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紫外线消毒的膜技术医疗废水处理方法

发布时间:2018-4-12 16:05:38

  申请日2015.07.15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紫外线消毒的膜技术医疗废水处理方法及装置,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污水处理易产生污泥、污水处理装置占地面积大等技术问题。本医疗废水处理方法包括a、预处理:将污水置入分解池中利用厌氧发酵法处理污水;b、好氧处理:将经过步骤a处理的污水置入曝气池中,利用曝气手段使空气和污水充分接触;c、膜组件处理:将经过步骤b处理的污水置入膜组件处理池中,利用膜-生物反应器将污水中的悬浮物过滤截留,对污水中的有机物和可氧化物质进行降解;d、紫外线消毒排放等,本发明还包括实施该方法的装置。本医疗废水处理方法出水效果好,悬浮物小于10mg/,利用紫外线杀菌无二次污染,运行安全,可靠而且成本及运行维护费用低。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带紫外线消毒的膜技术医疗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带紫外线消毒的膜技术医疗废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预处理:将污水置入分解池(8)中,利用厌氧发酵法处 理污水;

  b、好氧处理:将经过步骤a处理的污水置入曝气池(9)中, 利用曝气手段使空气和污水充分接触;

  c、膜组件处理:将经过步骤b处理的污水置入膜组件处理池 (10)中,利用膜-生物反应器(11)将污水中的悬浮物过滤截留, 并对污水中的有机物和可氧化物质进行降解或氧化分解,降低污 水中的生化耗氧量以及化学耗氧量指标;

  d、消毒排放:利用自吸泵(5)将经过步骤c处理的污水吸 出,并进入紫外线灯管(15)消毒,达到排放标准以后进行排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紫外线消毒的膜技术医疗废 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之前,利用管道收集生活废 水,通过格栅池去除污水中大颗粒悬浮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带紫外线消毒的膜技术医 疗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初步去除污水中的 悬浮物和有机物使污水中悬浮物以及生化耗氧量的指标分别达到 40%~50%和20%~3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带紫外线消毒的膜技术医 疗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中,利用膜-生物反应器 (11)截留污水中90%-95%的悬浮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带紫外线消毒的膜技术医 疗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d中,紫外线灯管(15) 发出的紫外光为C射线,波长为240nm~260nm。

  6.一种带紫外线消毒的膜技术医疗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带紫外线消毒的膜技术医疗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具有空腔 (2)的罐体(1),所述罐体(1)上侧开设有连通空腔(2)的进 水口(3),所述腔体包括相互隔开的分解池(8)、曝气池(9)和 膜组件处理池(10),所述进水口(3)位于所述分解池(8)上方 且所述分解池(8)与曝气池(9)之间、所述曝气池(9)与所述 膜组件处理池(10)之间均相连通,所述曝气池(9)内设有曝气 结构(12),所述膜组件处理池(10)内设有膜-生物反应器(11), 所述膜组件处理池(10)内连接有出水管道(13),所述带紫外线 消毒的膜技术医疗废水处理装置还包括能够对出水管道(13)内 的液体进行消毒的紫外线灯管(1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带紫外线消毒的膜技术医疗废 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内依次间隔设有竖直向 上的隔板一(6)和隔板二(7),所述隔板一(6)和隔板二(7) 将所述罐体(1)的空腔(2)分隔为所述的分解池(8)、曝气池 (9)和膜组件处理池(10);所述隔板一(6)和隔板二(7)的 上端面均与所述罐体(1)的上侧内壁之间具有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带紫外线消毒的膜技术医 疗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紫外线消毒的膜技术医疗 废水处理装置还包括出水口(4),所述紫外线灯管(15)设置在 所述罐体(1)上方,所述出水管道(13)上设有自吸泵(5),所 述出水管道(13)的一端设置在所述膜-生物反应器(11)一侧, 所述出水管道(13)穿过所述紫外线灯管(15)的紫外线照射区 域且所述出水管道(13)另一端与所述出水口(4)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带紫外线消毒的膜技术医 疗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结构(12)包括设置在 所述罐体(1)上方的风机(121),所述曝气池(9)靠近底部间 隔设有若干具有出气小孔的扩散盘(122),所述扩散盘(122)的 出气小孔与所述风机(121)通过通气管道一(123)相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带紫外线消毒的膜技术医疗 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121)还连接有通气管道 二(14),所述通气管道二(14)的出气口位于所述膜-生物反应 器(11)处。

  说明书

  一种带紫外线消毒的膜技术医疗废水处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废水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带紫外线消毒 的膜技术医疗废水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世界上的淡水资源相对来说比较匮乏,中国是一个严重缺水 国家,污水处理及回用是开发利用水资源的有效措施之一。污水回 用是将城市污水、工业污水等通过污水处理装置处理之后,将其重 复利用;各种污水就近可得,可免去长距离输水,而实现就近处理 实现水资源的充分利用,同时污水经过就近处理,也可防止污水 在长距离输送过程中造成污水渗漏,导致污染地下水源;污水回 用已经在世界上许多缺水的地区广泛采用。

  我国专利(公告号:CN203946925U;公开日:2014-11-19) 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罐,其罐体内设置有过滤膜支架和过滤膜自 动清洁装置,在过滤膜支架的作用下,污水中的污物可形成过滤 膜,过滤膜自动清洁装置使由污物形成的过滤膜振动、部分脱落, 可有效地防止过滤膜板结,降低了污水处理罐的清洗频率和维护 成本,使得污水处理罐的工作时间延长,污水处理量增多,污水 处理能力得到了提高;通过设置冲洗装置,在污水处理罐停止工 作时,对罐体和/或过滤膜支架进行冲洗,以防止污水中的污物滞 留在罐体的内壁面上形成挂腊,或者污物滞留在过滤膜支架上, 堵塞过滤膜支架上的过水间隙。

  上述专利中的污水处理罐虽然设置了过滤膜自动清洁装置能 够清洗过滤膜,但该装置结构复杂,占用空间较大,同时上述专 利中污水处理罐采用的普通过滤膜会沉淀出大量的污泥,难以处 理,而且过滤的水质效果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带紫外线 消毒的膜技术医疗废水处理方法及装置,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 问题:一是如何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和污水处理后的水质效果,二 是如何减少污水处理装置的占地面积和提高污水处理后的水质效 果。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带紫外线消毒的膜技术医疗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紫外线消毒的膜技术医疗废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预处理:将污水置入分解池中,利用厌氧发酵法处理污水;

  b、好氧处理:将经过步骤a处理的污水置入曝气池中,利用 曝气手段使空气和污水充分接触;

  c、膜组件处理:将经过步骤b处理的污水置入膜组件处理池 中,利用膜-生物反应器将污水中的悬浮物过滤截留,并对污水中 的有机物和可氧化物质进行降解或氧化分解,降低污水中的生化 耗氧量以及化学耗氧量指标;

  d、消毒排放:利用自吸泵将经过步骤c处理的污水吸出,并 进入紫外线灯管消毒,达到排放标准以后进行排放。

  其原理如下:本技术方案中采用MBR(MembraneBio-Reactor, 膜-生物反应器)作为污水处理净化膜组件,污水进入一区分解池 预处理,利用厌氧发酵法处理污水,在厌氧微生物的作用下,对 可生物降解的高浓度污水经厌氧发酵,大部分有机物被降解,使 污水初步净化,在降解有机物的过程中不断产生污泥。然后污水 进入二区曝气池中,经曝气结构使空气与污水强烈充分接触,其 目的在于将空气中的氧溶解于污水中,将污水中不需要的气体和 挥发性物质放逐到空气中,促进气体与液体之间物质交换,从而 进一步好氧处理,曝气结构还能够通过使水流运动达到充分混合 和搅拌的目的,空气中的氧通过曝气传递到污水中与有机物或可 氧化物质接触,降低污水中的COD和BOD(COD:ChemicalOxygen Demand,利用化学氧化剂将水中可氧化物质氧化分解,根据残留 的氧化剂的量计算出氧的消耗量;BOD:BiochemicalOxygen Demand,生化需氧量或生化耗氧量,表示水中有机物等需氧污染 物质含量的一个综合指示)指标。然后污水再进入三区膜组件处 理池经由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截留悬浮物和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 和可氧化物质,然后通过自吸泵利用出水管道将处理后的污水吸 出来并进入紫外线灯管进行消毒,最后达标排放。

  本技术方案可以用于医疗废水处理,该处理标准采用《医疗 废水排放标准》(GB/T18466-2005)的规定。

  在上述的带紫外线消毒的膜技术医疗废水处理方法中,在步 骤a之前,利用管道收集生活废水,通过格栅池去除污水中大颗 粒悬浮物。

  在上述的带紫外线消毒的膜技术医疗废水处理方法中,在步 骤a中,初步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和有机物使污水中悬浮物以及 生化耗氧量的指标分别达到40%~50%和20%~30%。经过步骤a 处理后SS(SuspendedSubstance,水质中的悬浮物)达到40%~ 50%,优选45%,BOD(BiochemicalOxygenDemand,生化需氧量 或生化耗氧量,表示水中有机物等需氧污染物质含量的一个综合 指示)指标达到20%~30%,优选为25%。

  在上述的带紫外线消毒的膜技术医疗废水处理方法中,在步 骤c中,利用膜-生物反应器截留污水中90%-95%的悬浮物。经过 步骤c处理后,污水中的悬浮物得到进一步过滤和处理,SS (SuspendedSubstance,水质中的悬浮物)的去除率达到 90%-95%,从而满足污水处理排放标准。

  在上述的带紫外线消毒的膜技术医疗废水处理方法中,在步 骤d中,紫外线灯管发出的紫外光为C射线,波长为240nm~ 260nm。本技术方案中优选波长为253.7nm的紫外线。紫外线杀菌 UV灯发出波长253.7nm的紫外线,紫外线杀菌灯在几秒时间内就 可以杀死细菌病毒,杀菌效率高达99%。该紫外线使细菌和病毒 的蛋白质发生变性离解、核酸中形成胸腺嘧啶二聚体,从而破坏 各种病毒和细菌的DNA和RNA结构,杀死其他消毒方法不能消灭 的细菌。

  每一粒波长253.7nm的紫外线光子具有4.9eV的能量。当紫 外线照射到微生物时,便发生能量的传递和积累,积累结果造成 微生物灭活,从而达到消毒的目的。当细菌,病毒吸收超过3600~ 65000uW/cm2计量时,对细菌、病毒的去氧核醣核酸(DNA)及核 醣核酸(RNA)具有强大破坏力,能使细菌、病毒丧失生存力及繁 殖力进而消灭细菌,病毒,达到消毒灭菌成效。紫外线一方面可 使核酸突变,阻碍其复制,转录封锁及蛋白质的合成;一方面产 生自由基可引起光电离,从而导致细胞的死亡。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带紫外线消毒的膜技术医疗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紫外线消毒的膜技术医疗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具有空腔的罐 体,所述罐体上侧开设有连通空腔的进水口,所述腔体包括相互 隔开的分解池、曝气池和膜组件处理池,所述进水口位于所述分 解池上方且所述分解池与曝气池之间、所述曝气池与所述膜组件 处理池之间均相连通,所述曝气池内设有曝气结构,所述膜组件 处理池内设有膜-生物反应器,所述膜组件处理池内连接有出水管 道,所述带紫外线消毒的膜技术医疗废水处理装置还包括能够对 出水管道内的液体进行消毒的紫外线灯管。

  其原理如下:运用第一个技术方案的带紫外线消毒的膜技术 医疗废水处理方法,并结合并技术方案中带紫外线消毒的膜技术 医疗废水处理装置达到处理污水的目的,收集的生活废水经过管 道与本罐体上的进水口相连,污水从进水口流入分解池中,在分 解池经过初步沉淀和分解,再到曝气池中经曝气结构使空气与污 水强烈充分接触,其目的在于将空气中的氧溶解于污水中,将污 水中不需要的气体和挥发性物质放逐到空气中,促进气体与液体 之间物质交换,从而进一步好氧处理;然后再到膜组件处理池中, 膜组件处理池中培养有大量的驯化细菌,在兼氧、好氧微生物的 新陈代谢作用下,污水中的各类污染物得到去除,通过膜的过滤 作用可以完全做到“固液分离”,从而保证出水浊度降至极低,污 水中的各类污染物也通过膜的过滤作用得到进一步的去除。污水 经过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后再采用紫外线杀菌,紫外线灯管发射的 紫外线可使蛋白质发生变性离解,核酸中形成胸腺嘧啶二聚体, 破坏各种病毒和细菌的DNA和RNA结构,导致细菌和病毒的死亡, 还能够杀死其他消毒方法不能杀菌的细菌;本紫外线灯管发射的 紫外线能够在几秒时间内就可以杀死细菌病毒,杀菌效率高达 99%。最后经过出水管道排出水质较好的水,完成污水的净化回收 利用。本带紫外线消毒的膜技术医疗废水处理装置结构紧凑,占 地面积小,产生的污泥少,污水处理效率高,水质效果好。

  在膜组件处理池中,有机物的降解主要是通过形成较高浓度 的污泥在兼性厌氧性菌作用下完成的;大分子有机污染物被逐步 降解为小分子有机物,最终氧化分解为CO2、H2O等稳定的无机物 质,由于兼性厌氧菌的生成不需要溶解氧的保证,所以降低了动 力消耗。膜-生物反应器在实现污水处理回用的同时,实现了有机 污泥的大幅度减量,可实现基本无有机剩余污泥排放,成功解决 了剩余污泥处置难题。

  新增有机物在兼性厌氧菌的作用下一部分被分解为小分子有 机物,继而被氧化分解为CO2、H2O等无机物;另一部分被合成为 细胞。在低污泥负荷条件下,该细胞作为营养物在兼性厌氧菌作 用下一部分又被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继而又被氧化分解为CO2、 H2O等无机物;另一部分又被合成为新细胞。依此类推,在低污泥 负荷条件下,该新细胞又作为营养物,在兼性厌氧菌的作用下继 续作分解与合成的代谢,直至细胞最后全部代谢为CO2、H2O等无 机物。

  当系统内新增细胞等于代谢速率时,有机污泥零增长。本申 请人通过长期实验监测出当污泥自身消化与增殖达到动态平衡 时,系统内的污泥负荷基本维持在0.072kg(COD)/kg(MLSS·d)。 进水有机污染物浓度高,新增细胞多,代谢速率高,MLVSS升高; 反之,进水有机污染物浓度低,新增细胞少,代谢速率低,MLVSS 降低。由于膜-生物反应器能够将细菌截留下来,污泥浓度随进水 浓度可以在比较宽的范围内波动,确保系统能在0.072kg(COD) /kg(MLSS·d)这个污泥负荷下运行,实现有机剩余污泥近零排 放。且通过不排泥方式的运行,可以维持较长污泥龄,抑制了丝 状菌的增殖,解决了不排泥情况下的污泥膨胀问题。

  污水除磷技术主要有化学除磷和生物除磷,化学除磷药剂用 量大,产生的化学污泥多,运行成本高;生物除磷需通过排泥实 现,存在剩余污泥处理难题,本技术方案利用膜-生物反应器对有 机污泥进行分解,解决了这一难题。

  本技术方案中还采用兼氧生物气化除磷工艺,厌氧氨氧化的 反应机理是:在一定条件下,硝化作用产生大量的NO2-累积,厌 氧氨氧化菌首先将NO2-转化成NH2OH,再以NH2OH为电子受体将NH4+氧化生成N2H4;N2H4转化成N2,并为NO2-还原成NH2OH提供电子, 实验中有少量NO2-被氧化成NO2-。由于实现了短程硝化、厌氧氨 氧化作用,减少了供氧,大幅降低曝气能耗和反硝化所需碳源, 从而实现了高效脱氮目的。在实施上,不仅要优化营养条件和环 境条件,促进厌氧氨氧化菌的生长,同时要设法改善菌体的沉降 性能并改进反应器的结构,促使功能菌有效持留。

  厌氧氨氧化涉及的化学反应为:

  NH2OH+NH3→N2H4+H2O;

  N2H4→N2+4[H];

  HNO2+4[H]→NH2OH+H2O。

  在上述的带紫外线消毒的膜技术医疗废水处理装置中,所述 罐体内依次间隔设有竖直向上的隔板一和隔板二,所述隔板一和 隔板二将所述罐体的空腔分隔为所述的分解池、曝气池和膜组件 处理池;所述隔板一和隔板二的上端面均与所述罐体的上侧内壁 之间具有间隙。污水从进水口从上往下进入后在重力作用下冲到 底部,处理过程中达到一定量后自动漫过隔板一或隔板二,进入 下一道工序,提高自动化的同时保证充分反应。

  在上述的带紫外线消毒的膜技术医疗废水处理装置中,所述 带紫外线消毒的膜技术医疗废水处理装置还包括出水口,所述紫 外线灯管设置在所述罐体上方,所述出水管道上设有自吸泵,所 述出水管道的一端设置在所述膜-生物反应器一侧,所述出水管道 穿过所述紫外线灯管的紫外线照射区域且所述出水管道另一端与 所述出水口相连接。

  在上述的带紫外线消毒的膜技术医疗废水处理装置中,所述 曝气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罐体上方的风机,所述曝气池靠近底部 间隔设有若干具有出气小孔的扩散盘,所述扩散盘的出气小孔与 所述风机通过通气管道一相连通。本技术方案中的扩散盘包括出 气管上端设置的圆锥形叶片,圆锥形叶片上开设若干出气小孔, 出气小孔与出气管相连通,出气管下端通气管道一相连通。

  在上述的带紫外线消毒的膜技术医疗废水处理装置中,所述 风机还连接有通气管道二,所述通气管道二的出气口位于所述膜- 生物反应器处。本技术方案中风机通过通气管道二对膜-生物反应 器处通气,从而对膜-生物反应器的膜丝进行冲刷、震荡,并防止 膜-生物反应器的污染和堵塞,同时产生的溶解氧正好被用来氧化 部分小分子有机物和维持出水的溶解氧值。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1、本带紫外线消毒的膜技术医疗废水处理方法出水效果好, 悬浮物小于10mg/L。

  2、本带紫外线消毒的膜技术医疗废水处理方法利用紫外线杀 菌无二次污染,运行安全,可靠而且成本及运行维护费用低。

  3、本带紫外线消毒的膜技术医疗废水处理装置占地面积少, 集成度高,有机污泥近零排放,减少二次污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