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栽培治理含氟废水的方法

发布时间:2018-4-18 17:00:41

  申请日2015.08.06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IPC分类号A01G17/00; C02F3/32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树栽培治理含氟废水的方法,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对茶籽浸泡后培养,待发芽后选取茶苗,用去离子水进行冲洗根部,转移到盛有营养液的培养皿中,待茶苗根部长出大量白色吸收根后,水培,接着建造连贯并中间隔有沟渠的水泥池,在其种植培养的茶树,最后引入含氟废水处理,检测。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处理效果好,废水中含氟浓度低于13ppm;工艺简单,操作步骤简单,所需成本低。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茶树栽培治理含氟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操作步骤为:

  (1)选取颗粒饱满的茶籽在自来水中进行浸泡2~3天后,选取健康茶籽定植于洗净的直径为0.3cm的石英砂,待种子发芽后,转移至人工气候室内培养,保证光照时间12h/d,室温为22±1℃,光照强度约1500Lux,空气湿度为45%~50%;

  (2)选取4~5叶的茶苗,用去离子水进行冲洗根部,转移到盛有营养液的培养皿中,并调节pH5.0~5.5,待茶苗根部长出大量白色吸收根后,水培1~2周,备用,所述的营养液按质量份数计为30~40份的0.114g/L硝酸钠,20~30份的0.0136g/L的磷酸二氢钾和和40份的0.03869g/L氯化钾;

  (3)建一长方形水泥池,长宽高分别为10m×10m×1.5m,同时在其右侧再建造8~10个间隔距离为1m的与其完全相同的水泥池,在每个间隔处挖一长宽深分别为1m×1m×0.5m的凹槽,保证池与池之间相连;

  (4)选取东南丘陵的酸性土壤,保证其pH 4.5~6.0,同时按质量份数计,选取50~60份的酸性土壤和20~30份AlCl3和20份的Al(OH)3进行混合,制得茶树栽培土壤;

  (5)在每个水池泥土层内每隔0.5m铺一层1m×1m×1m的正方形茶树栽培土,每个种植区域之间有一宽为0.5m,深为1m的沟渠可进行通水;

  (6)将上述制得的茶树苗进行移栽,在每个种植区域种植5~8株幼苗,保证其正常生长,

  待上述茶树生长茂盛后,每隔30~40天,将含氟废水引入第一个水泥池中,当水位高于泥土高度,即可漫入下一水池之中,待一批水泥池中最后一水泥池中注满含氟废水即停止注入,并从下一池口开始;

  (7)通过茶树的光合作用,含氟废水完全被茶树进行吸收和富集,待水全部干涸后每隔30~40天重复处理即可治理含氟废水。

  说明书

  一种茶树栽培治理含氟废水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树栽培治理含氟废水的方法,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社会的蓬勃发展,各种工业废水、废气等环保问题也相应而生,如钢铁业或集成电路制造业所产生的大量的含氟废水,其中含氟浓度甚至高达2000ppm,明显超出法定排放标准15ppm,这些厂家的含氟废水必须经过适当的处理才能排放。

  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含氟废水处理主要有:沉淀法、混凝法和吸附法等。其中沉淀法主要利用石灰形成氟化物沉淀来去除水中的氟离子,但是该方法中产生的沉淀会包裹在石灰表面使药品不能充分使用,导致用药量大,污泥量大且脱水困难,且出水浓度一般在15ppm以上,继续深度处理处理,很难形成沉淀物;混凝法主要利用铁盐和铝盐吸附水中的氟离子,使胶粒凝聚为絮状物沉淀加以去除,该方法处理工艺较复杂、处理工艺较复杂、处理费用高、去除效果干扰因子多,出水水质不稳定,吸附法主要利用活性氧化铝、沸石等吸附剂将氟离子吸附在固定表面来达到除氟目的,该方法吸附剂的容量小,处理时间长且重复使用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目前沉淀法处理含氟水处理效果不佳,造成资源浪费以及混凝法处理工艺较复杂,处理费用高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茶树栽培治理含氟废水的方法,该方法利用茶树能对氟离子的富集性能处理含氟废水,该方法处理效果好,含氟浓度低于13ppm,处理工艺简单,所需成本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其具体步骤为:

  (1)选取颗粒饱满的茶籽在自来水中进行浸泡2~3天后,选取健康茶籽定植于洗净的直径为0.3cm的石英砂,待种子发芽后,转移至人工气候室内培养,保证光照时间12h/d,室温为22±1℃,光照强度约1500Lux,空气湿度为45%~50%;

  (2)选取4~5叶的茶苗,用去离子水进行冲洗根部,转移到盛有营养液的培养皿中,并调节pH5.0~5.5,待茶苗根部长出大量白色吸收根后,水培1~2周,备用,所述的营养液按质量份数计为30~40份的0.114g/L硝酸钠,20~30份的0.0136g/L的磷酸二氢钾和40份的0.03869g/L氯化钾;

  (3)建一长方形水泥池,长宽高分别为10m×10m×1.5m,同时在其右侧再建造8~10个间隔距离为1m的与其完全相同的水泥池,在每个间隔处挖一长宽深分别为1m×1m×0.5m的凹槽,保证池与池之间相连;

  (4)选取东南丘陵的酸性土壤,保证其pH 4.5~6.0,同时按质量份数计,选取50~60份的酸性土壤和20~30份AlCl3和20份的Al(OH)3进行混合,制得茶树栽培土壤;

  (5)在每个水池泥土层内每隔0.5m铺一层1m×1m×1m的正方形茶树栽培土,每个种植区域之间有一宽为0.5m,深为1m的沟渠可进行通水;

  (6)将上述制得的茶树苗进行移栽,在每个种植区域种植5~8株幼苗,保证其正常生长,

  待上述茶树生长茂盛后,每隔30~40天,将含氟废水引入第一个水泥池中,当水位高于泥土高度,即可漫入下一水池之中,待一批水泥池中最后一水泥池中注满含氟废水即停止注入,并从下一池口开始;

  (7)通过茶树的光合作用,含氟废水完全被茶树进行吸收和富集,待水全部干涸后每隔30~40天重复处理即可治理含氟废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处理效果好,废水中含氟浓度低于13ppm;

  (2)工艺简单,操作步骤简单,所需成本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