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5.06.29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IPC分类号A01K63/0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养殖尾水处理系统,该系统包括用于收集从各养殖池排放的尾水的尾水收集井、具有固液分离功能的沉淀池以及能够去除漂浮在水中的有害有机物和无机物的生态池,尾水收集井通过第一渠道与沉淀池相通,沉淀池通过第二渠道与生态池相通。本实用新型养殖尾水处理系统的优点是:成本低,可以达到尾水的零污染或低污染排放,从而减少对周围环境影响,保护海洋环境,保证海水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用于收集从各养殖池排放的尾水的 尾水收集井(20)、具有固液分离功能的沉淀池(3)以及能够去除漂浮在水中的有害有机物 和无机物的生态池(4),所述尾水收集井(20)通过第一渠道(1)与沉淀池(3)相通,所 述沉淀池(3)通过第二渠道(2)与生态池(4)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3)被若干个 高度分别依次提高的分隔墙(5)分隔成若干个小沉淀池(6),其中最高的一个分隔墙(5) 的高度小于等于沉淀池(3)的深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池(4)的池 内被横向隔墙(7)分割成若干个横向渠道(8),相邻横向渠道(8)之间设有右流通口(9) 或左流通口(10),所述右流通口(9)和左流通口(10)在纵向方向间隔分布,若干个横向 渠道(8)被划分为生物处理区和生态湿地处理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处理区是指,生态 池(4)内尾水先流经的几个横向渠道(8)内养殖有贝类(11)、鱼类(19)等动物。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湿地处理区是指, 生态池(4)内尾水后流经的几个横向渠道(8)内种养有耐盐植物(12),种养有耐盐植物(12) 的横向渠道(8)的深度要远小于生物处理区中的横向渠道(8)的深度。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处理区和生态湿地 处理区之间还设有具有降解转化功能的微生物处理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处理区是指,生 态池(4)中间的几个横向渠道(8)的水中放置有若干毛刷(18),所述毛刷(18)的刷毛上 连接有生物絮团(13)。
说明书
养殖尾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海水池塘养殖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用于海水养殖池塘的养殖尾水处 理系统。
背景技术:
海水池塘养殖是目前我国沿海一带海水养殖业中最主要的一种养殖方式,是人们利用海 洋生物资源,发展海洋水产业的重要途径之一。海水养殖的对象主要是鱼类、蟹类、虾类等 动物。在养殖的过程中,水体中不但会有残饵、排泄物、生物尸体等有毒有害的有机物质大 量积累,而且还会积累大量的有毒有害无机物,如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等。鉴于上述原因, 我们在海水池塘养殖过程中就需要定期排放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尾水,从而保证养殖对象的 健康成长。然而,目前这种尾水通常都是简单地进行排放,比如直接排放回外海中。虽然养 殖尾水的污染程度远比工业废水来得低,但是非常容易引起水质富营养化现象,久而久之就 会给外海造成大面积污染,严重破坏自然环境,造成海水养殖业不能持续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成本低,可以达到尾水的零污染或低污染排 放,减少对周围环境影响,保护海洋环境,从而保证海水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养殖尾水处理 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养殖尾水处理系统:该系统包 括用于收集从各养殖池排放的尾水的尾水收集井、具有固液分离功能的沉淀池以及能够去除 漂浮在水中的有害有机物和无机物的生态池,尾水收集井通过第一渠道与沉淀池相通,沉淀 池通过第二渠道与生态池相通。
采用以上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具有以下优点:沉淀 池和生态池建造成本相对比较低,通过沉淀池的固液分离以及利用生态池来去除漂浮在水中 的有毒有害有机物和无机物,使尾水的排放能够达到零污染或低污染,从而减少对周围环境 影响,保护海洋环境,保证海水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为一种改进,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其中,沉淀池被若干个高度分别 依次提高的分隔墙分隔成若干个小沉淀池,其中最高的一个分隔墙的高度小于等于沉淀池的 深度。小沉淀池数量越多,对尾水进行固液分离的效果就越好,从而可以较好地减轻后续处 理的压力,而分隔墙高度依次提高的目的也是为了进一步加强固液分离的效果。
作为一种改进,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其中,生态池的池内被横向隔墙 分割成若干个横向渠道,相邻横向渠道之间设有右流通口或左流通口,右流通口和左流通口 在纵向方向间隔分布,若干个横向渠道被划分为生物处理区和生态湿地处理区。生物处理区 的作用是可以选用合适的养殖动物对尾水中的有机物、小型动物、藻类等进行滤食吸收,转 化成有商品价值的养殖产品,既实现了对养殖尾水的处理,减少环境污染,又实现了养殖产 品的收获,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湿地处理区的作用是通过种养合适的水生植物来较好 地处理掉有毒有害的无机物,从而使尾水处理能够达到养殖用水回用要求或无害化排放。另 外,横向渠道、右流通口及左流通口等结构的设置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尾水流动的距离,换句 话说,尾水流动距离越长,生物处理区和生态湿地处理区对有毒有害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处理 效果就越好。
作为一种改进,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其中,生物处理区是指,生态池 内尾水先流经的几个横向渠道内养殖有贝类、鱼类等动物。贝类、鱼类等动物在处理有机物、 小型动物、藻类等物品方面具有较强的作用。
作为一种改进,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其中,生态湿地处理区是指,生 态池内尾水后流经的几个横向渠道内种养有耐盐植物,种养有耐盐植物的横向渠道的深度要 远小于生物处理区中的横向渠道的深度。耐盐植物不但可以较好地处理掉有毒有害无机物, 而且耐盐植物具有较强的抗盐能力,可以在盐渍环境中良好生长。
作为一种改进,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其中,生物处理区和生态湿地处 理区之间还设有具有降解转化功能的微生物处理区。当微生物处理区选用合适的微生物制剂 来降解和有效转化有机物和无机物时,有利于减少后道净化处理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