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5.08.15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IPC分类号B01D29/00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水固体分离装置,其中,包括筒体和位于筒体上方的上料部分,所述筒体包括凹壁、过滤装置和固体输送带,所述凹壁与筒体左侧内壁相连接,所述过滤装置与筒体下侧内壁相连接,所述固体输送带与筒体上侧内壁相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分离污水中固体并且工作效率高、成本低廉。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水固体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5)和位于筒体(5)上方的上料部分,所述筒体(5)包括凹壁(8)、过滤装置(9)和固体输送带(6),所述凹壁(8)与筒体(5)左侧内壁相连接,所述过滤装置(9)与筒体(5)下侧内壁相连接,所述固体输送带(6)与筒体(5)上侧内壁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固体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5)还包括固体出料斗(7),所述固体出料斗(7)连接于固体输送带(6)右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固体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壁(8)由若干个相同的凹形弧连接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固体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5)还包括液体收集槽(10)和排液管路(11),所述液体收集槽(10)位于过滤装置(9)下方与排液管路(11)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固体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输送带(6)左端与凹壁(8)相配合并留有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水固体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输送带(6)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0°。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固体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输送带(6)与固体出料斗(7)的夹角为100°~15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污水固体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输送带(6)与固体出料斗(7)的夹角为120°~13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固体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部分包括污水收集箱(1)、上料机构(2)和出料斗(3),所述污水收集箱(1)与上料机构(2)和出料斗(3)依次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污水固体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入口(4),所述入口(4)位于筒体(5)上方与出料斗(3)之间。
说明书
一种污水固体分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固体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水污染是由有害化学物质造成水的使用价值降低或丧失,污染环境的水。污水中的酸、碱、氧化剂,以及铜、镉、汞、砷等化合物,苯、二氯乙烷、乙二醇等有机毒物,会毒死水生生物,影响饮用水源、风景区景观。污水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时消耗水中的氧,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命,水中溶解氧耗尽后,有机物进行厌氧分解,产生硫化氢、硫醇等难闻气体,使水质进一步恶化。
目前多种治理水污染的措施都慢慢的出现了,但是对于污水的处理,并不是很规范,而且大多数污水处理都只是考虑到污水中的元素处理,而没有想到对于污水中杂质固体的处理。
因此急需一种可以有效分离污水中固体并且工作效率高、成本低廉的污水固体分离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以有效分离污水中固体并且工作效率高、成本低廉的污水固体分离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污水固体分离装置,其中,包括筒体和位于筒体上方的上料部分,所述筒体包括凹壁、过滤装置和固体输送带,所述凹壁与筒体左侧内壁相连接,所述过滤装置与筒体下侧内壁相连接,所述固体输送带与筒体上侧内壁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筒体还包括固体出料斗,所述固体出料斗连接于固体输送带右侧。
进一步的,所述凹壁由若干个相同的凹形弧连接而成。
更进一步的,所述筒体还包括液体收集槽和排液管路,所述液体收集槽位于过滤装置下方与排液管路相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固体输送带左端与凹壁相配合并留有间隙。
更进一步的,所述固体输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0°。
更进一步的,所述固体输送带与固体出料斗的夹角为100°~150°。
更进一步的,所述固体输送带与固体出料斗的夹角优选为120°~130°。
进一步的,所述上料部分包括污水收集箱、上料机构和出料斗,所述污水收集箱与上料机构和出料斗依次相连。
更进一步的,还包括入口,所述入口位于筒体上方与出料斗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中,凹壁的弧形设计让污水可以更充分的流过过滤装置;
2.本实用新型中,凹壁与固体传送带的间隙使得可以将固体与污水进行有效的分离;
3.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使得制造方便,保养维护也较为简单。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