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5.03.02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IPC分类号C05F7/00; C05F17/02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堆肥发酵设备。一种污泥堆肥发酵罐,包括外罐体,外罐体设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设有隔震段,所述隔震段为管状结构,所述隔震段内设有若干隔板,所述隔板将隔震段的内部隔离出若干沿隔震段的延伸方向分布的腔体,所述腔体内设有弹性隔膜,所述弹性隔膜将所述腔体分割为填充腔和空置腔,所述弹性隔膜为朝向所述填充腔拱起的碗形结构,所述填充腔内填充有流砂,所述填充腔中设有增阻板,所述增阻板将所述填充腔分割为第一填充腔和第二填充腔,所述增阻板设有连通第一填充腔和第二填充腔的摩擦孔,所述空置腔设有贯通所述隔震段的气孔。本实用新型具有隔振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污泥堆肥发酵罐隔震效果差的问题。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泥堆肥发酵罐,包括外罐体、位于外罐体内的内罐体、搅拌叶轮和用于给内罐体加热的电热丝,所述搅拌叶轮包括转轴、连接于转轴的若干搅拌叶片和驱动转轴转动的叶轮电机,所述内罐体的底部通过栅格板同外罐体隔开,所述栅格板和外罐体之间形成储水室,所述储水室设有进气口和排水口,所述内罐体设有污泥进口和堆肥出口,所述外罐体设有支撑脚,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设有隔震段,所述隔震段为管状结构,所述隔震段内设有若干隔板,所述隔板将隔震段的内部隔离出若干沿隔震段的延伸方向分布的腔体,所述腔体内设有弹性隔膜,所述弹性隔膜将所述腔体分割为填充腔和空置腔,所述弹性隔膜为朝向所述填充腔拱起的碗形结构,所述填充腔内填充有流砂,所述填充腔中设有增阻板,所述增阻板将所述填充腔分割为第一填充腔和第二填充腔,所述增阻板设有连通第一填充腔和第二填充腔的摩擦孔,所述空置腔设有贯通所述隔震段的气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堆肥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震段的外周面设有若干沿隔震段轴向分布的外形变引导槽,所述隔震段的内周面设有若干沿隔震段轴向分布的内形变引导槽,所述外形变导引槽和内形变导引槽都为沿隔震段的周向延伸的环形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泥堆肥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形变导引槽和内形变导引槽对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污泥堆肥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的下端设有真空吸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泥堆肥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设有连通所述真空吸盘内外部空间的气道,所述气道的外端铰接有用于密封所述气道外端的密封盖。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污泥堆肥发酵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从动齿轮和设置于叶轮电机动力输出轴的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和所述从动齿轮啮合在一起,所述从动齿轮和所述转轴同轴且连接在一起。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污泥堆肥发酵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升降机构,所述转轴沿上下方向延伸,每一片所述搅拌叶片各通过一个所述升降机构同所述转轴连接在一起,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滑槽、滑动连接在滑槽内的螺纹套、螺纹连接于螺纹套的螺纹杆和驱动螺纹杆转动的升降电机,所述滑槽设置于所述转轴,所述螺纹套同所述搅拌叶片连接在一起,所述螺纹杆沿上下方向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污泥堆肥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和所述升降电机的动力输出轴同轴且连接在一起,所述升降电机连接在所述转轴的上端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污泥堆肥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罐体上方设有遮阳罩,所述遮阳罩的上表面设有驱动所述升降电机和叶轮电机的太阳能光伏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污泥堆肥发酵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蓄电池和充电器,所述太阳能光伏瓦通过所述充电器对所述蓄电池进行充电,所述升降电机和叶轮电机通过所述蓄电池驱动。
说明书
污泥堆肥发酵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堆肥发酵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污泥堆肥发酵罐。
背景技术
发酵罐,指工业上用来进行微生物发酵的装置。用于污泥堆肥的发酵罐称为污泥堆肥发酵罐。在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710009455X、公开日为2008年3月19日、名称为“一种利用高含水率污泥制备污泥有机肥的方法”的专利文献中即公开了一种污泥堆肥发酵罐。该专利文件中的污泥堆肥发酵罐包括外罐体、位于外罐体内的内罐体、用于给内罐体加热的电热丝和位于内罐体内的搅拌叶轮,搅拌叶轮包括转轴和连接于转轴的搅拌叶片,内罐体的底部通过栅格板同外罐体之间隔开,栅格板和外罐体之间形成储水室,储水室设有进气口和排水口,内罐体设有污泥进口和堆肥出口,外罐体设有支撑脚。
该专利文件中的污泥堆肥发酵罐存在以下不足:自身产生的振动和外界产生的振动会互相干扰,也即存在隔振效果差的不足;安装时的方便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旨在提供一种隔振效果好的污泥堆肥发酵罐,解决了污泥堆肥发酵罐隔震效果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旨在第一目的的基础上进一步提供一种安装方便性的污泥堆肥发酵罐,解决了污泥堆肥发酵罐安装不便的问题。
以上技术问题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污泥堆肥发酵罐,包括外罐体、位于外罐体内的内罐体、搅拌叶轮和用于给内罐体加热的电热丝,所述搅拌叶轮包括转轴、连接于转轴的若干搅拌叶片和驱动转轴转动的叶轮电机,所述内罐体的底部通过栅格板同外罐体隔开,所述栅格板和外罐体之间形成储水室,所述储水室设有进气口和排水口,所述内罐体设有污泥进口和堆肥出口,所述外罐体设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设有隔震段,所述隔震段为管状结构,所述隔震段内设有若干隔板,所述隔板将隔震段的内部隔离出若干沿隔震段的延伸方向分布的腔体,所述腔体内设有弹性隔膜,所述弹性隔膜将所述腔体分割为填充腔和空置腔,所述弹性隔膜为朝向所述填充腔拱起的碗形结构,所述填充腔内填充有流砂,所述填充腔中设有增阻板,所述增阻板将所述填充腔分割为第一填充腔和第二填充腔,所述增阻板设有连通第一填充腔和第二填充腔的摩擦孔,所述空置腔设有贯通所述隔震段的气孔。使用时,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撑脚进行支撑,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振动和外部产生的振动之间只能通过支撑脚进行传递,振动传递时会迫使隔震段产生变形,隔震段变形导致弹性隔膜朝向空置腔变形和复位的运动、与此同时流砂在第一填充腔和第二填充腔之间来回流动,流砂流动时彼此之间摩擦而消耗掉振动能量,流砂流过摩擦孔时同摩擦孔摩擦以及流砂之间的摩擦加剧,使得消振吸能效果更为显著,从而起到隔震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隔震段的外周面设有若干沿隔震段轴向分布的外形变引导槽,所述隔震段的内周面设有若干沿隔震段轴向分布的内形变引导槽,所述外形变导引槽和内形变导引槽都为沿隔震段的周向延伸的环形槽。能够提高受到振动时隔震段驱动流砂流动时的可靠性。同时能够提高隔震段自身的吸振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外形变导引槽和内形变导引槽对齐。支撑脚收到振动时不容易产生径向摆动,从而既能够保证良好的吸能减震效果,又能够使得支撑脚具有高的支撑强度。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脚的下端设有真空吸盘。使用时,支撑脚通过真空吸盘的吸附力来进行固定,起到提高安装方便性的作用。实现了第二个发明目的。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脚设有连通所述真空吸盘内外部空间的气道,所述气道的外端铰接有用于密封所述气道外端的密封盖。当挤压真空吸盘而进行吸附时,吸盘内的空气能够顶开密封盖而排出,但吸附住时气压差使得密封盖重新盖到气道的外端上。需要移动本实用新型时,通过人工开启密封盖来对吸盘内部空间进行破真空,从而能够在保证大的吸力的情况下实现以小的力进行拆卸。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从动齿轮和设置于叶轮电机动力输出轴的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和所述从动齿轮啮合在一起,所述从动齿轮和所述转轴同轴且连接在一起。能够将转轴的端面腾出,便于在端面上布置其它部件。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升降机构,所述转轴沿上下方向延伸,每一片所述搅拌叶片各通过一个所述升降机构同所述转轴连接在一起,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滑槽、滑动连接在滑槽内的螺纹套、螺纹连接于螺纹套的螺纹杆和驱动螺纹杆转动的升降电机,所述滑槽设置于所述转轴,所述螺纹套同所述搅拌叶片连接在一起,所述螺纹杆沿上下方向延伸。使用时,根据内罐体内污泥的高度,通过升降电机驱动螺纹杆转动,螺纹杆转动时驱动螺纹套在滑槽内上下移动,螺纹套驱动搅拌叶片升降来改变搅拌叶片的高度位置,使得搅拌叶片都能够位于污泥内部且沿物料深度方向基本均匀地进行分布,从而既避免产生搅拌叶片裸露闲置现象、又能够对污泥进行高效的搅拌。
作为优选,所述螺纹杆和所述升降电机的动力输出轴同轴且连接在一起,所述升降电机连接在所述转轴的上端部。结构紧凑,制作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外罐体上方设有遮阳罩,所述遮阳罩的上表面设有驱动所述升降电机和叶轮电机的太阳能光伏瓦。遮阳罩能够延缓本实用新型室外使用时的老化速度。设置太阳能光伏瓦,能够利用太阳能发电去驱动升降电机。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蓄电池和充电器,所述太阳能光伏瓦通过所述充电器对所述蓄电池进行充电,所述升降电机和叶轮电机通过所述蓄电池驱动。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方便地用于没有电源的环境中。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优点:支撑脚设有隔震段,能避免本实用新型同周边设备产生的振动互相传递和干涉,隔振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