜部形成,

  所述散气石装置包括:空气送风机构;移送管,其移送所述空气送风机构产生的空气,端部配置于反应槽内的下部;及空气喷射口,其配备于所述移送管的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曝气/沉淀一体型反应槽的下水、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Z字形流路形成单元由如下的圆柱部件构成,该圆柱部件形成引导在所述反应槽内处理并排出的处理水的上向流动与下向流动至少反复流动3次以上的流路,且上部为向外侧开放的形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曝气/沉淀一体型反应槽的下水、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Z字形流路形成单元由形成流路的一个以上的圆柱部件构成,所述流路引导使得所述反应槽内的污泥及处理水最初向上流动,然后引导为向下流动,再向上引导。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具备曝气/沉淀一体型反应槽的下水、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圆柱部件的最下游侧上端壁形成有浮渣排出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曝气/沉淀一体型反应槽的下水、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Z字形流路形成单元包括:第一区划壁,其与所述反应槽内的下部连通;第二区划壁,其在所述第一区划壁一侧形成,下端连接于反应槽的下面,上端位于比第一区划壁的上端更靠下方;及第三区划壁,其在所述第二区划壁一侧形成,下端从反应槽的下面分离,上端位于与第一区划壁上端相同高度;

  所述第一区划壁与第二区划壁之间空间形成沉淀池;

  所述Z字形形成单元在所述反应槽的侧壁至少形成一个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备曝气/沉淀一体型反应槽的下水、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三区划壁上,在与所述反应槽的水位高度相同的高度形成有浮渣排出孔。

  8.根据权利要求3、4及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具备曝气/沉淀一体型反应槽的下水、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与所述Z字形流路形成单元的处理水初始入口部相向的反应槽底面,还包括用于移送污泥的沉淀污泥移送倾斜部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备曝气/沉淀一体型反应槽的下水、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沉淀污泥移送倾斜部件以构成45度下向角度的倾斜板或倾斜块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备曝气/沉淀一体型反应槽的下水、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沉淀污泥移送倾斜部件以一面和与所述一面相邻的前面开放的四棱台形成,

  在所述四棱台内部,具备纤毛型的纤维。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备曝气/沉淀一体型反应槽的下水、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区划壁与第二区划壁之间的反应槽底面上,还包括用于移送污泥的沉淀污泥移送倾斜部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具备曝气/沉淀一体型反应槽的下水、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沉淀污泥移送倾斜部件以构成45度下向角度的倾斜板或倾斜块构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具备曝气/沉淀一体型反应槽的下水、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沉淀污泥移送倾斜部件以一面和与所述一面相邻的前面开放的四棱台形成,

  在所述四棱台内部,具备纤毛型的纤维。

  说明书

  具备曝气/沉淀一体型反应槽的下水、废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曝气/沉淀一体型反应槽的下水、废水处理装置,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对沉淀堆积的污泥进行搅乱,通过生物学处理来处理下水、废水,使得能够借助于水头差异而去除浮渣(scumm),能够高效实施下水、废水处理的具备曝气/沉淀一体型反应槽的下水、废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而言,用于下水、废水处理的生物学处理的主要设施由用于去除有机物的活性污泥曝气槽、使在活性污泥曝气槽中吞食有机物而生长的微生物沉淀并使处理水与活性污泥固液分离的二次沉淀池构成。而且,在二次沉淀池中沉淀的活性污泥再返送到活性污泥曝气槽,在活性污泥曝气槽补充不足的微生物。

  因此,活性污泥曝气槽与第二次沉淀池应以横流式安装,同时,在重力式第二次沉淀池中,要求污泥刮铲(scrapper)及用于移动污泥刮铲的驱动单元(drive unit)、用于把堆积于第二次沉淀池下部的活性污泥移送到曝气槽的返送泵及返送管线等复杂的配管及构成装置。

  为了解决这种原有处理设施的复杂结构,在韩国注册专利公报第10-0273913000号(基于生物学反应的下水、废水处理装置及方法,2000.09.06)中,体现得在反应槽中潜入圆柱,反应槽中央用作借助了空气供应的生物学处理槽,双重管的外部用作沉淀槽。而且,在沉淀池中,借助于向反应槽中央供应的空气推进力,沉淀的污泥与曝气槽污泥发生往来,使得不发生污泥长时间滞留在沉淀池中的情形。

  但是,就这种以往技术而言,在活性污泥曝气槽与沉淀池之间安装了圆筒形圆柱的设施中,仅通过借助了向活性污泥曝气槽供应的空气推进力的方法,活性污泥曝气槽的污泥与沉淀池的污泥的往来不够充分,沉淀池中停滞的污泥形成厌氧性条件,因脱氮化(denitrification)而发生氮气,出现污泥上浮(sludgerising)现象,漂浮的污泥包含于流出水,存在使处理水水质恶化的问题。

  另外,就现有技术而言,流入水中含有的油和油脂(oil and grease)、微细泥土颗粒、芝麻、辣椒粉等,在活性污泥曝气槽中不发生生物学分解,通常滞留于沉淀池上清液中,与在沉淀池漂浮的微细颗粒的污泥结合,形成沉淀池浮渣,需要用于对此进行去除的撇渣器(scumm skimer),但存在未考虑到相关装置的局限。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韩国注册专利公报第10-0273913号(2000.09.06)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所述以往的问题而研发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曝气/沉淀一体型反应槽的下水、废水处理装置,对沉淀堆积的污泥进行搅乱,通过生物学处理来处理下水、废水,使得能够通过反应槽中的水头差而去除与生物学处理一同产生的浮渣(scumm),能够高效实施下水、废水处理。

  本发明的技术课题并不限定于以上言及的内容,未言及的其它技术课题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从以下记载明确理解的。

  根据旨在达成所述目的及其它特征的本发明的第一方案,提供一种具备曝气/沉淀一体型反应槽的下水、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反应槽,其具备用于对下水、废水中含有的有机物进行活性污泥化的微生物;散气石装置,其用于向所述反应槽注入空气;及Z字形流路形成单元,其配备于所述反应槽内,形成Z字形(zigzag)流路;所述Z字形流路形成单元构成得根据所述散气石装置是否注入空气而与所述反应槽具有水头差异。

  在本发明中,所述反应槽在从上方向下方观察时具有圆形或四边形的截面形态,底面可以以弧形的弧形部形成或以直线的扇形倾斜部形成,所述散气石装置可以包括:空气送风机构;移送管,其移送所述空气送风机构产生的空气,端部配置于反应槽内的下部;及空气喷射口,其配备于所述移送管的端部。

  在本发明中,所述Z字形流路形成单元可以由如下的圆柱部件构成,该圆柱部件形成引导在所述反应槽内处理并排出的处理水的上向流动与下向流动至少反复流动3次以上的流路,且上部为向外侧开放。

  在本发明中,所述Z字形流路形成单元可以由形成流路的一个以上的圆柱部件(columm)构成,所述流路引导使得所述反应槽内的污泥及处理水最初向上流动,然后引导为向下流动,再向上引导。

  在本发明中,在所述圆柱部件的最下游侧上端壁可以形成有浮渣排出孔。

  在本发明中,所述Z字形流路形成单元可以包括:第一区划壁,其与所述反应槽内的下部连通;第二区划壁,其在所述第一区划壁一侧形成,下端连接于反应槽的下面,上端位于比第一区划壁的上端更靠下方;及第三区划壁,其在所述第二区划壁一侧形成,下端从反应槽的下面分离,上端位于与第一区划壁上端相同高度;所述第一区划壁与第二区划壁之间空间形成沉淀池;所述Z字形形成单元在所述反应槽的侧壁至少形成一个以上。

  在本发明中,在所述第三区划壁上,可以在与所述反应槽的水位高度相同的高度形成有浮渣排出孔。

  在本发明中,在与所述Z字形流路形成单元的处理水初始入口部相向的反应槽底面,还可以包括用于移送污泥的沉淀污泥移送倾斜部件。

  在本发明中,所述沉淀污泥移送倾斜部件可以以构成45度下向角度的倾斜板或倾斜块构成。

  在本发明中,所述沉淀污泥移送倾斜部件可以以一面和与所述一面相邻的前面开放的四棱台形成,在所述四棱台内部,具备纤毛型的纤维。

  在本发明中,在所述第一区划壁与第二区划壁之间的反应槽底面上,还可以包括用于移送污泥的沉淀污泥移送倾斜部件。

  在本发明中,所述沉淀污泥移送倾斜部件可以以构成45度下向角度的倾斜板或倾斜块构成。

  在本发明中,所述沉淀污泥移送倾斜部件可以以一面和与所述一面相邻的前面开放的四棱台形成,在所述四棱台内部,具备纤毛型的纤维。

  本发明的效果如下。

  本发明的具备曝气/沉淀一体型反应槽的下水、废水处理装置,可以搅乱沉淀堆积的污泥,通过生物学处理来处理下水、废水,使得能够借助于水头差异而去除浮渣(scumm),具有能够高效实施下水、废水处理的效果。

  另外,本发明使得所述高效的下水、废水处理在一个反应槽内实施,能够简化构成,节省设备费用,具有容易维护管理的效果。

  本发明的效果并非限定于以上言及的内容,未言及的其它技术课题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从以下记载明确理解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