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5.06.05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处理屠宰废水的复合人工湿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机械格栅池(1)依次连通隔油气浮池(2)、调节池(3)、初次沉淀池(4)和生物接触氧化池(5),生物接触氧化池(5)上部与一级垂直流人工湿地(13)连通,然后连通二次沉淀池(8),二次沉淀池(8)另一端上部与二级垂直流人工湿地(14)连通,二级垂直流人工湿地(14)依次连通表面流人工湿地(11)和集水池(12),各人工湿地池中均种植净化植物。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处理屠宰废水的复合人工湿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机械格栅池(1)依次连通隔油气浮池(2)、调节池(3)、初次沉淀池(4)和生物接触氧化池(5),生物接触氧化池(5)上部与一级垂直流人工湿地(13)连通,然后连通二次沉淀池(8),二次沉淀池(8)另一端上部与二级垂直流人工湿地(14)连通,二级垂直流人工湿地(14)依次连通表面流人工湿地(11)和集水池(12),各人工湿地池中均种植净化植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屠宰废水的复合人工湿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机械格栅池(1)中污水进入方向依次设置20㎜的粗格栅和5㎜的细格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屠宰废水的复合人工湿地结构,其特征在于:一级垂直流人工湿地(13)包含一级垂直流人工湿地下行池(6)和一级垂直流人工湿地上行池(7);二级垂直流人工湿地(14)包含二级垂直流人工湿地下行池(9)和二级垂直流人工湿地上行池(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屠宰废水的复合人工湿地结构,其特征在于:表面流人工湿地(11)种植的净化植物为睡莲、荷荇菜或轮叶狐尾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屠宰废水的复合人工湿地结构,其特征在于:一级垂直流人工湿地(13)和二级垂直流人工湿地(14)种植的净化植物为芦苇、芦竹、风车草、美人蕉、菩提子或者千屈菜。
6.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处理屠宰废水的复合人工湿地结构,其特征在于:一级垂直流人工湿地(13)中由下至上依次添加砾石层、粗砂层,其中粗砂粒径为1-2cm,砾石粒径为3-5cm。
7.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处理屠宰废水的复合人工湿地结构,其特征在于:二级垂直流人工湿地(14)中由下至上依次添加砾石层、粗砂层和细沙层,其中细沙粒径为0.2-0.4cm,粗砂粒径为1-2cm,砾石粒径为3-5cm。
8.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处理屠宰废水的复合人工湿地结构,其特征在于:表面流人工湿地(11)中填充土壤。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处理屠宰废水的复合人工湿地结构,其特征在于:一级垂直流人工湿地下行池(6)和二级垂直流人工湿地下行池(9)顶部布置布水管(15)。
说明书
一种处理屠宰废水的复合人工湿地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处理屠宰废水的复合人工湿地结构,属于污水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畜禽的屠宰行业有了迅速发展。其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水, 不加处理直接排入水体, 就会造成严重的水体污染。这类废水若采用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常规的处理方法, 虽然可以取得比较好的净化效果, 但高昂的处理费用令一些企业, 特别是乡镇企业难以承担。屠宰废水成分复杂,悬浮物、COD、有机氮含量比较高。常规的“厌氧+好氧‘处理模式对COD、NH4+-N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但因为NH4+-N被氧化为NH3--N,其污染性质并没有发生本质的改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处理屠宰废水的复合人工湿地结构,已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处理屠宰废水的复合人工湿地结构,机械格栅池依次连通隔油气浮池、调节池、初次沉淀池和生物接触氧化池,生物接触氧化池上部与一级垂直流人工湿地连通,然后连通二次沉淀池,二次沉淀池另一端上部与二级垂直流人工湿地连通,二级垂直流人工湿地依次连通表面流人工湿地和集水池,各人工湿地池中均种植净化植物。
机械格栅池中污水进入方向依次设置20㎜的粗格栅和5㎜的细格栅。
一级垂直流人工湿地包含一级垂直流人工湿地下行池和一级垂直流人工湿地上行池。
二级垂直流人工湿地包含二级垂直流人工湿地下行池和二级垂直流人工湿地上行池。
表面流人工湿地种植的净化植物为睡莲、荷荇菜或轮叶狐尾藻。
一级垂直流人工湿地和二级垂直流人工湿地种植的净化植物为芦苇、芦竹、风车草、美人蕉、菩提子或者千屈菜。
一级垂直流人工湿地中由下至上依次添加砾石层、粗砂层,其中粗砂粒径为1-2cm,砾石粒径为3-5cm。
二级垂直流人工湿地中由下至上依次添加砾石层、粗砂层和细沙层,其中细沙粒径为0.2-0.4cm,粗砂粒径为1-2cm,砾石粒径为3-5cm。
表面流人工湿地中填充土壤。
一级垂直流人工湿地下行池和二级垂直流人工湿地下行池顶部布置布水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一级垂直流人工湿地下行池、上行池的主要作用:处置SS、BOD、COD、动植物油等,以降低二级垂直流人工湿地的处理负荷;二级垂直流人工湿地下行池、上行池的主要作用:处置N、P、粪大肠菌群等;表面流人工湿地的主要作用:处置病原性微生物;为保证湿地系统布水均匀,各分块湿地设有独立的布水系统,采用阶梯式布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