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5.06.24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IPC分类号C12N11/14; C12N11/10; C12N11/08; C12R1/01; C02F3/32; C12R1/23; C12R1/89; C02F3/34
摘要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监测和治理工业废水的生物制剂,按照如下方法制备而得:1)称取原料,2)破碎研磨,3)搅拌烘干,4)制备混合液体,5)制备生物制剂。本发明生物制剂能够有效地去除工业废水中的氨氮、硫化物以及苯胺类物质,完全达到排放标准。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治理工业废水的生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制剂按照如下方法制备而得:
1)称取原料,2)破碎研磨,3)搅拌烘干,4)制备混合液体,5)制备生物制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制剂按照如下方法制备而得:
1)称取原料:按照重量份称取下述各原料备用,其中,硅胶粉1-2份,硫酸铵1-2份,甲壳素2-3份,褐煤4-6份,高岭土4-6份,聚丙烯酰胺5-7份,聚乙二醇6-8份,水15-20份;
2)破碎研磨:将褐煤用破碎机进行破碎,然后添加高岭土,混合均匀,研磨至100目的粉末;
3)搅拌烘干:将硅胶粉,硫酸铵,甲壳素,聚丙烯酰胺,聚乙二醇以及水依次添加到搅拌反应器中,200转/min搅拌10min,然后添加步骤2)的粉末,500转/min搅拌3min,随后静置12小时,最后置于60℃烘干至水分含量低于5%,即得微生物载体;
4)制备混合液体:将嗜酸乳酸杆菌,鲍曼不动杆菌以及鞘氨醇单孢菌分别培养至浓度为1×107个/ml的菌液,将斜生栅藻 培养至浓度为1×105个/ml的藻液,将嗜酸乳酸杆菌液、鲍曼不动杆菌液、鞘氨醇单孢菌液以及斜生栅藻藻液按照3:2:1:1的体积比混合,静置6小时,得到混合液体;
5)制备生物制剂:将混合液体与微生物载体按照1:2的质量比混合搅拌均匀,室温发酵24-36h,干燥至含水量为15%,即得。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物制剂,其特征在于,优选地,所述嗜酸乳酸杆菌为ATCC 4356,鲍曼不动杆菌为ATCC 19606、鞘氨醇单孢菌为CGMCC NO.4589、斜生栅藻为 FACHB-416。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生物制剂,其特征在于,优选地,所述硅胶粉的粒径为200目。
说明书
一种用于监测和治理工业废水的生物制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监测和治理工业废水的生物制剂。
背景技术
工业废水包括生产废水和生产污水,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废液,其中含有随水流失的工业生产用料、中间产物、副产品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工业废水成分复杂,特别是大量的人工合成化合物进入环境,这类物质主要是烷烃类、烯烃类、脂环烃类、芳香烃类、人工合成的有机物,尤其是大分子、难降解、有毒有害物质如苯酚、氯酚、甲酚、硝基酚等、芳香烃类、氰类、胺类以及氨氮等随着工厂排放的废水或固废进入环境,由于这些物质本身结构的复杂性和生物的陌生性,在短时间内不能被微生物分解利用,传统的废水处理方法用活性污泥培养驯化的微生物已不能有效地对这些污染物加以去除,这些物质长期在环境中积累,给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造成很大污染,给人类的身心健康带来很大危害。
目前生物修复是工业废水治理非常有潜力的途径,其主要包括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以及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微生物修复由于效率高,不产生二次污染,是国内外研究关注的热点。进行微生物修复,不但需要得到高效降解菌后,还应具备性能优良的载体材料,当前应用较多的是粉碎的作物秸秆和无机材料,进行载体材料的选择时,一、载体材料要有吸附微生物的性能;二、能支撑微生物正常生长繁殖,不能对微生物产生毒害作用;三、能为微生物降解功能的发挥创造条件。且为了获得高效生物制剂,菌株的合理配伍以及载体制备属于研究的难点和重点。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监测和治理工业废水的生物菌剂。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监测和治理工业废水的生物制剂,其按照如下方法制备而得:
1)按照重量份称取下述各原料备用,其中,硅胶粉1-2份,硫酸铵1-2份,甲壳素2-3份,褐煤4-6份,高岭土4-6份,聚丙烯酰胺5-7份,聚乙二醇6-8份,水15-20份;优选地,硅胶粉的粒径为200目;
2)将褐煤用破碎机进行破碎,然后添加高岭土,混合均匀,研磨至100目的粉末;
3)将硅胶粉,硫酸铵,甲壳素,聚丙烯酰胺,聚乙二醇以及水依次添加到搅拌反应器中,200转/min搅拌10min,然后添加步骤2)的粉末,500转/min搅拌3min,随后静置12小时,最后置于60℃烘干至水分含量低于5%(重量份数),即得微生物载体;
4)将嗜酸乳酸杆菌,鲍曼不动杆菌以及鞘氨醇单孢菌分别培养至浓度为1×107个/ml的菌液,将斜生栅藻培养至浓度为1×105个/ml的藻液,将嗜酸乳酸杆菌液、鲍曼不动杆菌液、鞘氨醇单孢菌液以及斜生栅藻藻液按照3:2:1:1的体积比混合,静置6小时,得到混合液体;
5)将混合液体与微生物载体按照1:2的质量比混合搅拌均匀,室温发酵24-36h,干燥至含水量为15%,即得。
本发明所述菌种和藻类均可以从保藏中心等商业途径购买得到。
本发明所述的菌种和藻类均可通过常规的培养方法得到所需浓度的菌液或藻液,此并非本发明的创新点,限于篇幅,并不一一赘述。
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主要包括:
本发明提供微生物载体,不仅能够扩大载体的比表面积,而且具有抗拉强度大、、分布均匀、比表面积大,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本发明提供的载体能够大大提高微生物的附着量,增加整体附着的生物膜量,反应槽中的微生物浓度得以提高,并且能够减少污泥产生量;
本发明提供的载体微生物载体提供的厌氧、缺氧和好氧的多样环境的存在可以促进硝化反硝化效果,同时促进污泥的减量化,有利于废水中氨氮等污染物的去除;
本发明的微生物制剂将各种能形成优势菌群的菌种和藻类,配制成高效生物制剂,各微生物之间合理配伍,共生协调,互不拮抗,生物量大,繁殖快。
本发明生物制剂适于工业废水处理,便于运输及保存,使用时更容易激活,运行成本低廉。