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5.01.28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河船舶生活污水序批生化处理装置,包括缓冲柜、序批柜、过滤器和消毒器,缓冲柜顶部设有污水入口,缓冲柜内由下至上依次设有第一、二液位控制器,缓冲柜底部依次经第一水阀、粉碎泵、第二水阀连通至序批柜上部空腔,序批柜内由下至上依次设有开关水阀、第三、四液位控制器,开关水阀经排放泵连接过滤器,过滤器经消毒器外接舷外排出口;所述缓冲柜内设有不高于第一液位控制器的第一曝气管,所述序批柜内设有不高于开关水阀的第二曝气管,第一、二曝气管均外接气泵;所述序批柜底部经第三水阀、第一水阀连通缓冲柜底部。其处理能力强、周期短、适应性强,能处理不同生活污水,处理效果好。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内河船舶生活污水序批生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缓冲柜、序批柜、过滤器和消毒器,缓冲柜顶部设有污水入口,缓冲柜内由下至上依次设有第一、二液位控制器,缓冲柜底部依次经第一水阀、粉碎泵、第二水阀连通至序批柜上部空腔,序批柜内由下至上依次设有开关水阀、第三、四液位控制器,开关水阀经排放泵连接过滤器,过滤器经消毒器外接舷外排出口;所述缓冲柜内设有不高于第一液位控制器的第一曝气管,所述序批柜内设有不高于开关水阀的第二曝气管,第一、二曝气管均外接气泵;所述序批柜底部经第三水阀、第一水阀连通缓冲柜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河船舶生活污水序批生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柜上部设有溢流口和/或第五液位控制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河船舶生活污水序批生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泵经第四水阀连通应急排放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河船舶生活污水序批生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为双联布袋滤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河船舶生活污水序批生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放泵经第五水阀外接舷外排出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河船舶生活污水序批生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器为紫外线消毒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河船舶生活污水序批生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序批柜顶部外接通气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河船舶生活污水序批生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柜顶部外接冲洗水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河船舶生活污水序批生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柜内第一、二液位控制器之间设有电加热器。
说明书
一种内河船舶生活污水序批生化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内河船舶生活污水序批生化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据统计,我国拥有内河水上运输船舶16万艘,净载重量8780万吨,内河船舶平均吨位达到529吨,长江干线平均吨位已经超1000吨。自2011年以来,河运货物周转量占水陆(不含远洋、航空和管道)总周转量的比例超过6%,河运在整个运输市场中的份额正在逐步扩大。内河水运正成为支撑我国水运业持续发展的新引擎。与此同时增长的是对内河排放的生活污水,一般生活污水中含有多种病菌、有机物和无机盐分,对内河水质污染较大。现有内河船舶生活污水的处理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1,储存处理:采用收集储存后集中送岸处理,需要配备收集设备及存放空间,收集费时费力,占用船舶空间;2,物理、化学处理,采用过滤、药物杀菌对生物污水进行处理,过滤、沉淀、杀菌耗时较长,且对于不同污水的适应性差,不适合内河船舶使用;3,生化处理:采用活性污泥或生物膜法,活性污泥的处理周期同样较长,且需要不停更换活性污泥满足长期处理要求,使用成本高,而生物膜法对生活污水中盐分的处理敏感度较高,对污水负荷的变化适应性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对生活污水处理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处理能力强、周期短、适应性强,能处理不同生活污水,处理效果好的内河船舶生活污水序批生化处理装置。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河船舶生活污水序批生化处理装置,包括缓冲柜、序批柜、过滤器和消毒器,缓冲柜顶部设有污水入口,缓冲柜内由下至上依次设有第一、二液位控制器,缓冲柜底部依次经第一水阀、粉碎泵、第二水阀连通至序批柜上部空腔,序批柜内由下至上依次设有开关水阀、第三、四液位控制器,开关水阀经排放泵连接过滤器,过滤器经消毒器外接舷外排出口;所述缓冲柜内设有不高于第一液位控制器的第一曝气管,所述序批柜内设有不高于开关水阀的第二曝气管,第一、二曝气管均外接气泵;所述序批柜底部经第三水阀、第一水阀连通缓冲柜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柜上部设有溢流口和/或第五液位控制器。
进一步地,所述粉碎泵经第四水阀连通应急排放口。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器为双联布袋滤器。
进一步地,所述排放泵经第五水阀外接舷外排出口。
进一步地,所述消毒器为紫外线消毒器。
进一步地,所述序批柜顶部外接通气口。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柜顶部外接冲洗水口。
再进一步地,所述缓冲柜内第一、二液位控制器之间设有电加热器。
本装置的工作过程为:
1、预培菌:在装置首次运行时,打开污水入口,原污水进入缓冲柜,当水位上升至第二液位控制器时,粉碎泵启动,将污水转驳至序批柜内,缓冲柜水位下降;如缓冲柜内液位下降至第一液位控制器时,粉碎泵自动停止;进入原污水,当序批柜内直至液位达到第四液位控制器、缓冲柜内水位达到液位第二液位控制器时,关闭污水入口停止送进原污水;序批柜与缓冲柜在第四液位控制器上部溢流连通,启动气泵、粉碎泵,两泵间隔20分钟循环启、停,如此连续运行2天,打开排放泵、第五水阀,序批柜内开关水阀上部上清液直接排放至外舷排出口;从序批柜取样口取出污水水样,用100ml量筒观察活性污泥的培养状态,原污水在环境温度25℃下培菌需要2-3周时间,当活性污泥达到1/3,则培菌完成;
在装置长时间停歇后再次运行时,同样重复上述首次运行时的预培菌步骤;
预培菌过程中,过滤器不参与工作。
2、污水处理:装置正常运行,打开污水入口,关闭第五水阀,过滤器参加工作,当缓冲柜内液位达第二液位控制器时,粉碎泵启动,将污水转驳至序批柜内,直至序批柜内液位至第四液位控制器时停止,进水同时气泵运转;进水完成后,气泵连续运转计45分钟后,气泵停止;30分钟后,开关水阀自动打开,紫外线消毒器、排放泵启动,排放泵将序批柜内上清液泵入双联布袋滤器,排放水经布袋过滤后再经紫外线消毒排放至舷外,直至序批柜内液位至第三液位控制时,排放泵、紫外线消毒器停止,开关水阀自动关闭;
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如果第二、三液位控制器脱水4小时以上,装置将自动进入休眠状态,气泵间隔20分钟循环启、停,直至污水进入,休眠自动中止;
3、应急排放:在装置不能正常运行或维修时,关闭第二、三水阀,打开第一、四水阀,缓冲柜内的污水经粉碎后直接排放至应急排放口,粉碎泵在缓冲柜液位至低位第一液位控制时停止;
4、污泥排放:当装置正常运行一段时间后,使用100mL量筒从序批柜内取100mL污水,放置半个小时,若污泥量达到1/2时,就需排去少量污泥,直至达到1/3时停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缓冲柜进生活污水,有效缓冲水量冲击,配合粉碎泵将污水内杂物、成块有机物、盐分等粉碎,并送入序批柜内,在正常工作前,通过缓冲柜和序批柜内曝气进行活性污泥培菌,在水处理过程中,始终间隔曝气和按序批量排放序批柜内上清液,加以及时取样测试,始终控制序批柜内有效活性污泥量,满足污水处理要求,并在后续处理中依次采用双联布袋滤器一备一用、反冲清洗实现生活污水的有效过滤、采用紫外线消毒器消毒后才排放出船外,整体使用便捷,污水处理能力强、周期短、适应性强,能处理不同生活污水,无须更换、清理设备,使用成本低,处理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