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Bardenpho工艺处理生活污水技术

发布时间:2018-4-11 17:33:01

  申请日2015.06.24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改良Bardenpho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装置及方法,其装置包括用于对生活污水进行预处理的格栅和集水井,在所述集水井中设置有一提升水泵,所述集水井通过提升水泵依次连接有一铁碳隔室、厌氧池、缺氧池、第一级好氧池、第一级兼氧池、第二级好氧池、第二级兼氧池、第三级好氧池、沉淀池以及出水隔室;所述第三级好氧池与所述沉淀池之间设置有一隔板,所述隔板底部设置有若干排布水孔;所述沉淀池上部还设置有一用于排放处理后的水的排水装置;所述出水隔室中设置有一循环水泵,所述出水隔室通过所述低循环水泵与所述厌氧池连接。通过本发明使得所制备出的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易操作,低成本低能耗的特点,而通过所述装置进行污水处理的方法具有生活污水处理效率高、工艺流程短且自动化程度高的效果。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改良Bardenpho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用于对生活污水进行预处理的格栅和集水井,在所述集水井中设置有一提升水泵,所述集水井通过提升水泵依次连接有一铁碳隔室、厌氧池、缺氧池、第一级好氧池、第一级兼氧池、第二级好氧池、第二级兼氧池、第三级好氧池、沉淀池以及出水隔室;

  所述第三级好氧池与所述沉淀池之间设置有一隔板,所述隔板底部设置有若干排布水孔;所述沉淀池上部还设置有一用于排放处理后的水的排水装置;所述出水隔室中设置有一循环水泵,所述出水隔室通过所述循环水泵与所述厌氧池连接;

  生活污水通过格栅进行预处理后进入到集水井中,将预处理后的污水通过集水井中的提升水泵泵提至铁碳隔室中进行微电解反应,随后依次进入厌氧池、缺氧池、第一级好氧池、第一级兼氧池、第二级好氧池、第二级兼氧池、第三级好氧池中进行反应,再将反应后的污水通过第三级好氧池与所述沉淀池之间的隔板上的布水孔进入到沉淀池中进行处理,获得处理后的水和剩下的泥水混合物,并将处理后的水通过沉淀池上部的排水装置排出,而将剩下的泥水混合物通入出水隔室中,由出水隔室中的低循环水泵将泥水混合物送回至所述厌氧池中,重新进行反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改良Bardenpho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缺氧池和第一级好氧池之间、所述第一级兼氧池和第二级好氧池之间、以及所述第二级兼氧池和第三级好氧池之间均设置有一用于使污水形成上向流的隔板,在所述隔板的顶部均设置有一跌水曝气装置,所述跌水曝气装置均连接于一用于提供氧气的低扬程高流量风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改良Bardenpho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池、缺氧池、第一级好氧池与第一级兼氧池之间、第二级好氧池与第二级兼氧池之间均设置有一用于改变污水流速的折板;所述折板分为上截折板和下截折板两部分,其中,所述上截折板均与所述厌氧池、缺氧池、第一级好氧池与第一级兼氧池、第二级好氧池与第二级兼氧池的池底垂直,所述下截折板均与所述厌氧池、缺氧池、第一级好氧池与第一级兼氧池、第二级好氧池与第二级兼氧池的池底夹角呈4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改良Bardenpho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池和缺氧池中均通过所述折板形成下向流布水隔室和上向流出水隔室,位于厌氧池和缺氧池中下向流布水隔室的污水,通过折板底部的折流口进入到上向流出水隔室中进行反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改良Bardenpho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铁碳隔室中设置有一用于除磷的铁碳微电解填料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改良Bardenpho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铁碳微电解填料层的厚度为200-500m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改良Bardenpho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铁碳微电解填料层的材料为铁-碳-M一体化微电解材料;所述铁-碳-M一体化微电解材料为球形结构,其直径为14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改良Bardenpho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中设置有一排泥管网;所述排泥管网包括一与出水隔室相连接的主干管,以及若干设置在主干管上的污泥斗,所述污泥斗上还置有一污泥吸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改良Bardenpho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的顶部还设置有一用于将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尾气进行排放的尾气排放管。

  10.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装置的改良Bardenpho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当生活污水通过格栅进行预处理后,进入到集水井中,将预处理后的污水通过集水井中的提升水泵泵提至铁碳隔室中进行微电解反应,获得磷含量低的污水;

  B、随后依次进入厌氧池、缺氧池、第一级好氧池、第一级兼氧池、第二级好氧池、第二级兼氧池、第三级好氧池中进行反应,获得反应后的污水;其中,在厌氧池的停留时间为4-6h,缺氧池中停留时间为1.5-2h;在第一级好氧池、第二级好氧池、第三级好氧池的停留时间为3-6h;而在第一级兼氧池、第二级兼氧池的停留时间为1.5-2h;

  C、再将反应后的污水通过第三级好氧池与所述沉淀池之间的隔板上的布水孔进入到沉淀池中进行处理,获得处理后的水和剩下的泥水混合物,并将处理后的水通过沉淀池上部的排水装置排出,而将剩下的泥水混合物通入出水隔室中,由出水隔室中的低循环水泵将泥水混合物送回至所述厌氧池中,重新进行反应。

  说明书

  改良Bardenpho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良Bardenpho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城市规模逐渐扩大,城市人口也急剧增加,居民小区也越来越大,因而每个居民小区产生的生活污水量也越来越多。如果把这些生活污水收集起来进行统一处理,势必要铺设大量的管道,这会加重市政污水处理的负担。为此应在居民小区内或相邻几个小区间建设中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对小区内产生的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后排放或用于城市杂用水。

  目前国内处理城市污水的技术从出水达到标准和经济效益等几方面进行比较,见下表:

  从建设费用和运行成本进行比较,见下表:

  从上述两表格的对比研究,目前国内采用改良后的AB、A/O、A2/O、SBR、氧化沟工艺以及MBR工艺等均存在投资成本高,技术复杂,管理难度较高的问题,而且在除磷方面存在缺陷,难以达到排放的标准。尤其对于生活污水处理来说,寻求一种小型化、操作管理简单、脱氮除磷效率高、能耗低、剩余污泥产量低的污水生物处理工艺,是生活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目前亟持解决的问题。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Bardenpho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装置及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均存在投资成本高、技术复杂或管理难度较高的问题,而且在除磷方面存在缺陷,难以达到排放的标准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改良Bardenpho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装置,用于生活污水的处理,其中,所述装置包括:用于对生活污水进行预处理的格栅和集水井,在所述集水井中设置有一提升水泵,所述集水井通过提升水泵依次连接有一铁碳隔室、厌氧池、缺氧池、第一级好氧池、第一级兼氧池、第二级好氧池、第二级兼氧池、第三级好氧池、沉淀池以及出水隔室;

  所述第三级好氧池与所述沉淀池之间设置有一隔板,所述隔板底部设置有若干排布水孔;所述沉淀池上部还设置有一用于排放处理后的水的排水装置;所述出水隔室中设置有一循环水泵,所述出水隔室通过所述低循环水泵与所述厌氧池连接。

  生活污水通过格栅进行预处理后进入到集水井中,将预处理后的污水通过集水井中的提升水泵泵提至铁碳隔室中进行微电解反应,随后依次进入厌氧池、缺氧池、第一级好氧池、第一级兼氧池、第二级好氧池、第二级兼氧池、第三级好氧池中进行反应,再将反应后的污水通过第三级好氧池与所述沉淀池之间的隔板上的布水孔进入到沉淀池中进行处理,获得处理后的水和剩下的泥水混合物,并将处理后的水通过沉淀池上部的排水装置排出,而将剩下的泥水混合物通入出水隔室中,由出水隔室中的循环水泵将泥水混合物送回至所述厌氧池中,重新进行反应。

  所述改良Bardenpho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装置,其中,所述缺氧池和第一级好氧池之间、所述第一级兼氧池和第二级好氧池之间、以及所述第二级兼氧池和第三级好氧池之间均设置有一用于使污水形成上向流的隔板,在所述隔板的顶部均设置有一跌水曝气装置,所述跌水曝气装置均连接于一用于提供氧气的低扬程高流量风机。

  所述改良Bardenpho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装置,其中,所述厌氧池、缺氧池、第一级好氧池与第一级兼氧池之间、第二级好氧池与第二级兼氧池之间均设置有一用于改变污水流速的折板;所述折板分为上截折板和下截折板两部分,其中,所述上截折板均与所述厌氧池、缺氧池、第一级好氧池与第一级兼氧池、第二级好氧池与第二级兼氧池的池底垂直,所述下截折板均与所述厌氧池、缺氧池、第一级好氧池与第一级兼氧池、第二级好氧池与第二级兼氧池的池底夹角呈45°。

  所述改良Bardenpho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装置,其中,所述厌氧池和缺氧池中均通过所述折板形成下向流布水隔室和上向流出水隔室,位于厌氧池和缺氧池中下向流布水隔室的污水,通过折板底部的折流口进入到上向流出水隔室中进行反应。

  所述改良Bardenpho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装置,其中,所述铁碳隔室中设置有一用于除磷的铁碳微电解填料层。

  所述改良Bardenpho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装置,其中,所述铁碳微电解填料层的厚度为200-500mm。

  所述改良Bardenpho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装置,其中,所述铁碳微电解填料层的材料为铁-碳-M一体化微电解材料;所述铁-碳-M一体化微电解材料为球形结构,其直径为14mm。

  所述改良Bardenpho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装置,其中,所述沉淀池中设置有一排泥管网;所述排泥管网包括一与出水隔室相连接的主干管,以及若干设置在主干管上的污泥斗,所述污泥斗上还置有一污泥吸口。

  所述改良Bardenpho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的顶部还设置有一用于将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尾气进行排放的尾气排放管。

  一种基于上述装置的改良Bardenpho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A、当生活污水通过格栅进行预处理后,进入到集水井中,将预处理后的污水通过集水井中的提升水泵泵提至铁碳隔室中进行微电解反应,获得磷含量低的污水;

  B、随后依次进入厌氧池、缺氧池、第一级好氧池、第一级兼氧池、第二级好氧池、第二级兼氧池、第三级好氧池中进行反应,获得反应后的污水;其中,在厌氧池的停留时间为4-6h,缺氧池中停留时间为1.5-2h;在第一级好氧池、第二级好氧池、第三级好氧池的停留时间为3-6h;而在第一级兼氧池、第二级兼氧池的停留时间为1.5-2h;

  C、再将反应后的污水通过第三级好氧池与所述沉淀池之间的隔板上的布水孔进入到沉淀池中进行处理,获得处理后的水和剩下的泥水混合物,并将处理后的水通过沉淀池上部的排水装置排出,而将剩下的泥水混合物通入出水隔室中,由出水隔室中的低循环水泵将泥水混合物送回至所述厌氧池中,重新进行反应。

  有益效果:本发明一种改良Bardenpho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装置及方法,其通过采用A2O+多级A/O工艺有机组成的折流式改良Bardenpho工艺,结构形式采用优化后的ABR形式,既发挥改良Bardenpho工艺的优势又充分利用ABR的水力条件,使得所制备出的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易操作,低成本低能耗,通过所述装置进行污水处理的方法具有生活污水处理效率高、工艺流程短且自动化程度高的效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