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5.10.23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IPC分类号F22B37/54; F24D11/00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炉排污废水热量利用装置,至少包括:连续排污扩容器、定期排污扩容器、换热装置,连续排污扩容器分别通过管件连接蒸汽除氧器和锅炉连续排污水;定期排污扩容器通过管件连接锅炉定期排污水;连续排污扩容器和定期排污扩容器通过管道连接;连续排污扩容器和定期排污扩容器分别通过锅炉定期排污水和锅炉连续排污水,收集锅炉连续排污水和定期排污的热废水,锅炉连续排污热水经连续排污扩容器扩容后,蒸汽送至蒸汽除氧器,热水经管道送至定期排污扩容器;热废水在定期排污扩容器中扩容后,蒸汽排空,热水经废热管道送至换热装置中,与被加热介质换热,降低热废水的温度,排入排污降温池中。它能降低排污水进入排污降温池的温度。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锅炉排污废水热量利用装置,其特征是:至少包括:连续排污扩容器(1)、定期排污扩容器(3)、换热装置(5),连续排污扩容器(1)分别通过管件连接蒸汽除氧器(6)和锅炉连续排污水(8);定期排污扩容器(3)通过管件连接锅炉定期排污水(9);连续排污扩容器(1)和定期排污扩容器(3)通过管道(2)连接;连续排污扩容器(1)和定期排污扩容器(3)分别通过锅炉定期排污水(9)和锅炉连续排污水(8),收集锅炉连续排污水和定期排污的热废水,锅炉连续排污热水经连续排污扩容器(1)扩容后,蒸汽送至蒸汽除氧器(6),热水经管道(2)送至定期排污扩容器(3);热废水在定期排污扩容器(3)中扩容后,蒸汽排空,热水经废热管道(4)送至换热装置(5)中,与被加热介质换热,降低热废水的温度,排入排污降温池(7)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排污废水热量利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换热装置(5)包括连接的被加热介质入口(10)和被加热介质出口(11),废热管道(4)的出口接口和排污降温池(7)的入口接口;锅炉连续排污(8)进入连续排污扩容器(1),锅炉定期排污水(9)进入定期排污扩容器(3);连续排污扩容器(1)扩容后的废水经管道(2)送至定期排污扩容器(3),与锅炉定期排污废水(8)混合;在定期排污扩容器(3)混合之后,经定期排污扩容器(3)下端连接的换热装置(5),被加热介质经被加热介质入口(10)进入换热装置(5),换热装置(5)进一步吸收锅炉排污热废水的热量,降低排污水进水排污降温池(7)的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排污废水热量利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被加热介质是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排污废水热量利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被加热介质是液体介质。
说明书
一种锅炉排污废水热量利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排污工艺,特别是余热回收锅炉的排污水热量利用阶段,具体是一种锅炉排污废水热量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在锅炉排污系统中,锅炉分为连续排污和定期排污,除连续排污经连续排污扩容器后闪蒸出蒸汽回收利用外,剩余连排污水、定排污水均经过定期排污扩容器直接排放至排污降温池,并需用冷却水将排污降温池中的热水冷却后才能排放,造成了能源的浪费和冷却水用量的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目前锅炉排污系统大量热水就地排放的现状,提供一种能降低排污水进入排污降温池的温度,减少冷却水用量的锅炉排污废水热量利用工艺。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方案完成:一种锅炉排污废水热量利用装置,其特征是:至少包括:连续排污扩容器、定期排污扩容器、换热装置,连续排污扩容器分别通过管件连接蒸汽除氧器和锅炉连续排污水;定期排污扩容器通过管件连接锅炉定期排污水;连续排污扩容器和定期排污扩容器通过管道连接;连续排污扩容器和定期排污扩容器分别通过锅炉定期排污水和锅炉连续排污水,收集锅炉连续排污水和定期排污的热废水,锅炉连续排污热水经连续排污扩容器扩容后,蒸汽送至蒸汽除氧器,热水经管道送至定期排污扩容器;热废水在定期排污扩容器中扩容后,蒸汽排空,热水经废热管道送至换热装置中,与被加热介质换热,降低热废水的温度,排入排污降温池中。
所述的换热装置包括连接的被加热介质入口和被加热介质出口,底部有排污降温池,锅炉连续排污进入连续排污扩容器,锅炉定期排污水进入定期排污扩容器;连续排污扩容器扩容后的废水经管道送至定期排污扩容器,与锅炉定期排污废水混合;在定期排污扩容器扩容之后,经定期排污扩容器下端连接的换热装置,被加热介质经被加热介质入口进入换热装置,换热装置进一步吸收锅炉排污热废水的热量,降低排污水进水排污降温池的温度。
所述的被加热介质是水。
所述的被加热介质或是其他液体介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针对锅炉排污系统热水热量回收利用的工艺,即通过在定期排污扩容器之后设置换热器,回收锅炉热废水的热量,加热给水用于采暖或其他用途;换热完成后的锅炉热废水排至排污降温池,从而降低排污水进入排污降温池的温度,减少冷却水的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