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5.06.10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IPC分类号C02F3/28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厌氧池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多个相邻设置的厌氧池,以及在每个厌氧池进水口同侧设置的潜水搅拌机,在第一厌氧池内设有污泥泵,污泥泵与除第一厌氧池之外的其它所有厌氧池之间分别设有连接管道,每根连接管道上设有开关阀门;所述每根连接管道延伸到其对应的厌氧池中的与潜水搅拌机对角的区域;每根连接管道位于厌氧池水下的区域段上分叉连接有软管。该系统利用高速水流和软管自由摆动,解决了污泥在厌氧池中沉积的问题。使得即便是较小功率的潜水搅拌机也不存在污泥沉积的情况,极大的节约了投入成本。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厌氧池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多个相邻设置的厌氧池,以及在每个厌氧池进水口同侧设置的潜水搅拌机,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厌氧池内设有污泥泵,污泥泵与除第一厌氧池之外的其它所有厌氧池之间分别设有连接管道,每根连接管道上设有开关阀门;
所述每根连接管道延伸到其对应的厌氧池中的与潜水搅拌机对角的区域;
每根连接管道位于厌氧池水下的区域段上分叉连接有软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厌氧池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连接管道位于厌氧池水下区域段上的软管依次间隔设有多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厌氧池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的自由端设有单向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厌氧池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泵设置于第一厌氧池的上清液层位置。
说明书
一种厌氧池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厌氧池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厌氧池内利用厌氧菌的作用,使有机物发生水解、酸化和甲烷化,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并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有利于后续的好氧处理。
一般的厌氧池设计为多个相邻的矩形池,进水侧设置1台潜水搅拌机。如果在厌氧池设计中,由于潜水搅拌机的设计功率不足,在实际运行当中,受污泥浓度、回流、设备维修等影响,厌氧池潜水搅拌机对角处容易沉积污泥。污泥沉积一方面导致大量污泥死亡并上浮,造成非正常运营的表象;另一方面由于沉积污泥占用了活性污泥处理空间,使厌氧池降低甚至失去处理效果。
为了弥补设计功率不足造成的缺陷,如果更换更大功率、更大叶轮的潜水搅拌机,则会使得成本大幅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在保证厌氧池不沉积污泥的情况下大幅降低成本的污水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厌氧池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多个相邻设置的厌氧池,以及在每个厌氧池进水口同侧设置的潜水搅拌机,在第一厌氧池内设有污泥泵,污泥泵与除第一厌氧池之外的其它所有厌氧池之间分别设有连接管道,每根连接管道上设有开关阀门。
所述每根连接管道延伸到其对应的厌氧池中的与潜水搅拌机对角的区域。
每根连接管道位于厌氧池水下的区域段上分叉连接有软管。
连接管道位于厌氧池水下区域段上的软管依次间隔设有多根。
为避免系统长时间不运行状态下,污泥堵塞管道,所述软管的自由端设有单向阀。
所述污泥泵设置于第一厌氧池的上清液层位置。上清液溶解氧浓度低,不会对其它厌氧池溶解氧造成较大影响。
该系统工作过程为,当某厌氧池潜水搅拌机的对角区域出现污泥沉积时,开启相应连接管道上的开关阀门,污泥泵将第一厌氧池的水通过连接管道输送至对应厌氧池中设置的软管并从软管自由端喷出,高速水流对沉积的污泥进行有效冲击;
同时,软管自由端会做无规则运动,从而带动整条软管做无规则运动,软管的运动对沉积的污泥进行了有效的搅拌。沉积的污泥在软管的搅拌、水流的冲击双重作用下,无法沉积,从而与污水进行有效混合,重新恢复厌氧池的处理功能。
不用厌氧池的开关阀门可同时开启;亦可不同时开启,单独运行。只要有污泥沉积即运行。
本实用新型的显著效果是:
1.通过在厌氧池潜水搅拌机的对角设置软管,利用高速水流冲刷沉积的污泥,同时利用软管在水压力作用下可自由摆动的原理搅动沉积的污泥,避免了污泥在厌氧池中的沉积。
通过对厌氧池系统结构上的简单改变,使得即便是较小功率的潜水搅拌机也不存在污泥沉积的情况,极大的节约了投入成本。
2.污泥泵抽吸的水为第一厌氧池上清液,溶解氧浓度低,不会对其它厌氧池溶解氧造成较大影响。而且,水源来自系统自身,并没有从外界引水,不会造成水资源浪费。
3.各软管末端均安装单向阀,可以避免系统长时间不运行状态下,污泥堵塞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