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4.12.31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IPC分类号C02F9/08; A01K63/04; C02F1/00; C02F9/14
摘要
一种混养鱼池废水的处理工艺及装置,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该处理工艺如下:废水放出先经过格栅,除去杂草等物质后,进入集水池收集,依次经第一加药桶、第二加药桶、曝气池、沉淀池、砂滤池过滤后进入回用水池,回用水池中的水经二次循环净化装置二次净化,得到净化后的能循环利用的水。本发明的处理工艺先经过第一加药桶里的藻类等使废达到自净,再经第二加药桶里的生物活化水处理剂,再依次经微波处理器、曝气池、沉淀池、砂滤池处理得到干净的水送至回用水池,回用水池内设置二次循环净化装置,经活性碳滤池内活性碳的吸附、精滤器及反渗透池的处理,其处理效果好,可保证水处理效果好,出水质量稳定,最终使水体达到水产养殖要求。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混养鱼池废水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混养鱼池废水放出,先经过格栅(1),除去杂草等物质后,进入集水池(2)收集;
2)当集水池(2)内的水集至集水池(2)体积一半时,放入第一加药桶(1)中进行第一次净化;
3)净化后再由第一水泵(4)将水泵入第二加药桶(5)内,进行二次净化,再经过微波处理器(6)处理;
4)将微波处理器(6)处理后的废水放入曝气池(7)、沉淀池(8)、砂滤池(9)过滤后进入回用水池(10);
5)通过第二水泵(11)将回用水池中的水泵入活性碳滤池(12)吸附后,再经精滤器(13)过滤,最后经过反渗透池(14)作用后再回到回用水池(10),得到净化后的能循环利用的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养鱼池废水的处理工艺,其特征
在于步骤2)所述的第一加药桶(1)培养有藻类和细菌,去废水中的厌氧废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养鱼池废水的处理工艺,其特征
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第二加药桶(5)内加入生物活化水处理剂,所述的生物活化水处理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氧化镁6-8份、氧化硅25-45份、氧化铝1-3份、甲基蓝0.5-1份、次氯酸钠2-6份、石灰10-16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养鱼池废水的处理工艺,其特征
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第二加药桶(5)内加入生物活化水处理剂,所述的生物活化水处理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氧化镁7份、氧化硅30份、氧化铝2份、甲基蓝0.8份、次氯酸钠4份、石灰15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养鱼池废水的处理工艺,其特征
在于步骤5)中所述的精滤器(13)内设置至少一层微孔过滤膜,所述的微孔过滤膜的孔径大小为0.2-0.4 微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养鱼池废水的处理工艺,其特征
在于微波处理器(6)内加有敏化剂及无机絮剂剂。
7.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养鱼池废水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通过管道连接的格栅(1)、集水池(2)、第一加药桶(3)、第一水泵(4)、第二加药桶(5)、微波处理器(6)、曝气池(7)、沉淀池(8)、砂滤池(9)及回用水池(10),水经栅格(1)除去粗杂质后,经集水池(2)进水口进入集水池(2),再经集水池(2)出水口从第一加药桶(3)的进水口进入第一加药桶(3),从第一加药桶(3)的出水口经第一水泵(4)进入第二加药桶(5),再经第二加药桶(5)的出水口依次进入微波处理器(6)、曝气池(7)、沉淀池(8)、砂滤池(9),经处理后水进入回用水池(10)收集,所述的回用水池(10)上还设置二次循环净化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混养鱼池废水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次循环净化装置包括依次通过管道连接的第二水泵(11)、活性碳滤池(12)、精滤器(13)及反渗透池(14),所述的第二水泵(11)的进水口与回用水池(10)连接,反渗透池(14)的出水口与回用水池(10)连接,将二次净化后的水送回至回用水池(10)。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混养鱼池废水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格栅(1)包括粗格栅和细格栅。
说明书
一种混养鱼池废水的处理工艺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境污染少、处理方便、能回收循环利用的混养鱼池废水的处理工艺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由于养殖过程中投放的饲料所含的氮、磷等只有少部分被鱼同化,还有残剩饲料及鱼类排泄物形成的污染物对周围水体及沉积物等造成的污染正越来越受到政府和民众的关注;同时,养殖环境内的污染对水产养殖业进一步发展的制约作用也在逐渐显现。循环水(海水、淡水)同时还具有养殖周期短、产量及产品价格高等优点,在养殖业的应用被人们寄予厚望。但是水处理仍是制约水产养殖的主要因素,由于传统水处理技术是一个包括多种生物催化反应,水处理工艺流程复杂,水处理设备占地面积大,不利于管理,再加上海水盐度效应等制约,脱氮效率低,水处理完成效果差,出水质量不稳定,进而导致水产品质量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境污染少、处理方便、能回收循环利用的混养鱼池废水的处理工艺及装置。
所述的一种混养鱼池废水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混养鱼池废水放出,先经过格栅,除去杂草等物质后,进入集水池收集;
2)当集水池内的水集至集水池体积一半时,放入第一加药桶中进行第一次净化;
3)净化后再由第一水泵将水泵入第二加药桶内,进行二次净化,再经过微波处理器处理;
4)将微波处理器处理后的废水放入曝气池、沉淀池、砂滤池过滤后进入回用水池;
5)通过第二水泵将回用水池中的水泵入活性碳滤池吸附后,再经精滤器过滤,最后经过反渗透池作用后再回到回用水池,得到净化后的能循环利用的水。
所述的一种混养鱼池废水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第一加药桶培养有藻类和细菌,去废水中的厌氧废液。
所述的一种混养鱼池废水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第二加药桶内加入生物活化水处理剂,所述的生物活化水处理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氧化镁6-8份、氧化硅25-45份、氧化铝1-3份、甲基蓝0.5-1份、次氯酸钠2-6份、石灰10-16份。
所述的一种混养鱼池废水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第二加药桶内加入生物活化水处理剂,所述的生物活化水处理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氧化镁7份、氧化硅30份、氧化铝2份、甲基蓝0.8份、次氯酸钠4份、石灰15份。
所述的一种混养鱼池废水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的精滤器内设置至少一层微孔过滤膜,所述的微孔过滤膜的孔径大小为0.2-0.4 微米。
所述的混养鱼池废水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通过管道连接的格栅、集水池、第一加药桶、第一水泵、第二加药桶、微波处理器、曝气池、沉淀池、砂滤池及回用水池,水经栅格除去粗杂质后,经集水池进水口进入集水池,再经集水池出水口从第一加药桶的进水口进入第一加药桶,从第一加药桶的出水口经第一水泵进入第二加药桶,再经第二加药桶的出水口依次进入微波处理器、曝气池、沉淀池、砂滤池,经处理后水进入回用水池收集,所述的回用水池上还设置二次循环净化装置。
所述的混养鱼池废水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次循环净化装置包括依次通过管道连接的第二水泵、活性碳滤池、精滤器及反渗透池,所述的第二水泵的进水口与回用水池连接,反渗透池的出水口与回用水池连接,将二次净化后的水送回至回用水池。
所述的混养鱼池废水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格栅包括粗格栅和细格栅。
所述的一种混养鱼池废水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微波处理器内加有敏化剂及无机絮剂剂,敏化剂及无机絮剂剂均选用市售的常规敏化剂及无机絮剂剂试剂即可。
本发明通过采用上述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处理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先经过第一加药桶里的藻类等使废达到自净,再经第二加药桶里的生物活化水处理剂,有效除去水中的氮、磷等杂质,再依次经微波处理器、曝气池、沉淀池、砂滤池处理得到干净的水送至回用水池,回用水池内设置二次循环净化装置,经栅格除去粗杂质后,经活性碳滤池内活性碳的吸附、精滤器及反渗透池的处理,得到进一步的净化,得到纯净的水,可以回收利用;
2)本发明的处理装置结构简单、连接方便,结构简单,整体占地面积小,投资成本低,设计合理,而且使用的基本都是常用的设备,操作简单快捷,处理效果好,可保证水处理效果好,出水质量稳定,最终使水体达到水产养殖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