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5.03.03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IPC分类号C02F103/16; C02F1/42
摘要
本发明属于废水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镀废水处理的方法和装置系统。该方法为:电镀废水经过过滤后进入离子交换单元,使电镀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吸附于离子交换树脂上,所述离子交换单元包括两个以上串联的离子交换塔;所述电镀废水与离子交换塔中的离子交换树脂接触前,进行了雾化处理。本发明通过结构及参数的合理配置和优化,不使用其它化学药品,污泥量锐减至极少,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废水处理后重金属含量小于0.3mg/L,乃至小于0.1mg/L,达到国家允许排放标准;处理后得到的中水可以直接再利用,可进一步节省水资源、降低生产成本。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电镀废水处理的方法,所述电镀废水经过过滤后进入离子交换单元, 使电镀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吸附于离子交换树脂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交 换单元包括两个以上串联的离子交换塔;所述电镀废水与离子交换塔中的离子 交换树脂接触前,进行了雾化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镀废水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处 理的操作由设于离子交换塔内的雾化装置完成;所述雾化装置包括靠近离子交 换塔底部设置的雾化器;所述电镀废水通过管道从离子交换塔顶部进入,在压 力作用下从雾化器喷出,再与离子交换树脂接触进行离子交换,经离子交换处 理后的液体再从离子交换塔顶部流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镀废水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交 换塔的填料为具有以下一种或多种官能团的离子交换树脂:铵基官能团、胺基 官能团、氨基官能团、磺酸基官能团和季胺II型官能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镀废水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交 换单元由串联的离子交换塔1、离子交换塔2、离子交换塔3和离子交换塔4 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镀废水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交 换塔1和离子交换塔2用于吸附电镀废水中高含量的重金属离子;所述离子交 换塔3用于调整电镀废水的酸碱值;所述离子交换塔4用于吸附电镀废水中低 含量的重金属离子。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镀废水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电镀废水 中残留的重金属主要为铬时,离子交换塔1采用的树脂为:胺基树脂和季胺树 脂,它们填料的数量比为:2:4;离子交换塔2采用的树脂为:胺基树脂和磺酸 基树脂,它们填料的数量比为:3:4;离子交换塔3采用的树脂为:磺酸基树脂 和铵基树脂,它们填料的数量比为:2.5:4;离子交换塔4采用的树脂为:胺基 树脂、磺酸基树脂和季胺树脂,它们填料的数量比为:3:3:4;
或者,当电镀废水中残留的重金属主要为镍和铜时,离子交换塔1采用的 树脂为:铵基树脂和季胺树脂,它们填料的数量比为:2:3;离子交换塔2采用 的树脂为:胺基树脂和磺酸基树脂,它们填料的数量比为:3:4;离子交换塔3 采用的树脂为:磺酸基树脂和铵基树脂,它们填料的数量比为:3:3;离子交换 塔4采用的树脂为:氨基树脂、铵基树脂和季胺树脂,它们填料的数量比为: 3:4:3。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电镀废水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 镀废水在离子交换单元的处理过程中,压力为0.5-8.0Kg/cm2范围。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电镀废水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离子交换单元后还连接有隔膜电解单元;所述隔膜电解单元用于处理离子 交换树脂洗脱后的再生液,回收重金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镀废水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交 换单元和隔膜电解单元设于移动平台上。
10.一种电镀废水处理的装置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依次设置的离子交换单元和隔膜电解单元;
所述离子交换单元由串联的离子交换塔1、离子交换塔2、离子交换塔3 和离子交换塔4组成;所述离子交换塔内设有电镀废水的雾化装置,所述雾化 装置包括靠近离子交换塔底部设置的雾化器;所述离子交换塔顶部设有电镀废 水的进口和处理后废水的出口,电镀废水的进口与雾化器通过设置的管道相连; 所述离子交换塔1和离子交换塔2用于吸附电镀废水中高含量的重金属离子; 所述离子交换塔3用于调整电镀废水的酸碱值;所述离子交换塔4用于吸附电 镀废水中低含量的重金属离子;
所述隔膜电解单元用于处理离子交换树脂洗脱后的再生液,回收重金属。
说明书
一种电镀废水处理的方法和装置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水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镀废水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系统。
背景技术
电镀废水来源于电镀生产工艺,该工艺包括电镀前处理工序、电镀工序和 电镀后处理工序三部分组成,每个工序在一定程度上都有废水产生。其中,电 镀生产过程中的镀件漂洗废水是电镀废水的主要来源之一,约占车间废水排放 量的80%。以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制电路板)的电镀前清洗为例,如 图1所示,其清洗后形成的废水中含有油脂、铁皮、表面活性剂、酸碱、重金属 等物质,需要综合处理后才能排放。
电镀废水中最主要的有害物质为重金属。重金属在自然界中难以降解,有 很强的隐蔽性和富集性,用含重金属废水浇灌农田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严重时会造成农作物绝收。重金属对人的危害极大,水生动植物从污染水体中 摄取重金属在体内富集,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在人体的某些器官积蓄起来造 成慢性中毒。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一些重金属离子进入人体会使人致癌、致畸、 致染色体突变,潜伏期可达数十年。我国电镀行业每年消耗大量镍、铜、铬, 这些重金属除转化为镀层外,有一部分生成废渣和含重金属离子的废水。如不 进行有效处理,其危害难以估量。更为可怕的是重金属危害有长期潜伏、累积 和不可逆转的特点。并且现在铜和镍价格较高,所以无论是从环境保护还是经 济角度,废水中镍、铜离子的资源化回收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现有处理电镀废水中重金属的方法主要有:化学沉淀法、生物法、电解法、 膜分离法及离子交换法等。当前电镀行业废水处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可以归纳为 专业化程度低,机械装备水平低,污染治理水平低,有效治理率低,运行成本 高及废水回用率低等。具体如,沉淀法是加入化学试剂,在碱性条件下将重金 属离子沉淀的一种方法,如中国专利申请201210520919.4公开的一种高效处理 含镍废水的方法,该方法的优点是成本低、滤渣脱水性好,缺点是耗时长、滤 渣量大和出水硬度较高。沉淀法操作简便,但该法只是使重金属转移,容易产 生二次污染。生物法无毒、安全、不产生二次污染,但是活体生物絮凝剂不易 保存,絮凝剂生产成本高,如中国专利申请200910154766.4公开的一种电解处 理含镍电镀废水并回收镍的方法,该方法能有效地回收镍,但是电解法不适用 于低浓度的电镀废水,同样存在重金属污染物转移导致二次污染的问题。膜分 离方法的优点是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占地少、效率高、不需添加化学试剂等, 缺点是膜组件价格昂贵、膜使用过程中易受污染等。
对于离子交换法,其具有选择性吸附及浓缩富集功能,能将重金属离子从 废水中分离出来,得到浓度较高、杂质含量较低的回收液,具有很好的发展前 景。例如,中国专利申请201310560417.9公开了一种利用弱酸离子交换纤维处 理含镍/含铜电镀废水的方法,其对电镀废水进行预处理后,将纤维装于离子交 换柱进行处理转型,转型为Na型纤维,得到处理后的离子交换柱;该处理后的 离子交换柱1-4个串联成离子交换系统;将处理后的电镀废水通入离子交换系统 进行吸附处理,当出水中金属离子浓度小于0.5mg/L时,直接排出。该方法在去 除电镀废水中重金属离子时虽然达到了较快捷、高效的目的,但是,其出水中 金属离子浓度仍然只控制在小于0.5mg/L。
然而,随着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1900-2008)的颁布实施,使得电 镀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日益严格,水中重金属含量从达到0.5mg/L过渡到 0.3mg/L,甚至0.1mg/L才能排放。国内现有电镀废水处理技术基本无法满足新 排放标准要求,因此,深入开展电镀废水处理技术的相关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发明基于上述现有技术,对离子电镀废水处理的离子交换法及其装置系 统进行了探索,以达到新标准严格的排放要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去除废水中重金属的电镀废水处理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镀废水处理的方法,所述电镀废水经过过滤后进入离子交换单元, 使电镀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吸附于离子交换树脂上,所述离子交换单元包括两 个以上串联的离子交换塔;所述电镀废水与离子交换塔中的离子交换树脂接触 前,进行了雾化处理。
所述离子交换塔的个数可根据处理的电镀废水的污染情况,选择两个以上 进行串联;并根据处理的电镀废水中的主要重金属污染物,选择不同的离子交 换树脂填料。所述电镀废水的过滤,主要是除去废水中的悬浮物及颗粒固体杂 质。本发明通过离子交换串联和雾化处理的设置,特别是采用雾化处理增大了 废水在离子交换树脂中的交换能力,可高效去除电镀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使 出水能轻松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进一步,所述雾化处理的操作由设于离子交换塔内的雾化装置完成;所述 雾化装置包括靠近离子交换塔底部设置的雾化器;所述电镀废水通过管道从离 子交换塔顶部进入,在压力作用下从雾化器喷出,再与离子交换树脂接触进行 离子交换,经离子交换处理后的液体再从离子交换塔顶部流出。该雾化装置利 用压力进行雾化,采用扩大面积接触和非加热的处理方式,废除了加热耗能的 方式,符合高效和节能的要求。
进一步,所述离子交换塔的填料为具有以下一种或多种官能团的离子交换 树脂,即:铵基官能团、胺基官能团、氨基官能团、磺酸基官能团、季胺II型 官能团等,如铵基离子交换树脂、磺酸基离子交换树脂、胺基离子交换树脂、 季胺型离子交换树脂等。所述官能团离子交换树脂的组合根据电镀废水的性质 进行选择。优选地,所述填料中,具有铵基官能团、磺酸基官能团与季胺II型 官能团的离子交换树脂的数量比为:2-4:3-4:3-4。
进一步,所述离子交换单元由串联的离子交换塔1、离子交换塔2、离子交 换塔3和离子交换塔4组成。
进一步,所述离子交换塔1和离子交换塔2用于吸附电镀废水中高含量的 重金属离子;所述离子交换塔3用于调整电镀废水的酸碱值;所述离子交换塔 4用于吸附电镀废水中低含量的重金属离子。
更具体地,当电镀废水中残留的重金属主要为铬时,离子交换塔1采用的 树脂为:胺基树脂和季胺树脂,它们填料的数量比为:2:4;离子交换塔2采用 的树脂为:胺基树脂和磺酸基树脂,它们填料的数量比为:3:4;离子交换塔3 采用的树脂为:磺酸基树脂和铵基树脂,它们填料的数量比为:2.5:4;离子交 换塔4采用的树脂为:胺基树脂、磺酸基树脂和季胺树脂,它们填料的数量比 为:3:3:4。
当电镀废水中残留的重金属主要为镍和铜时,离子交换塔1采用的树脂为: 铵基树脂和季胺树脂,它们填料的数量比为:2:3;离子交换塔2采用的树脂为: 胺基树脂和磺酸基树脂,它们填料的数量比为:3:4;离子交换塔3采用的树脂 为:磺酸基树脂和铵基树脂,它们填料的数量比为:3:3;离子交换塔4采用的 树脂为:氨基树脂、铵基树脂和季胺树脂,它们填料的数量比为:3:4:3。
进一步,所述电镀废水在离子交换单元的处理过程中,压力为0.5-8.0Kg/cm2范围,优选压力为在3.0-6.0Kg/cm2;电镀废水的处理流量为每小时500-3000L。
进一步,所述离子交换单元后还连接有隔膜电解单元;所述隔膜电解单元 用于处理离子交换树脂洗脱后的再生液,回收重金属。
进一步,所述离子交换单元和隔膜电解单元设于移动平台上,这样构成了 便捷式操作平台,便于在电镀槽边操作。
在上述电镀废水处理方法原理的基础上,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高效去除废水 中重金属的电镀废水处理的装置系统。
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镀废水处理的装置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离子交换单元和隔膜电解 单元;
所述离子交换单元由串联的离子交换塔1、离子交换塔2、离子交换塔3 和离子交换塔4组成;所述离子交换塔内设有电镀废水的雾化装置,所述雾化 装置包括靠近离子交换塔底部设置的雾化器;所述离子交换塔顶部设有电镀废 水的进口和处理后废水的出口,电镀废水的进口与雾化器通过设置的管道相连; 所述离子交换塔1和离子交换塔2用于吸附电镀废水中高含量的重金属离子; 所述离子交换塔3用于调整电镀废水的酸碱值;所述离子交换塔4用于吸附电 镀废水中低含量的重金属离子;
所述隔膜电解单元用于处理离子交换树脂洗脱后的再生液,回收重金属。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采用多个离子交换塔的串联,通过其填料中铵基、磺酸基、二型季胺等 官能团的多树脂组合,可选择性的富集多种类型的重金属;
2)对电镀废水采用压力雾化处理后,再与离子交换树脂接触交换,扩大了 接触面积接触并采用了非加热的处理方式,达到了节能并提高处理效能的目的;
3)富集后重金属以隔膜电解方式,回收高纯原金属材料,提高了价值还减 少了二次污染;
4)结构单元采用便捷式组装,形成槽边作业,有利于电镀废水在线处理并 循环使用;
5)电镀废水处理中,通过参数的优化设置,使处理废水与产生废水在量上 达到平衡,可达到不排放的目标。
因此,通过以上结构及参数的合理配置和优化,本发明除调节pH即脱附 使用微量酸碱之外,不使用其它化学药品,污泥量锐减至极少(一般可减少 95%-98%),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废水处理后重金属含量小于0.3mg/L,乃至 小于0.1mg/L,达到国家允许排放标准。处理后得到的中水可以直接再利用, 可进一步节省水资源、降低生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