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5.06.17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IPC分类号E02B7/02; E02B1/00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有效处理沟谷常年流水以及抵御泥石流的用于沟水处理及泥石流防护的拦挡组合结构,属于水利水电构造领域,包括挡水坝和将挡水坝上游河道与下游河道连通的排水管涵;还包括拦截坝,所述拦截坝位于挡水坝的上游,拦截坝的一端与河道边沿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河道内。本实用新型在设置有挡水坝和排水管涵的情况下,在挡水坝上游通过设置拦截坝,这样既能对沟谷常年流水进行有效挡排处理,为下游提供临时施工区域;又能抵御泥石流等特殊自然灾害,避免泥石流对挡水坝的危害。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用于沟水处理及泥石流防护的拦挡组合结构,包括挡水坝(1)和将挡水坝(1)上游 河道与下游河道连通的排水管涵(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拦截坝(3),所述拦截坝(3)位 于挡水坝(1)的上游,拦截坝(3)的一端与河道边沿(4)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河道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沟水处理及泥石流防护的拦挡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河 道两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拦截坝(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沟水处理及泥石流防护的拦挡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拦截坝(3)有多个,且多个拦截坝(3)沿河道流向依次交错的设置在河道两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沟水处理及泥石流防护的拦挡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 两个拦截坝(3)之间的间距a相等或者沿河道流向方向间距a逐渐减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沟水处理及泥石流防护的拦挡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拦截坝(3)包括阻挡段(31),所述阻挡段(31)与河道流向垂直,阻挡段(31)的一端与 河道边沿(4)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河道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沟水处理及泥石流防护的拦挡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拦截坝(3)还包括拦挡段(32),所述阻挡段(31)和拦挡段(32)连接成“L”形;并且所 述拦挡段(32)的一端与阻挡段(31)上延伸至河道内的一端连接,拦挡段(32)另一端朝 河道上游延伸。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沟水处理及泥石流防护的拦挡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拦截坝(3)的长度b大于河道宽度c的一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沟水处理及泥石流防护的拦挡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拦截坝(3)由钢筋石笼(5)逐层堆叠而成,在钢筋石笼(5)内填充有块石(6);拦截坝(3) 的迎水面设置为直立式,拦截坝(3)的背水面设置为阶梯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沟水处理及泥石流防护的拦挡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拦截 坝(3)通过固定桩(8)与河道底部河床(7)固定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沟水处理及泥石流防护的拦挡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拦 截坝(3)的底端嵌入到河床(7)内。
说明书
用于沟水处理及泥石流防护的拦挡组合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水电构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针对高山峡谷地区支流沟谷进行沟水 处理以及泥石流防护的用于沟水处理及泥石流防护的拦挡组合结构。
背景技术
在高山峡谷地区建筑水电站工程时,支流沟谷多为常年流水、且切割较深,近坝区可利 用的施工场地极少,而工程建设中有大量的施工弃渣需要堆存,还需布置各类施工辅助设施, 因此,常利用坝址附近的支流沟谷作为拦沟型弃渣场、施工辅助设施区等,需对沟谷进行沟 水处理。常规的沟水处理方式多采用挡水坝+排水管涵的方式,这种处理方式主要针对含固体 物质较少的清水沟。然而,由于暴雨或其他自然灾害的影响,一些沟谷易发生泥石流灾害, 泥石流可造成管涵堵塞,引起排水不畅,泥石流还会对挡水坝造成一定的冲击,使得挡水坝 的安全性较低。因此,常规的沟水处理措施难以满足工程建设需要,需要研究一种既能对常 年流水进行有效地挡排处理,又能抵御泥石流危害的水利水电工程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可有效处理沟谷常年流水以及抵 御泥石流的用于沟水处理及泥石流防护的拦挡组合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沟水处理及泥石流防护的拦挡组 合结构,包括挡水坝和将挡水坝上游河道与下游河道连通的排水管涵;还包括拦截坝,所述 拦截坝位于挡水坝的上游,拦截坝的一端与河道边沿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河道内。
进一步的是:在河道两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拦截坝。
进一步的是:所述拦截坝有多个,且多个拦截坝沿河道流向依次交错的设置在河道两侧。
进一步的是:相邻两个拦截坝之间的间距a相等或者沿河道流向方向间距a逐渐减小。
进一步的是:所述拦截坝包括阻挡段,所述阻挡段与河道流向垂直,阻挡段的一端与河 道边沿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河道内。
进一步的是:所述拦截坝还包括拦挡段,所述阻挡段和拦挡段连接成“L”形;并且所述 拦挡段的一端与阻挡段上延伸至河道内的一端连接,拦挡段另一端朝河道上游延伸。
进一步的是:所述拦截坝的长度b大于河道宽度c的一半。
进一步的是:所述拦截坝由钢筋石笼逐层堆叠而成,在钢筋石笼内填充有块石;拦截坝 的迎水面设置为直立式,拦截坝的背水面设置为阶梯式。
进一步的是:拦截坝通过固定桩与河道底部河床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是:拦截坝的底端嵌入到河床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设置有挡水坝和排水管涵的情况下,在挡水坝上游再设置 拦截坝,由此可抵御在沟谷发生泥石流的情况下由拦截坝对泥石流中的泥石固体物质进行拦 截,避免对排水管涵的堵塞情况以及泥石流对挡水坝的冲击危害。另外,通过将拦截坝设置 成“L”形,可增强其对固体物质的拦截效果,并且通过采用钢筋石笼加块石的结构堆叠而成 的阶梯状拦截坝,其块石可就地取材,整体施工方便、造价低廉,对河道基础要求低,拆除 和翻修方便;同时还允许水流通过石块间的缝隙穿过拦截坝,而固体物质则被阻挡。本实用 新型既能对沟谷常年流水进行有效挡排处理,为下游提供临时施工区域;又能抵御泥石流等 特殊自然灾害,避免泥石流对挡水坝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