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净化总成

发布时间:2018-4-21 16:56:09

  申请日2015.10.15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IPC分类号C02F3/12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水净化总成,包括壳体,壳体内由左向右依次设有:用于调节水质水量的污水腔、用于存放气体的储气腔、曝气池组、沉淀池;污水腔中安装有水泵,水泵通过水管与首级曝气池连接;储气腔上设有进气口;储气腔与曝气池组底部之间分别设有曝气孔;曝气池组中均安装有中空的搅拌管,搅拌管底部由上到下依次安装有搅拌叶片和曝气盘;搅拌管伸出壳体的一端安装在搅拌器的输出轴上;曝气池组、沉淀池之间分别通过溢流口连接,溢流口均未与储气腔连接;沉淀池或末级曝氧池顶部开有废气回收口,废气回收口位置在壳体外部的集气罩底部,集气罩与抽风机吸气端连接,抽风机另一端与输气管连接,输气管分别和各个搅拌管连接输气。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水净化总成,包括壳体,其特征是:所述的壳体内由左向右依次设有:用于调节水质水量的污水腔、用于存放气体的储气腔、曝气池组、沉淀池;

  所述的曝气池组包括首级曝氧池、中部曝氧池、末级曝氧池;

  所述的污水腔中安装有水泵,所述的水泵通过水管与首级曝气池连接;

  所述的储气腔上设有进气口;所述的储气腔与首级曝氧池、中部曝氧池、末级曝氧池底部之间分别设有第一曝气孔和第二曝气孔;

  所述的首级曝氧池、中部曝氧池、末级曝氧池中均安装有中空的搅拌管,所述的搅拌管底部由上到下依次安装有搅拌叶片和曝气盘;

  所述的搅拌管伸出壳体的一端安装在搅拌器的输出轴上;

  所述的首级曝氧池、中部曝氧池、末级曝氧池、沉淀池之间分别通过第一溢流口、第二溢流口、第三溢流口连接,所述的第一溢流口、第二溢流口、第三溢流口均未与储气腔连接;

  所述的沉淀池或末级曝氧池顶部开有废气回收口,所述的废气回收口位置在壳体外部的集气罩底部,所述的集气罩与抽风机吸气端连接,所述的抽风机另一端与输气管连接,所述的输气管分别和各个搅拌管连接输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净化总成,其特征是:所述的中部曝氧池至少为一个。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净化总成,其特征是:所述的污水腔中还设有用于过滤水中杂质的格栅腔,所述的格栅腔中装有格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净化总成,其特征是:所述的进气口上安装有单向气阀。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净化总成,其特征是:所述的沉淀池上还设有排水口、底部设有排泥管,所述的排泥管与总管连接,所述的总管一端与设置在首级曝气池的污泥回流管连接,另一端为多余污泥排出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污水净化总成,其特征是:所述的总管在与排泥管连接处的两边分别设有污泥回流阀和排泥阀。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净化总成,其特征是:所述的曝气盘可以更换为曝气管或曝气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净化总成,其特征是:所述的沉淀池和末级曝氧池顶部均开有废气回收口。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一种污水净化总成,其特征是:曝气源注入储气腔中进行曝气,所述的曝气源为氧含量90%~95%的纯氧。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污水净化总成,其特征是:使用时,所述的第一曝气孔和第二曝气孔的气压大于其在曝气池组中的水压。

  说明书

  一种污水净化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净化处理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采用纯氧曝气的污水净化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纯氧曝气活性污泥法,又名富氧曝气活性污泥法,空气中氧的含量仅为21%,而纯氧中的含量为90%~95%,氧分压比空气高4.4~4.7倍,用纯氧进行曝气,以提高氧向混合液中的传递能力。

  纯氧曝气活性污泥法的主要优点如下。

  (1)氧利用率可达80%~90%,而鼓风曝气系统仅为10%左右。

  (2)曝气池内混合液的MLSS值可高达4000~7000mg/L,能够提高曝气池的容积负荷。

  (3)曝气池内混合液的SVI值较低,一般都低于100,污泥膨胀现象发生的较少。

  主要特点:

  a.纯氧中氧的分压比空气约高5倍,纯氧曝气可大大提的转移效率;

  b.氧的转移率可提高到80-90%,而一般的鼓风曝气仅为10%左右;

  c.可使曝气池内活性污泥浓度高达4000~7000mg/l,能够大大提高曝气池的容积负荷;

  d.剩余污泥产量少,SVI值也低,一般无污泥膨胀之虑。

  纯氧曝气在国外发展速度很应用范围很广泛,但在中国的应用主要是以石油化工行业为突破点,根据国外的经验纯氧曝气在城市污水理方面也有广泛的前景,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传统污泥法将会存在曝气能力有限,处理设备庞大等不足。由于纯氧的压力高于空气中氧的分压,纯氧曝气可显著提高氧的转移速率,采用纯氧曝气可明显改善传统活性污泥法的不足。

  纯氧曝气活性污泥法是在19世纪60年代由西方国家在传统活性污泥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效污水处理方法。在美国和欧洲,纯氧技术已成功用于城市和工业污水处理中,建立新厂和旧厂的改造共达500多个项目。在提高污水排放水质、增加处理能力、提高灵活性、降低能耗和减少剩余污泥量方面,这些项目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我国现有城市污水处理厂95%以上采用的是普通曝气活性污泥法,存在工程造价高、占地面积大、不耐冲击负荷、能耗高、剩余污泥产量高等问题。此外,中国目前部分城市污水处理厂超负荷运行,而且我国新颁布的《城镇污水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已于2003年7月1日开始实施,明确规定了城市污水厂较为严格的氮、磷排放标准,原有城市污水处理厂面临进一步改造提高出水标准的问题。因此,以纯氧替空气的纯氧曝气法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关注。

  再有就是先有的曝气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由气体通过管道接入曝气头曝气;另一种是通过曝气盘或者曝气分管直接曝气。这两种方法在应用在大型设备时都存在无法充分时污泥与废水进行非常的充分混合和无法大大提高水中含氧量以提高好氧菌的活性的缺陷。特别是在设备停止供气后,水中就没有了氧气源,好氧菌会由于氧气不足而使活性和繁殖速度底下,大大地影响了污水处理的效率。

  再有就是目前大多采用开放式曝气,即曝气完成后的气体大多直接排放而没有采取回收利用,就算是采用高纯度氧气曝气的设备也是如此,这会造成较大的资源浪费。

  因此实用新型人认为设计出一种在停止供气后仍有足够的氧气供好氧菌消耗,且曝气时使污泥与污水充分混合的污水净化总成是十分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污水净化总成,其能够充分地曝气、大大提高水中含氧量,且还能对气体进行回收再利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污水净化总成,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内由左向右依次设有:用于调节水质水量的污水腔、用于存放气体的储气腔、曝气池组、沉淀池;

  所述的曝气池组包括首级曝氧池、中部曝氧池、末级曝氧池;

  所述的污水腔中安装有水泵,所述的水泵通过水管与首级曝气池连接输气;

  所述的储气腔上设有进气口;所述的储气腔与首级曝氧池、中部曝氧池、末级曝氧池底部之间分别设有第一曝气孔和第二曝气孔;

  所述的首级曝氧池、中部曝氧池、末级曝氧池中均安装有中空的搅拌管,所述的搅拌管底部由上到下依次安装有搅拌叶片和曝气盘;

  所述的搅拌管伸出壳体的一端安装在搅拌器的输出轴上;

  所述的首级曝氧池、中部曝氧池、末级曝氧池、沉淀池之间分别通过第一溢流口、第二溢流口、第三溢流口连接,所述的第一溢流口、第二溢流口、第三溢流口均未与储气腔连接;

  所述的沉淀池或末级曝氧池顶部开有废气回收口,所述的废气回收口位置在壳体外部的集气罩底部,所述的集气罩与抽风机吸气端连接,所述的抽风机另一端与输气管连接,所述的输气管分别和各个搅拌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中部曝氧池至少为一个。

  进一步地,所述的污水腔中还设有用于过滤水中杂质的格栅腔,所述的格栅腔中装有格栅。

  进一步地,所述的进气口上安装有单向气阀。

  进一步地,所述的沉淀池上还设有排水口、底部设有排泥管,所述的排泥管与总管连接,所述的总管一端与设置在首级曝气池的污泥回流管连接,另一端为多余污泥排出端。

  优选地,所述的总管在与排泥管连接处的两边分别设有污泥回流阀和排泥阀。

  进一步地,所述的曝气盘可以更换为曝气管或曝气头。

  进一步地,所述的沉淀池和末级曝氧池顶部均开有废气回收口。

  优选地,曝气源注入储气腔中进行曝气,所述的曝气源为氧含量90%~95%的纯氧。

  进一步地,使用时,所述的第一曝气孔和第二曝气孔的气压大于其在曝气池组中的水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a.纯氧分别沿罐体分段注入曝气腔,有机物负荷分布较均衡,改善了供养速率与需氧速率间的矛盾,有利于降低能耗;

  b.废水分段注入,提高了曝气池对冲击负荷的适应能力。

  c.排出的废气中还含有纯氧的尾气,通过抽风机循环进入各氧曝气腔、进一步提高水中含量,且对资源进行了回收再利用。

  d.混合液中的活性污泥浓度沿池长逐步降低,出流混合液的污泥较低,减轻二次沉淀池的负荷,有利于提高二次沉淀池固、液分离效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