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5.10.21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IPC分类号C02F9/02; C02F1/44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型商用反渗透水处理系统,属于水处理设施技术领域。包括除杂罐、活性炭罐、软化罐、精密过滤器、高压泵和反渗透机构,除杂罐、活性炭罐、软化罐、精密过滤器、高压泵和反渗透机构顺次连接,所述的反渗透机构包括前反渗透本体和后反渗透本体,前反渗透本体与后反渗透本体呈串联方式连接。将实用新型应用于原水的净化处理,具有净化效率高、使用便捷、处理量大等优点。
权利要求书
1.小型商用反渗透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除杂罐、活性炭罐、软化罐、精密过滤器、高压泵和反渗透机构,除杂罐、活性炭罐、软化罐、精密过滤器、高压泵和反渗透机构顺次连接,所述的反渗透机构包括前反渗透本体和后反渗透本体,前反渗透本体与后反渗透本体呈串联方式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商用反渗透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渗透机构由前反渗透本体、后反渗透本体、进水管、回流管和排水管构成,前反渗透本体通过进水管与高压泵相连接,前反渗透本体通过回流管与后反渗透本体串联,且前反渗透本体和后反渗透本体均与排水管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小型商用反渗透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反渗透本体由内管和外管构成,且内管由反渗透RO膜构成,外管一端设置进口,另一端设置出口一,内管设置有出口二,且出口一、出口二处于同一端;进口与高压泵连接,出口一与回流管连通,出口二与排水管连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商用反渗透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反渗透本体由内管和外管构成,外管与前反渗透本体连通,内管与出水管连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商用反渗透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反渗透本体至少设置有两根,且相互之间呈并联设置。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型商用反渗透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反渗透本体结构与前反渗透本体相同,均由内管和外管构成,且内管为反渗透RO膜,外管一端设置进口,另一端设置出口一,内管设置有出口二,且出口一、出口二处于同一端;前反渗透本体的进口与高压泵连接,出口一与后反渗透本体连通,出口二与排水管连通。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商用反渗透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除杂罐包括原水进口、罐体、控制阀和出水管构成,控制阀用于调控出水管的开闭,罐体由外套管和中心管构成,中心管底部与外套管通过滤帽连通,中心管与外套管之间则设置有滤层,且该滤层位于中心管中部。
说明书
小型商用反渗透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型商用反渗透水处理系统,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水在户外、草原、高原等特殊场合的需求量较大,然而受环境因素影响,这类场合虽然有丰富的溪水、井水、泉水、湖水,但这些多为天然水,在流动过程中容易受到微生物、灰尘的污染,因此无法直接饮用,加上草原地区风沙较大、地理位置偏僻,溪水、井水、泉水、湖水等无法进行充分的净化处理,未能充分净化的水中含有大量的沙粒、杂质、甚至淤泥,长期饮用,会影响牧民身体健康,这对牧民而言,是非常不利的。
基于此,做出本申请案。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水源利用所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净化效率高、使用便捷、处理量大的小型商用反渗透水处理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小型商用反渗透水处理系统,包括除杂罐、活性炭罐、软化罐、精密过滤器、高压泵和反渗透机构,除杂罐、活性炭罐、软化罐、精密过滤器、高压泵和反渗透机构顺次连接,所述的反渗透机构包括前反渗透本体和后反渗透本体,前反渗透本体与后反渗透本体呈串联方式连接。
进一步的,作为优选:
所述的反渗透机构由前反渗透本体、后反渗透本体、进水管、回流管和排水管构成,前反渗透本体通过进水管与高压泵相连接,前反渗透本体通过回流管与后反渗透本体串联,且前反渗透本体和后反渗透本体均与排水管连通。
所述的前反渗透本体由内管和外管构成,且内管由反渗透RO膜构成,外管一端设置进口,另一端设置出口一,内管设置有出口二,且出口一、出口二处于同一端;进口与高压泵连接,出口一与回流管连通,出口二与排水管连通。
所述的后反渗透本体由内管和外管构成,外管与前反渗透本体连通,内管与出水管连通。
所述的前反渗透本体至少设置有两根,且相互之间呈并联设置。
所述的后反渗透本体结构与前反渗透本体相同,均由内管和外管构成,且内管为反渗透RO膜,外管一端设置进口,另一端设置出口一,内管设置有出口二,且出口一、出口二处于同一端;前反渗透本体的进口与高压泵连接,出口一与后反渗透本体连通,出口二与排水管连通。
所述的除杂罐包括原水进口、罐体、控制阀和出水管构成,控制阀用于调控出水管的开闭,罐体由外套管和中心管构成,中心管底部与外套管通过滤帽连通,中心管与外套管之间则设置有滤层,且该滤层位于中心管中部。
将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江、河、湖水等原水处理,其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如下:
(1)除杂罐、活性炭罐和软化罐对待处理原水起到预处理的作用,对原水进行粗过滤,减轻后续处理负载的同时,确保后续调压稳定。江、河、湖水等待处理原水经原水进口进入罐体后,先经外套管进入,经滤层过滤后,由滤帽送入中心管,再由出水管供应给活性炭罐,活性炭罐对该水进行除异味后送入软化罐,由于天然原水所含矿物质较多,水质偏硬,并不适用于饮用,软化罐对水质进行调整,使之硬度适宜,减轻后处理负担的同时,也使水质呈最佳处理状态。
(2)精密过滤器作为第二道过滤程序,对水进行相对细致的粗略处理,将水中肉眼可见的杂质,如泥沙、铁锈等除去,降低水浊度的同时,也减轻了后续反渗透机构的处理压力和负载,避免这些较大粒径杂质堵塞反渗透机构的过滤膜。
(3)预处理和精密过滤器处理后的水质相对较好,但无法达到饮用水标准,因此,在精密过滤器后方还设置有反渗透机构,反渗透机构主要由前反渗透本体和后反渗透本体构成,高压泵将水增压处理后输送至前反渗透本体中,水经进水管送入进口,并进入外管,其中达标纯净的水经内管的反渗透RO膜处理后,汇聚于内管内,并经出口二排入到排水管中,而未能达标的水则经外管处设置的出口一排入回流管中,汇总后进入后反渗透本体中,在后反渗透本体中再次处理后,达标的水进入排水管排出,未达标的水则继续进行处理,超出处理水平的过浓水则直接经由外管排出;其中后反渗透本体可采用与前反渗透本体相同的结构,此时,可实现多个后反渗透本体的并联,以实现水质的进一步分级净化,也可采用外管设置一个进口、内管设置一个出口的单一结构,此时,其进口可作为过浓水排放口。本申请中,前反渗透本体与后反渗透本体为串联连接,而前反渗透本体自身又包含了多个并联的前反渗透单元一、前反渗透单元二、前反渗透单元三……,待处理水经由进水管进入前反渗透机构后,进行了多道处理,且该种连接方式,将多级处理进行叠加和组合,占用空间小,各部件利用率高。
将本实用新型投入农场、牧场、草原、高原以及偏远户外等地区,可直接将泉水、溪水、井水甚至河水、湖水进行处理,处理快捷,净化效率高,水质净化度高,且串、并联多种连接方式叠加使用,可完成多道净化处理,从而提高了原水净化率,整体体积小、质量轻,实用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