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苯并异噻唑-3-酮生产废水治理

发布时间:2018-4-19 9:17:43

  申请日2015.06.29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IPC分类号C02F103/36; C02F9/10

  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1,2-苯并异噻唑-3-酮生产工艺废水的治理及资源化方法。它是将以二硫代水杨酸为原料经酰氯化、氯代、蒸馏、氨水碱解、脱色、酸化精制后获得1,2-苯并异噻唑-3-酮所产生的工艺废水,经调节pH为8左右后经过二级串联的超高交联聚苯乙烯-二乙烯苯吸附树脂床层选择性吸附1,2-苯并异噻唑-3-酮后,二级吸附出水经三效蒸发,蒸馏出水部分回到原生产工艺中套用,部分经好氧生化处理,可达国家一级排放标准,蒸馏所得残留物经冷却结晶离心后回收粗氯化钠。吸附树脂用稀氢氧化钠溶液脱附再生,各级树脂可反复使用。脱附液可直接应用于原生产工艺脱色步骤中。采用本方法在治理废水的同时,实现了有机物的资源化。

  权利要求书

  1.一种1,2-苯并异噻唑-3-酮生产工艺废水的治理及资源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 下步骤:

  a)废水经过滤处理后,用1~2%稀液碱调节pH值约为8后;在0~40℃,以1~2BV/h 的流量经过两根串联的装填有超高交联聚苯乙烯-二乙烯苯吸附树脂的第1吸附柱和第2吸附 柱,得到的二次吸附出水,并联设置第3吸附柱在同样条件下备用,每根吸附柱处理量为20~ 22BV/批,其中,涉及BV为单柱树脂床体积;

  b)将步骤a中第1吸附柱吸附有机物的吸附剂用4~6%的稀氢氧化钠溶液2~3BV脱附 再生,再用0.5BV水洗涤,洗涤出水合并至原溶液中,并将第1吸附柱吸附柱作为备用吸附 柱,将步骤a中第2吸附柱作为第1吸附柱,将第3吸附柱作为第2吸附柱,重复步骤a;

  c)将步骤a中二次吸附出水进行三效蒸发,浓缩液经冷却、离心回收氯化钠盐,母液和 其他批次的二级吸附出水混合,蒸馏出水可部分套用于原工艺,部分多余的废水好氧生化处 理后CODcr小于80mg/L,可以达标排放;树脂使用十五批次后用甲醇处理一次,甲醇脱附液 经蒸馏回收甲醇,残留物焚烧处理;

  d)将步骤b所得的高浓脱附液直接投入原生产工艺中的脱色步骤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1,2-苯并异噻唑-3-酮生产工艺废水的治理及资源化方法, 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指的超高交联吸附树脂是具有高含量的羧基、羰基、羟基等功能基 的树脂ZH01、ZH11、ZH124、ZH33以及国产CHA111树脂、JX101树脂、NDA150树脂以及美国 AmberLiteXAD-4、XAD-2、XAD-7树脂,其中优选的是经化学修饰超高交联吸附树脂ZH124 树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1,2-苯并异噻唑-3-酮生产工艺废水的治理及资源化方法, 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用4~6%的稀氢氧化钠溶液为脱附剂时,脱附温度为40~60℃,脱 附剂流量为0.5~1BV/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1,2-苯并异噻唑-3-酮生产工艺废水的治理及资源化方法, 其特征在于,在步骤d中用甲醇处理时,处理温度为20~45℃,流量为1~1.5BV/h。

  说明书

  一种1,2-苯并异噻唑-3-酮生产工艺废水的治理及资源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二硫代二苯甲酸为原料经经酰氯化、氯代、蒸馏、氨水碱解、脱色、酸化精 制获得1,2-苯并异噻唑-3-酮所产生的工艺废水的治理及资源化方法。

  背景技术

  1,2-苯并异噻唑-3-酮也叫1,2-苯并异噻唑啉-3-酮。本方法所适用的合成路线为以二硫代 二苯甲酸为原料经经酰氯化、氯代、蒸馏后,再在碱性条件下用氨水进行反应后得到1,2-苯 并异噻唑-3-酮钠盐,经活性炭脱色后用盐酸酸化精制得到1,2-苯并异噻唑-3-酮,主要原理如 下:

  采用上述生产工艺,工艺中经盐酸酸化、离心分离后将产生一股废水,水洗后产生另外 一股废水,两股水中均主要含有产物1,2-苯并异噻唑-3-酮和氯化钠盐。每吨产品将产生废水 20~22m3,该废水红褐色,CODcr为23000~24000mg/L,其中1,2-苯并异噻唑-3-酮的含量为 6100~6600mg/L,氯化钠含量为100~130g/L,由于废水中含盐量较高,现在的处理方法主要 是将该工艺废水进行浓缩后作为危险固废处置,不仅处理费用较高,也浪费了其中价格昂贵 的1,2-苯并异噻唑-3-酮以及氯化钠;或采用乙酸乙酯萃取法回收,回收率仅仅63%左右,且 由于乙酸乙酯易挥发,在水中有一定溶解度,故耗损量较大,能耗较高,故该工艺废水至今 没有经济的有效的治理方法。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将是工艺废水中的有机物1,2-苯并异噻唑-3-酮 循环利用和无机物氯化钠的回收,同时实现废水的回用或达标排放,最终实现1,2-苯并异噻 唑-3-酮生产工艺废水的治理及其资源化。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1,2-苯并异噻唑-3-酮生产工艺废水的治理及资源化方法,其主要特征,包括以下 步骤:

  a)废水经过滤处理后,用1~2%稀液碱调节pH值约为8后;在0~40℃,以1~2BV/h 的流量经过两根串联的装填有超高交联聚苯乙烯-二乙烯苯吸附树脂的第1吸附柱和第2吸附 柱,得到的二次吸附出水,并联设置第3吸附柱在同样条件下备用,每根吸附柱处理量为20~ 22BV/批,其中,涉及BV为单柱树脂床体积;

  b)将步骤a中第1吸附柱吸附有机物的吸附剂用4~6%的稀氢氧化钠溶液2~3BV脱附 再生,再用0.5BV水洗涤,洗涤出水合并至原溶液中,并将第1吸附柱吸附柱作为备用吸附 柱,将步骤a中第2吸附柱作为第1吸附柱,将第3吸附柱作为第2吸附柱,重复步骤a;

  c)将步骤a中二次吸附出水进行三效蒸发,浓缩液经冷却、离心回收氯化钠盐,母液和 其他批次的二级吸附出水混合,蒸馏出水可部分套用于原工艺,部分多余的废水好氧生化处 理后CODcr小于80mg/L,可以达标排放;树脂使用十五批次后用甲醇处理一次,甲醇脱附液 经蒸馏回收甲醇,残留物焚烧处理;

  d)将步骤b所得的高浓脱附液直接投入原生产工艺中的脱色步骤中。

  进一步地,步骤a中所指的超高交联吸附树脂是具有高含量的羧基、羰基、羟基等功能 基的树脂ZH01、ZH11、ZH124、ZH33以及国产CHA111树脂、JX101树脂、NDA150树脂以及美 国AmberLiteXAD-4、XAD-2、XAD-7树脂,其中优选的是经化学修饰超高交联吸附树脂ZH124 树脂。

  进一步地,在步骤b中用4~6%的稀氢氧化钠溶液为脱附剂时,脱附温度为40~60℃, 脱附剂流量为0.5~1BV/h。

  进一步地,在步骤d中用甲醇处理时,处理温度为20~45℃,流量为1~1.5BV/h。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采用本发明方法可以使一种1,2-苯并异噻唑-3-酮生产工 艺废水得到治理而且其回收的有机物能够直接循环利用,处理前后废水的CODCr从约 24000mg/L左右降至80mg/L以下,可达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回收粗氯化钠盐。树脂用4~6% 稀盐酸脱附再生,脱附液作为原料投入原生产工艺中的氯化步骤中,不影响产品质量,废水 中91.9%以上的1,2-苯并异噻唑-3-酮被循环利用,蒸馏出水也可重复利用,在治理废水的同 时,实现了废物资源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将20mL干重约15g的NDA150树脂装填于两根有保温夹套的第1吸附柱和第2中 吸附柱中(Φ20×250mm)。

  取1000mL红褐色的1,2-苯并异噻唑-3-酮生产中的工艺废水过滤后,滴加1%液碱 0.5ml,上柱液CODCr为23420mg/L,1,2-苯并异噻唑-3-酮含量为6240mg/L,在35±5℃ 将400ml上柱液以40mL/h的流量分别通过NDA150树脂柱,一次出水呈黄色,第二根 吸附柱出水淡黄色,二次吸附出水中1,2-苯并异噻唑-3-酮含量为222.6mg/L,CODCr降 为1292mg/L,将此水蒸馏,回收烘干后粗氯化钠盐44.6g,出水经好氧生化处理后可达 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经吸附后的NDA150树脂用温度为55±5℃6%的稀氢氧化钠溶液40mL进行脱附再 生,流量为20mL/h。再生液经HPLC外标法分析折算,得到折纯量1,2-苯并异噻唑-3- 酮2.31g。

  实施例2:

  将300mL干重约225g的ZH124树脂分别装填于两根有保温夹套的第1吸附柱和第 2中吸附柱中(Φ35×500mm)。

  取10L红褐色的1,2-苯并异噻唑-3-酮生产中的工艺废水过滤后,滴加1%液碱5ml, 上柱液CODCr为23920mg/L,1,2-苯并异噻唑-3-酮含量为6117mg/L,在5±5℃将6600ml 上柱液以300mL/h的流量分别通过ZH124树脂柱,一次出水呈黄色,第二根吸附柱出 水淡黄色,二次吸附出水中1,2-苯并异噻唑-3-酮含量为116.8g/L,CODCr降为1067mg/L, 将此水蒸馏,回收烘干后粗氯化钠盐694.8g,出水经好氧生化处理后可达国家一级排放 标准。

  经吸附后的ZH124树脂用温度为55±5℃4%的稀氢氧化钠溶液900mL进行脱附再 生,流量为150mL/h。再生液经HPLC外标法分析折算,得到折纯1,2-苯并异噻唑-3-酮 38.0g。

  实施例3:

  将实施例1和2中的实施例1和2中吸附剂分别改为FZH11、ZH01、ZH33、JX101、 CHA111树脂以及美国AmberLiteXAD-4、XAD-2、XAD-7树脂,其他操作条件保持不 变,除每批处理体积和回收量有变化外,其他结果基本相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