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5.06.05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机械格栅池(1)依次连通调节池(2)、初次沉淀池(3)、消毒池(4)和曝气池(5),曝气池(5)上部与一级垂直流人工湿地(13)连通,然后连通二次沉淀池(8),二次沉淀池(8)另一端上部与二级垂直流人工湿地(14)连通,二级垂直流人工湿地(14)依次连通超滤产水池(11)和集水池(12),各人工湿地池中均种植净化植物。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机械格栅池(1)依次连通调节池(2)、初次沉淀池(3)、消毒池(4)和曝气池(5),曝气池(5)上部与一级垂直流人工湿地(13)连通,然后连通二次沉淀池(8),二次沉淀池(8)另一端上部与二级垂直流人工湿地(14)连通,二级垂直流人工湿地(14)依次连通超滤产水池(11)和集水池(12),各人工湿地池中均种植净化植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机械格栅池(1)中污水进入方向依次设置20㎜的粗格栅和5㎜的细格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结构,其特征在于:一级垂直流人工湿地(13)包含一级垂直流人工湿地下行池(6)和一级垂直流人工湿地上行池(7);二级垂直流人工湿地(14)包含二级垂直流人工湿地下行池(9)和二级垂直流人工湿地上行池(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结构,其特征在于:一级垂直流人工湿地(13)和二级垂直流人工湿地(14)种植的净化植物为芦竹、风车草、斑茅、菩提子或者千屈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结构,其特征在于:集水池(12)采用紫外线消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结构,其特征在于:一级垂直流人工湿地(13)中由下至上依次添加砾石层、粗砂层,其中粗砂粒径为1-2cm,砾石粒径为3-5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结构,其特征在于:二级垂直流人工湿地(14)中由下至上依次添加砾石层、粗砂层和细沙层,其中细沙粒径为0.2-0.4cm,粗砂粒径为1-2cm,砾石粒径为3-5cm。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结构,其特征在于:一级垂直流人工湿地下行池(6)和二级垂直流人工湿地下行池(9)顶部布置布水管(15)。
说明书
一种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结构,属于污水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生活垃圾处理场污水主要包括垃圾渗滤液、生产污水、生活污水等,其中垃圾渗滤液数量较大,成分复杂,是高浓度的有机污水,同时还含有大量细菌、病原菌和一些有毒、有害物质,处理困难。垃圾填埋是一种主要的垃圾处理处置方式, 但在填埋过程中和填埋场封场后都会伴随着垃圾渗滤液的产生。经研究发现,渗滤液中含有多种毒性物质和致癌物质,如果在自然条件下降解,需要15 年的时间其COD、BOD 值才能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而氨氮需要24~26 年的时间才能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渗滤液如果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将严重污染地下水、地表水和周围环境,所以对其进行妥善的处理是十分必要的。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是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其水质和水量由于受垃圾种类、当地环境及降水量、填埋场容积、填埋时间等诸多因素影响,具有污染物成分复杂、水质波动大、有机物及氨氮浓度高等特点,因此处理难度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结构,机械格栅池依次连通调节池、初次沉淀池、消毒池和曝气池,曝气池上部与一级垂直流人工湿地连通,然后连通二次沉淀池,二次沉淀池另一端上部与二级垂直流人工湿地连通,二级垂直流人工湿地依次连通超滤产水池和集水池,各人工湿地池中均种植净化植物。
机械格栅池中污水进入方向依次设置20㎜的粗格栅和5㎜的细格栅。
一级垂直流人工湿地包含一级垂直流人工湿地下行池和一级垂直流人工湿地上行池。
二级垂直流人工湿地包含二级垂直流人工湿地下行池和二级垂直流人工湿地上行池。
一级垂直流人工湿地和二级垂直流人工湿地种植的净化植物为芦竹、风车草、斑茅、菩提子或者千屈菜。
集水池采用紫外线消毒。
一级垂直流人工湿地中由下至上依次添加砾石层、粗砂层,其中粗砂粒径为1-2cm,砾石粒径为3-5cm。
二级垂直流人工湿地中由下至上依次添加砾石层、粗砂层和细沙层,其中细沙粒径为0.2-0.4cm,粗砂粒径为1-2cm,砾石粒径为3-5cm。
一级垂直流人工湿地下行池和二级垂直流人工湿地下行池顶部布置布水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一级垂直流人工湿地下行池、上行池的主要作用:处置悬浮固体、COD、BOD、氨氮、TOC等,以降低二级垂直流人工湿地的处理负荷;二级垂直流人工湿地下行池、上行池的主要作用:处置有机氮、有机磷、重金属等;为保证湿地系统布水均匀,各分块湿地设有独立的布水系统,采用阶梯式布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