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5.03.11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IPC分类号C02F1/44; B01D63/00; B01D61/08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废水浓缩液处理装置,包括外套筒、中心轴、导水套筒及夹膜组件,其中,上述外套筒的上下部分别设有顶板及底板,顶板与底板使外套筒内部形成空腔结构;上述中心轴贯穿该空腔结构插设在外套筒内;上述夹膜组件包括至少二个,各夹膜组件沿中心轴的轴向间隔固定在中心轴上,夹膜组件内夹持固定有过滤膜;上述导水套筒套设在夹膜组件外侧,导水套筒与外套筒内壁之间形成环形的进水通道,导水套筒的内侧设有至少二个导水板,各导水板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并插入上述两夹膜组件之间的间隙中。本实用新型利用碟管式膜对浓缩液进行预处理,有效解决了传统蒸发过程中的结垢、难结晶等问题,达到了浓缩液“零排放”的处理目标。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废水浓缩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套筒(1)、中心轴(7)、导水套筒(10)及夹膜组件,其中,上述外套筒(1)的上下部分别设有顶板(2)及底板(3),顶板(2)与底板(3)使外套筒(1)内部形成空腔结构;上述中心轴(7)贯穿该空腔结构插设在外套筒(1)内;上述夹膜组件包括至少二个,各夹膜组件沿中心轴(7)的轴向间隔固定在中心轴(7)上,夹膜组件内夹持固定有过滤膜;上述导水套筒(10)套设在夹膜组件外侧,导水套筒(10)与外套筒(1)内壁之间形成环形的进水通道(A),导水套筒(10)的内侧设有至少二个导水板(15),各导水板(15)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并插入上述两夹膜组件之间的间隙中,废水浓缩液经进水通道(A)进入外套筒(1)内,并由下而上经夹膜组件处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清水经导水套筒(10)流出,过滤后的浓缩液经开设在顶板(2)上的浓缩液出口(5)导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浓缩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套筒(1)包括第一半外套(11)及第二半外套(12),第一半外套(11)与第二半外套(12)可拆卸地连接,以形成整体的外套筒(1),第一半外套(11)及第二半外套(12)的连接面之间设有密封垫片以便密封,第一半外套(11)及第二半外套(12)的外部套设有外设的箍紧环,以便箍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废水浓缩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水套筒(10)包括第一半导水套(101)及第二半导水套(102),第一半导水套(101)与第二半导水套(102)可拆卸地连接,以形成整体的导水套套(10),第一半导水套(101)与第二半导水套(102)的连接面处设有密封垫片以密封,第一半导水套(101)与第二半导水套(102)的外部套设有外设的箍紧环,以便箍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废水浓缩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板(2)上开有进水口(4)、浓缩液出口(5)及清水出口(6),其中,上述进水口(4)与进水通道(A)连通,浓缩液出口(5)设置在夹膜组件对应处,并与外套筒(1)内部空腔连通;上述清水出口(6)与导水套筒(10)的内部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废水浓缩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水套筒(10)的内部为空腔结构,形成清水导出通道(C),清水导出通道(C)与清水出口(6)连通;上述导水板(15)的内部为空腔结构,形成清水进入通道(B),清水进入通道(B)与清水导出通道(C)相互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废水浓缩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水板(15)的顶部开有至少二个清水入口(14),清水入口(14)上覆盖有碟管式纳膜,废水浓缩液经清水入口(14)渗透至清水进入通道(B)内,并经清水导出通道(C)导出至清水出口(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废水浓缩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膜组件包括第一夹膜件(8)及第二夹膜件(9),第一夹膜件(8)及第二夹膜件(9)分别包括内环及外环,其中,内环套设固定在中心轴(7)上,外环与内环之间通过连杆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废水浓缩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夹膜件(8)及第二夹膜件(9)之间夹设有碟管式反渗透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废水浓缩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心轴(7)通过螺母(13)固定在上述底板(3)上,螺母(13)与底板(3)之间设有密封垫片(12),以便密封。
说明书
一种废水浓缩液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领域,特别指一种废水浓缩液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垃圾填埋场及垃圾焚烧厂,垃圾在堆放、填埋的过程中,由于厌氧发酵、有机分解、雨水冲淋、地下水浸泡等产生多种代谢物质和水分,形成垃圾渗滤液。渗滤液处理是卫生填埋场的最后一道环节,如果处理不彻底,不仅对周围环境带来不可估量的污染和危害,对人体健康带来威胁,同时也使卫生填埋丧失原有的意义。
一般情况下,渗滤液含有高浓度的有机物和以无机盐为主的溶解性总固体(TDS)类,外观呈深黑色,具有严重恶臭,污染程度很高。但由于渗滤液水质极为复杂,目前渗滤液处理方法多采用回灌法、生化法、物化法等。回灌法具有投资省、操作方便、运行费用低等特点,但传统回灌方法由于各种原因存在渗透性差,负荷低的问题,实施难度大。同时回灌存在无机盐累积问题,易导致渗滤液中盐平衡的破坏。生化法包括厌氧处理、好氧处理和两者结合的工艺,处理效率高,污泥沉淀性能好,但是对于可生化性低,难降解的有机物以及毒性高的渗滤液,则处理效果差。总之,目前尚无成熟可靠的处理方法,是渗滤液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废水浓缩液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废水浓缩液处理装置,包括外套筒、中心轴、导水套筒及夹膜组件,其中,上述外套筒的上下部分别设有顶板及底板,顶板与底板使外套筒内部形成空腔结构;上述中心轴贯穿该空腔结构插设在外套筒内;上述夹膜组件包括至少二个,各夹膜组件沿中心轴的轴向间隔固定在中心轴上,夹膜组件内夹持固定有过滤膜;上述导水套筒套设在夹膜组件外侧,导水套筒与外套筒内壁之间形成环形的进水通道,导水套筒的内侧设有至少二个导水板,各导水板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并插入上述两夹膜组件之间的间隙中,废水浓缩液经进水通道进入外套筒内,并由下而上经夹膜组件处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清水经导水套筒流出,过滤后的浓缩液经开设在顶板上的浓缩液出口导出。
优选地,所述的外套筒包括第一半外套及第二半外套,第一半外套与第二半外套可拆卸地连接,以形成整体的外套筒,第一半外套及第二半外套的连接面之间设有密封垫片以便密封,第一半外套及第二半外套的外部套设有外设的箍紧环,以便箍紧。
优选地,所述的导水套筒包括第一半导水套及第二半导水套,第一半导水套与第二半导水套可拆卸地连接,以形成整体的导水套套,第一半导水套与第二半导水套的连接面处设有密封垫片以密封,第一半导水套与第二半导水套的外部套设有外设的箍紧环,以便箍紧。
优选地,所述的顶板上开有进水口、浓缩液出口及清水出口,其中,上述进水口与进水通道连通,浓缩液出口设置在夹膜组件对应处,并与外套筒内部空腔连通;上述清水出口与导水套筒的内部连通。
优选地,所述的导水套筒的内部为空腔结构,形成清水导出通道,清水导出通道与清水出口连通;上述导水板的内部为空腔结构,形成清水进入通道,清水进入通道与清水导出通道相互连通。
优选地,所述的导水板的顶部开有至少二个清水入口,清水入口上覆盖有碟管式纳膜,废水浓缩液经清水入口渗透至清水进入通道内,并经清水导出通道导出至清水出口。
优选地,所述的夹膜组件包括第一夹膜件及第二夹膜件,第一夹膜件及第二夹膜件分别包括内环及外环,其中,内环套设固定在中心轴上,外环与内环之间通过连杆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夹膜件及第二夹膜件之间夹设有碟管式反渗透膜。
优选地,所述的中心轴通过螺母固定在上述底板上,螺母与底板之间设有密封垫片,以便密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难点,通过设计一种采用碟管式结构浓缩液过滤装置,该装置将外套筒、导水套筒均设置为可拆卸结构以方便拆装,同时,通过设计多个夹膜组件,夹膜组件由两个第一夹膜件及第二夹膜件间隔设置而成,两者之间可拆卸地夹持固定有碟管式反渗透膜,该种可拆卸的结构形式,大为减少了装备的拆装难度,便于零部件的更换;工作时,废水浓缩液经浓缩液进口进入进水通道中,并向下流动,通过各夹膜组件沿夹膜组件径向方向来回循环并向上流动,以完成过滤渗透,过滤后的清水经导水板上的清水入口进入导水板内的清水导入通道内,并进入导水套筒内,再向上经清水出口导出,过滤后的浓缩液向上流动经浓缩液出口导出;本实用新型针对浓缩液的成分特点展开了“浓缩液‘零排放’处理技术”研究,在传统的浓缩液蒸发工艺的基础上,加入了碟管式纳滤膜(DTNF)和碟管式反渗透膜(DTRO),利用碟管式膜对浓缩液进行预处理,有效解决了传统蒸发过程中的结垢、难结晶等问题,达到了浓缩液“零排放”的处理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